八月底王婕的病情恶化了,从检查到确诊已经两个多月了,王婕的病情每况愈下。
董雪和王建安一下子看上去老了很多,每天的治疗让孩子越发虚弱,但病情控制的并不理想,迟迟找不到配型的人,这让王婕的父母有些绝望。
开学前,朱丹绪又去医院看望王婕,陈思和其他几个班里的孩子也在,几个人孩子正在讨论班上曾发生的趣事,此时的脸上王婕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董雪已经请了长假照顾孩子,她看到此刻病床上和同学们说笑的王婕更加难过,孩子还有几个明天呢?
医生已经找过她了,孩子的生命可以说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孩子,面对家里的老人。
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做了配型,都不成功,大家也都尽力了,也是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了。
现在只能希望赶快出现配型成功的人。
董雪看到老师来了,和朱丹绪打了招呼,对同学们说:“你看看,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抬头对着朱丹绪说:“老师,我们刚才还提到你了,正在说张扬怎么不遵守纪律呢!”
朱丹绪笑着说:“看来我和她们想到一块儿去了,没商量都能赶到一天来看你,我们六一班的默契还在呀!怎么样?这几天好一点没有?”
王婕脸色有些发白,但她依然笑着说:“好,当然好了,不过就是药太苦,每天躺在床上输液,也没法出去玩了。”
“外面热的很,有什么可玩儿的,等你好了,我们请你看电影喝冷饮。”宋玉说道。
王婕笑着说:“好,我记住了,老师可是证人了。不过我好了以后一定要留一头长发。
我以前觉得长头发麻烦,现在没头发了觉得还是长发好呀!”
王婕的这种乐观给自己带来了希望也让父母不那么悲观。
董雪因为王婕生病的事情和朱丹绪熟络起来,她平时一个人在医院照顾王婕也没什么说话的人,王建安还要工作支付医药费,所以她有些话也会和朱丹绪倾诉一下,朱丹绪也只能是安慰。
朱丹绪回家后也和辰皓聊起王婕的事情,觉得王婕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孩子生病而沉入谷底。
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就遭受这样的痛苦,朱丹绪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辰皓看着朱丹绪流泪赶忙搂着她,安慰道:“好了,老婆,别哭了,王婕是个好孩子,但她的病情也确实很棘手,都已经转到无菌病房了,就期待赶快找到合适的骨髓捐献者吧,她父母肯定现在压力很大,也很绝望,毕竟孩子还那么小!”
朱丹绪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啊,你说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可治愈的病,你们做医生的……”
辰皓问:“怎么了,医生怎么了?”
“你们是不是天天看这种离别,所以都麻木了?你为什么不哭?”
辰皓一边拿纸巾给她擦眼泪一边说:“我的好老婆,难过也不一定要哭吧,再说了我们也不能去病房里哭给病人和家属看吧,那样他们更受不了了。”
朱丹绪伤感地说:“你说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和王婕一比,我觉得陈思张扬他们就幸运多了。
尤其是陈思,现在和妈妈一起,今天在医院看到陈思了,这才几天,和之前大不一样了,剪了头发,穿着打扮和以前也不一样了,我担心她被妈妈惯坏。”
辰皓说道:“好了,你就不要担心啦,6那孩子之前估计也是压抑太久了吧,一直隐忍着,现在妈妈出现了,她应该会过得很好的,你不是也经常和她见面吗,如果发现有不好的趋势,及时和她妈妈沟通。”
朱丹绪继续说道:“还有张扬,前几天他给我打电话了,他说以后回国发展,我可是他小姨,以后回来了我就是有外国亲戚的人了。”
辰皓笑着说:“好好好,咱们在国外有人了,张扬那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去了也尽量让他小姨省心,下次我也和他聊聊,看看他英文学的好不好。
好了,别感伤了,你和这几个孩子相遇也是一种缘分,以后孩子出生了,大哥哥大姐姐好多个,等你老了,他们都来看望你,就像电视剧里演的,给你带很多礼物,到时候我在旁边给你收礼物,孩子们都围着你,我给你们倒水切西瓜,怎么样?我这设想有没有打动你?”
朱丹绪撅起嘴说:“我正说的伤感的话题,你干嘛给我带偏了,你还有这种能力呢!”
辰皓从来都是无条件地哄着朱丹绪,他只想哄着自己的老婆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开学之后,学校领导组织学校教师和各班同学为王婕献爱心。
媒体也对这个可爱的孩子进行了报道,很快有了更多的人来医院给孩子做配型。
但孩子的情况持续恶化,身体免疫机能受到不良影响,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已经转入无菌病房。
经过进一步的治疗,病情勉强得以控制,每天自己住在病房里,王婕依然乐观,她让妈妈回家休息晚上不用陪着她。
董雪觉得自己这是一步步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消失,已经昏过去几次了,但在孩子面前她还是假装坚强。
终于在无菌病房里呆了一个星期后,医院传来好消息,有志愿者的骨髓与王婕配型成功。
这让几个月来生活在痛苦和绝望里的夫妻俩看到了孩子康复的希望。
捐献者是医大的一名在读研究生,他在看到报道后来医院进行了骨髓配型。
经过进一步检查,由于捐献者过于瘦弱,还需要增肥才能进行骨髓移植。
和王婕骨髓配型成功的这名大学生名叫海岩。
他也是在学校听到同学们讨论报道王婕的新闻后,自己来到医院做的配型。
从他知道自己能帮助王婕那天开始,他就努力增肥,多吃多餐,他也想让自己赶快长胖,周末也会来看看王婕。
王婕的父亲王建安从侧面打听到海岩的家庭情况不是很好,父母都是农民,他读书的钱基本上都是哥哥打工挣来的,虽然生活上有些困难,但好在海岩也是个积极乐观的人,他并不避讳自己的家庭状况。
当王婕的父母提出给予他一些补助的时候他拒绝了,这让王建安夫妇非常感动,他们对王婕说了海岩哥哥的事情。
当海岩再一次来看她的时候,她要求海岩到病房里看她,她让董雪买了很多零食,亲手送给了海岩。
对海岩说:“海岩哥哥,我以后就叫你哥哥了,我一直盼望自己有个哥哥,要是有人欺负我,他能保护我,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你以后也是要成为医生的人,我以后也要成为医生。”
海岩笑着说:“好,以后我就是你大哥,你就是我小妹了,有什么事情大哥罩着你。”
两个人在病房里再一次的聊起来了。
王婕好奇地问:“海岩哥哥,你是治什么病的医生?”
海岩说:“我以后要到门诊的急诊工作。你呢?有没有想过你以后要成为什么医生?”
王婕不假思索地说:“这还用问,肯定是血液科了,以后我要让白血病不再是什么重病。
比如说打一针或者吃一颗什么药就能好了,就像武侠剧里演的那种中毒或者受了很重的伤,只要吃下药,立竿见影。”
海岩笑着说:“志向远大,支持你,说不定多少年后的诺贝尔奖就有你的一份儿。”
一个月后,海岩给王婕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很成功,度过危险期和观察期,王婕就可以出院了。
董雪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学校为王婕办理了休学手续,王婕对未来充满信心,她也坚定以后自己有能力要帮助更多的人。
————————————————————————————————————————
新的学期朱丹绪因为怀孕,学校给她安排一年级的语文课,没有班主任的种种班级事务,工作还算轻松。
陈思没有继续留在学校的初中部上学,她转到了离家比较近的一家中学,偶尔陈思还会和朱丹绪见面。
张扬也一直和朱丹绪有联系,他在美国过的还算不错,用他的话来说“学会了一门外语,而且正在慢慢地把落下的知识不上了”,一切看上去正在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已经好多年不带一年级的朱丹绪发现一年级的孩子比她想象的可爱多了。
上课朗读课文那种稚嫩的声音,放学的时候一个挨一个地站队,像一个个地小萝卜一样。
每晚回家,只要辰皓在家,她就会和朱丹绪说起班里的孩子,谁谁谁这么小就去上补习班了,班里谁谁谁的妈妈是舞蹈老师。
她开始担心自己没有什么才艺,怎么能让孩子学好呢?于是她和辰皓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
朱丹绪说:“你说以后我们的孩子要几岁起上辅导班?”
“孩子有兴趣就去,没有我们不能强迫孩子。”
“那怎么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吧!要不然到时候人家孩子都会什么街舞呀,书法、舞蹈之类的,就我们家一个小傻瓜。”
“朱老师,你以前可是和我说,每年要带孩子出去玩儿的,怎么现在又……我可记得清清楚楚,你和我说以后要像你原来带的那个班里的王婕的妈妈似的,解放孩子天性,出去玩儿,不让孩子太早上补习班,要解放孩子天性。”
“那不是觉得孩子以后上学会很累,小的时候就让他玩玩儿嘛。”
“怎么,现在又觉得孩子不累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再说了,我怕我们两个生个小笨蛋,如果不提前补习,再赶不上就惨了。”
“他父母都是读过书的,他一定行。”
“吹,吹吧,你读过书,不代表孩子一定强好吧!”
“好好,说不过你。你是一个人说,两个人思考两个脑子,我不行。”
“这是理不辩不明,你这是没理了。”
“好好,我认输,你赢了!”
……
辰皓最近很喜欢和朱丹绪讨论这些事,他也感觉到朱丹绪的心情比以前好了很多,只要两个人有在一起努力的心,生活还有什么艰难险阻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