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二章 双翼(1 / 1)发呆向日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所有正面战场的开头一样,当先交手的,依然是两军的轻骑——小翼船。

这种速度快、体型小的船只是拉开船阵两翼宽度,试图绕后背袭的绝佳兵种。

两方水师主帅都是经验老道之人,自是不会放过任何一点可能对己方有利的点。

两边各有十余艘小翼船撞在了一起,经过短暂的争夺地形之后,立刻就陷入了近舷战。

与大翼类似,只是体型稍小的小翼船并未配备远程武器,而只装配了半数以的划桨手,少数勾牵手,剩下的都是持长矛短剑进行接舷战的。

在没有火器的时代,除了精准度令人叹息的投石机之外,远程武器对战船所能造成的威胁实在太少,因而在春秋战国时代,水战的主要作战方式,依然是近战。

两边战船靠近之后,先由持有长达数米的勾矛进行来勾牵敌军船只的勾牵手束缚稳定住敌船,再由长矛手靠近进行近舷战。

两军相互咬得很紧,都不想给敌船漏网之机。

小翼船虽然吨位不够,难以给楼船造成直接打击。但是如果能够冲进阵中,凭借己身的速度优势,还是能起到扰乱敌军阵势、影响指挥系统,以及更重要的是,打击后方辎重船的作用。

在长时间的互相勾连试探之后,接下来就是更为考验单兵作战能力的接舷战了。

楚军水师的战船在各个船型都比齐军稍大了些许。

在远处看时还不觉得,到了近处,这一体型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由于位置稍高,楚军水兵可以从高处向下利用长矛攻击,而齐军便只能以仰攻的姿态,如同攻城一般。

很快,高度的优势就体现得更为明显了。

在经过勾连之后,两军战船被拉在了一起,接舷战就演变为了跳舷战。

但还是因为高度原因,齐军想要跳到对方船难度很高,于是楚军便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着半身,脸身都刻印有奇怪纹身的楚人嘴中咿呀乱叫,如同蛮族一般,嗜血而狂野,看待齐军的眼神如同看待猎物。

大叫之后,不时有楚人兴奋地从船跳下,只凭着单人独剑竟就敢于冲进敌群之中,虽然很快被击杀,却也造成了杀伤,以及骚动。

“结阵!”

齐军指挥官并未慌乱,大声命令着包括划桨手在内的所有战士结阵对敌。

常年在沿海与由吴越土人组成的海寇交战,齐军早就习惯了比楚人更为野蛮的行径,这点动静还吓不到他们。

楚人指挥此时也不再压抑手下将士的嗜血**,大吼一声,楚人如同开闸洪水一般,向齐军涌来。

与在海的作战不同,在较为平坦的湖面作战,船体的摇晃并不严重,这对于两边来说都是好事。

体型稍显瘦小,但楚人显然在灵活性更占优势,而在狭小的船体,所用短剑更短的楚军,很快占据了优势,杀得结阵抵抗的齐军节节败退。

不过总体而言,虽然楚军在初期占了不少优势,但依托于船体的结构,齐军仍能与敌军维持大致的均势,不至于被立刻冲破。

这便是田榘所需要的了。

只要能够拖住敌军小翼船的穿插包围,便达到了他在战前的预期。

于是在凝神观看片刻后,田榘稍显满意地点点头,又将视线投向了别处。

扶苏看不出两军目前谁更占优,在他的视野中,只能看到两军的船只纷纷两两或者两三个靠在一起,然后就是你跳到我船,我跳到你船。

一时之间绞成乱麻一般,在这样的距离,扶苏几乎都分不清谁是谁了。

没看出什么心得,扶苏只好跟着田榘的目光,将视线同样转到了小翼的身后。

而排在小翼之后的,就是体型大了不少,船长达到了12丈(约27.6米)左右的大翼船。

相比于分散出击,试图寻找敌军薄弱点进行突破的小翼船,大翼船出战时所选择的阵型就严密和齐整许多了。

不同于轻骑的游弋作用,大翼所对应的重骑的作用,是冲击敌军正面,为后军的主力凿开一条直取敌军中军的道路。

在战鼓的激励下,划桨手们卯足了劲,让大翼船保持着极高的速度齐头并进,两军在宽广的水面相对冲锋,如同两支铁甲重骑的正面碰撞。

在这样的对抗中,能决定两方胜败的最大因素,只能是船身的坚固程度,即造船技术的高低。

其余冲击速度、碰撞角度等虽然也都为人所考虑到,但都算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碰撞,在短短一刻钟的时间里迅速演。

没有火药,因而没有爆炸。

然而眼前两军船只迅猛的碰撞,仍然给人极强的视觉震撼。

从极快到极静,强大的冲量造成了极大的形变,其中蕴含的强大能量只能以船体的猛烈损耗释放。

船体的剧烈摇晃,导致两边的水兵虽然在命令之下极力想要稳住身形,仍是有不少人不由自主地在惯性的作用下被甩了出去。

幸运点的会被甩到水中,可以在从震荡中清醒过来后再伺机游回去。而不幸者,则会被直接甩入敌方阵中,后果可想而知。

碰撞的轰鸣声震撼得仔细观战中的扶苏耳膜刺痛不已,远处芦苇荡中的飞鸟似乎也受到了这般声响的影响,纷纷飞往更远处。

这一次,即便是扶苏这样的水战门外汉,也能看出楚军占据的极大优势。

从他的角度,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碰撞中受到巨大损伤而损失战力的,大多数都是齐军的船只。

在先后灭亡吴越之后,两国的优秀造船师,以及他们掌握的,在这个时代十分先进的造船技术就自然涌入了战胜国,楚国。

有了技术的支撑,楚国战舰换代得极快,在水战理念也领先了列国许多。

楚军战船的船体显然比一味追求坚固的齐军船只在柔韧性领先巨大,在遭到碰撞之后,坚硬的齐军船只纷纷折断船首,甚至从中部断裂,彻底退出战场。

而反观楚军的战船,虽然受伤同样严重,但船体受损大多数都只集中在直接碰撞的头部。

船首并非是断裂,而是凹陷进去,这一设计使得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被凹陷吸收了大部分,对于船体的其他部分,损伤便很有限了。

就是这一小小的进步,就让楚军比敌军少付出了至少三成的战损。

而同样地,因为战船的高度优势,进入接舷战后,楚军在这一战场仍然占据了不少主动。

扶苏不由地又看向了身边的田榘。

看如今的形势,如果再不想想办法,对于处处位于下风的齐军而言,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