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住所问题(1 / 1)烤地瓜真好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谣言的扩散传播就是人们只听自己想听的,传播自己想说的。

一传十,十传百,事情的真相就开始消失不见了。

而口口相传的谣言才是真相。

“消息散出去了?”常齐刚跟上队伍,一个领头模样的人低声问道。

“散出去了,那小二最会扯嘴,肯定散的满城皆知。”常齐同样低声回应。

“那就好,一会儿去大人那领赏。”领头拍了拍常齐的肩膀说道。

江陵国都陛下亲卫到达常州,这种隐秘的事情,常齐一个普普通通的衙役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就算知道,他又怎么敢随便讲给人听。

不过是常正青特意派他去散播的消息而已。

为的就是安抚民心,让常州人知道,皇帝陛下还没有放弃他们。

而且,不仅仅常齐一个人在散播,跟在后面的衙役也会在和其他摊主小贩,不经意的随口说上那么几句。

皇帝亲卫到达常州的消息,由这些人为中心,像整个常州扩散而去。

“嘿,听说了吗?陛下的亲卫来了!”一个穿着麻布的汉子,蹲在街头和身边一群同样穿着的大汉说道。

“怎么没听说,听俺那在州衙当差的兄弟说,可是陛下亲自下的令呢!”一个汉子接过话头。

“可甭吹那大话,你还能认识州衙的差人?你要是认识,作甚和爷们儿抗大包,你那兄弟早就给你寻摸个好差了。”另外一个大汉直接掀开了了他的老底。

被掀开老底的汉子,脸色一红,是个要脸面的人,当即就嚷嚷道。

“俺咋不能认识,那常齐是俺一个祖宗的堂兄弟,是俺娘说了,不能给人家添麻烦。”

“明子,你还真认识呢啊,给咱爷们儿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开始说话的大汉直接问道。

“俺兄弟说,咱陛下虽然年纪小,可是心里面很是在乎咱们这些老百姓,听说咱这有该死的瘟疫,好几天没睡好觉呢!”常明声音异常的洪亮。

“陛下可是个好陛下。”众人符合着点头。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莫谈国事的禁令,即便是市井小民,也可以对政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不是凭空污蔑就行。

当然,讨论归讨论,发表归发表,没什么人听就是了。

“可不,陛下不仅派了好多厉害的医士,还想着咱常州没有守备军,万一有些混账趁乱搞事情咋子办嘛,陛下左思右想,一拍脑袋,直接把自己的亲卫派来了。”常明语气很是肯定。

好像是他亲眼看见子善如何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样子了。

“既然这样,瘟疫肯定能治好吧。”一个相对瘦弱的汉子问道。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如此乐观的讨论,并不是不害怕死,没有人不怕死,可是他们知道,怕也没有用。

历史以来,瘟疫能被治好又不被国家抛弃的百姓,几乎没有。

即便有几个,也难以忍受同乡人的歧视目光,不得不远走他乡,但是路引上也会写的清清楚楚他曾经患过瘟疫。

所有人避之唯恐不及。

人,是群居动物。

长此以往,郁郁而终。

其实,常州的人已经很清楚自己的结局了,不过大部分人都是两个字,认命而已。

“总比以前好,陛下没有放弃我们,那我们只要保持身子好,不被传染,就能活。”一个年纪很大的汉子沉声说道。

他比这些青年人更知道瘟疫的可怕。

瘟疫本身虽然可怕,但是远没有他的后果来的可怕。

“是啊,总是有希望的。”

“没错没错。”年纪大的人好像打开了一个阀门,大家都开始议论起来。

带着生还的希望议论。

消息一人接着一人,口口相传,不过半天,整个常州城内都知道了皇帝亲卫到来的消息。

而这个消息,也让有些寂寥的城市暂时恢复了一些人声鼎沸的场景。

与此同时。

秦俊正刚刚到达州衙。

“秦侍卫,要不你们这些人住在客栈吧,费用州衙掏了,实在是常州的州衙比较小,住不下这么多人。”刚到地方,常正青看着身后这些骏马强兵,和秦俊商量道。

按理说,出公差的人都应该住在本地的州衙或者府衙中,但是奈何常州有点不一样。

常州不是与晋国建立便成为一个繁华的中转站的,甚至之前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州。

它是这一块归这个州,那一块归那个州,分散的紧。

是近一百年才慢慢发展成这个样子的。

所以,他的州衙自然当初修建的就很小。

以前的州尹家都是附近州的,不会住在这里,自然不会费心修建。

后来,轮到了常正青做州尹,他倒是住在这里,可是他一没带家眷,二不喜好奢华。

就这原来的他还嫌弃大,自然也没有修建。

所以,到了现在,连五十人都容纳不下。

一路上,他只顾着和秦俊攀谈了,完全忘了这回事儿,到了门口,看到窄窄的大门,他才想起这个尴尬的情况,只得尴尬的和秦俊说着这个情况。

“大人不必费心,来时陛下已经吩咐,说是常州历任州尹皆以节俭著称,这州衙必定装不下我们这帮粗人,不过常州城内西北角有个几十年前废弃的军营,大人请人收拾好了,我们住在那里就行。”秦俊一脸早就预料到的模样,说道。

“既然陛下有了安排,本官这就派人去,也不用别人了,华云你走一趟,你最清楚军中的兄弟的生活习惯,亲卫兄弟们是给咱来帮忙的,你可给上点心。”常正青听到秦俊他们早有安排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常州虽然是中转站,但是真的不是很富裕。

尤其州衙,更是不富裕。

常州耕地少,农税收不到,商户倒是不少,可也都是些小打小闹。

这就导致了常州的财政无比的紧张。

平时各项支出都要仔细算计,来维持平衡。

虽然,常正青家里钱财不缺,但是总不能他来贴补吧。

何况,常正青一向公私分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