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后前脚吩咐女官春华调查周上上,春华后脚便被乾清宫的李公公请走了。
乾清宫的李公公,是新皇身边的大总管,竟然让他来请,必有大事。这请吧!也不是光明正大的请,李公公静悄悄地派遣了一个小黄门,让他去请。
春华原本不信,但小黄门拿出信物,是李公公从不离身的香囊。
看着枯青色的香囊,上头绣着竹报平安的花色,春华的心很是沉重。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香囊,再看已是物是人非。
到这个时候了,他找她来做什么?
“姑姑,请跟我来!”小黄门客气道,变相催促春华。
春华捏紧香囊,厉声道,“你让我走,我就得跟你走了吗?!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你的主子是谁?”
“姑姑,您跟我走,这一切都可知道。”小黄门神情淡定回道。“您不相信我,也该相信这个香囊的主人吧!”
春华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跟着小黄门走了。
说起这李公公,也是个奇人。
怎么个奇法?新皇朱允标在位五年,这李公公才跟着皇帝六年。按理说,是打小就跟在朱允标身边伺候的王公公更受宠,但实际上,皇帝大事更喜爱听取李公公的意见。
奇不奇的,还是新皇帝朱允标的遭遇更有奇特之处。
原本,齐王朱允标是没有皇帝相的,非嫡非长,不是皇后亲身的,也没有占皇帝庶长子的名头。所以,一开始继承皇位的是,他的兄长朱允基,皇后所出,继承大统,众望所归。
但是,朱允基失踪了。在战场上失踪,九死一生,没有找到他的尸身,也不见敌军抓获他的消息。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大臣只能推出一位新皇帝,朱允基即没有同母的兄弟也没有留下子嗣,便轮到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有好几位弟弟,又是怎么挑中现任皇帝朱允标呢?
这就要看新任皇帝是否答应周太后的一个条件。
在朱允基失踪的节骨眼,他的皇后钱氏怀孕了。
所以,周太后的条件就是,无论新任皇帝是谁,太子一定是她亲孙子。
钱氏也争气,生下来一个儿子,就是朱祈佑。
这条件,谁答应了呢?
当时的齐王——朱允标。
这么多庶子,朱允标拔得头筹。这个要多谢他的母亲,孙氏。上上任宫斗中,孙氏氏周太后的忠实盟友,她们的利益关系牵扯的很深。自然,孙氏在周太后这里有了优先权。对于周太后这个条件,只要想做皇帝的,都答应。先把眼前这关给过了,才有后头的荣华富贵。
在诸位大臣的见证下,新皇登基的那一天,同时也是确立太子的日子。先皇朱允基被立为武宗,以衣冠入葬帝陵,钱氏合葬。
重嫡长,是即位的大统,但必须是先嫡后长。嫡子是大势所趋,如果是立庶长子为帝,国运恐有损伤。这又得翻出本朝的旧账了,世宗立庶子,旱涝十年,英宗立庶长子,当年便发生七王之乱。所以自此之后,凡事立新皇帝的,必定是嫡子,实在是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考虑庶出之子。
朱允标是个庶子,他能当上皇帝已经是大幸。他登基的那一年,黄河决堤,还好范围不大,只是个小缺口,朝廷很快就派人修好了。朱允标在位五年,无功无过,平平淡淡地熬着。现在他是把皇位坐稳了,但是如果他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首先,他要有嫡子。第二,现在的太子朱祈佑要退位。第三,将自己的嫡子立为太子。
他卡在第一个。
皇后汪氏只有女儿,没有儿子。
摆在朱允标前面的有两条路,第一条,等汪氏生下儿子,第二,废汪氏,立有儿子的妃嫔为后。
第一条路,得到名正言顺的儿子,是朱允标最希望的。第二条路,不到事不得已不能走。皇后年轻,现在还怀有身孕,很有希望是个男胎。朱允标在位时日尚段,根基浅,这件事只能徐徐图谋。
那么,李公公找春华是做什么呢?是皇帝授命,还是自己想找故人叙旧?
春华本以为小黄门会带自己来宫内偏僻安静的小角落,没想打他找了一套普通的平民女子衣裳让自己换上,凭着一对门牌,从神武门出宫了。
春华百感交集,自从汪氏的身份由王妃换成皇后,她便跟着进了皇宫,五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呆在那吃人的围城里。再看看宫外的街道百姓,十分亲切。
从神武门出来,往右拐,没几步就是中老胡同。小黄门将春华带到一户人家前,便走了。这道门与周围人家的门一样,没有不同,平淡无奇。
还没等春华敲门,便有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开门,请她进去。
这个一个四合院,一进门,春华便看到李公公坐在中间,品茶。
这人,还和以前一样,喜欢喝茶。
管家又端来新的茶具,给春华倒茶,就出去了。
整个院落,就剩下春华和李公公两个人。
“别来无恙”,李公公先开口,一副叙旧的姿态。
春华撇笑,“昨儿不是刚碰面吗?何来的别来无恙!”一个是皇帝的随身大太监,另一个是皇后身边的一等女官,见面的机会多的是。现在皇后怀孕了,皇上更是天天来看她。
“你还是在怨我~”李公公悠悠道,语气绵长,满是可惜之意。
春华闭上双眼,方才是她情绪外泄了。再睁开,已是清明。她环顾四周,跟李公公一样,品着绿的清澈见底的茶汤,入口即甘。“公公,找了一个好地方,不知找我前来,所为何事?”
李公公深深地看着春华,怀念道,“我以前就想着,要在北平买一个四合院,里头住着我的妻子和我们很多很多的孩子”。一声叹息,“可惜啊!现在我把房子买下来了,却只剩我一个人。”
“公公既然选了这条富贵的人上之路,想必也牺牲了不少”,春华望着他的双眼,重重道,“已经牺牲的人和事,公公就不必再想了。毕竟,多思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