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哗啦啦(1 / 1)米糕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午,湖面上数艘风帆渔船正在作业,船员们齐心协力转动绞盘,要将沉甸甸的渔网收回来。

捕鱼最好的办法就是网捕,而网捕的收获,根据网的大小各有不同。

庞秋指挥着船员收网,大伙有节奏的喊着号子,一齐发力,绞盘缓缓转动,渔网缓缓收回。

跟船看热闹的李昕和梁淼,以及其他几个幼童,扶着栏杆,好奇看着船尾的大槽,这个大槽名为“滑道”,位于船尾。

大槽平时放着大渔网,上方横着粗大的横梁,挂着起重“滑轮组”,船尾又有开口,大渔网就是从这里滑下去,现在要被拖上来。

这是李家的风帆渔船,名为“拖网渔船”,和寻常的船不一样,船尾开着大口子,有可以开合的大盖板,用的渔网很大很重,需要“滑轮组”来收放。

现在,先被收回来的是一根根粗硕麻绳,然后大渔网的一角被扯起,如漏斗状,漏斗越来越大,转动绞盘的船员们越来越吃力。

“加把劲!把网拖上来!”

庞秋大声呼喊着,眼见绞盘转得越来越慢,赶紧带着其他人一起,跑过去帮忙。

咯吱声中,绞盘继续转动,渔网渐渐进入滑道,船尾也渐渐下沉。

李昕和梁淼,兴奋地看着渔网里挣扎的鱼儿,欢呼雀跃,无数人齐声喊着号子,将这兜着无数渔获的大网完全扯进滑道。

硕大的渔网,被无数大鱼小鱼挤得鼓囊囊,船员将船尾盖板关上,然后跳下滑道,将盖板锁好。

所有人都看着大渔网里的鱼,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下了滑道的船员,拿出铁撬棍,将渔网底部的麻绳结逐一解开,随后赶紧离开,于是这个大网兜开始漏底,大量白花花的鱼儿喷涌而出。

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有一个船员动作慢了些,没来得及爬上来,险些被汹涌的鱼群淹没,亏得同伴眼疾手快,拼命扯着他,将他从鱼群之中扯了上来。

船员们继续转动绞盘,将渔网收起吊起,大伙看着船舱里挤得满满当当、活蹦乱跳的鱼儿,笑逐颜开。

李笠定做的这种拖网渔船,拖网捕鱼的能力很强,只要找对鱼群所在水域,一网下去,就会满载而归,比同尺寸的一般渔船,捕鱼快很多。

早已准备就绪的船员,拎着尖刀,腾空甲板,摆好木桶、水盆,准备现杀活鱼。

庞秋拿着个纸皮大喇叭,吼起来:“大伙努力,把这一舱鱼杀干净,清空了滑道,我们再来一网!”

旁边,另几艘拖网渔船也已经收网,按照既定的作业流程,现杀活鱼,然后把鱼块放到前来接货的快船上,再继续拖网捕鱼。

李昕和梁淼也来帮忙,大人小孩都在为美好的生活而忙碌。

。。。。。。

某处河汊边上,某处庄园,两座熔铁炉正冒着浓烟,炉工在四周忙碌,小工推着推车来到顶部炉口,将一车车铁钱倒进去。

“哗啦啦”的声音中,这个熔铁炉如同饥饿的雏鸟,昂头、张嘴,拼命吞食大量食物。

炉旁,炉工们奋力操作风囊给熔铁炉鼓风,以便将火烧得更旺。

与此同时,旁边一座已经开炉的熔铁炉旁,大量生铁水流入地面沟槽,渐渐冷却。

秋冬之际,天气渐凉,但这两座熔铁炉冒出的热气,让周围十余步距离内热浪滚滚,以至于在一旁参观的贾成不得不脱去外衣,甚至时不时擦擦额头上冒出的汗。

一名年轻人,陪同贾成观看炼铁炉的运作,见贾成对熔铁很感兴趣,便找来一名炉工,讲解工艺。

贾成仔细听着,想要知道自己用船运来的万斤铁钱,是如何被炉子熔化,去除杂质,制成可用的生铁。

再经过锻打,制成质量尚可的熟铁条。

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万斤铁钱,不到九十石,一艘寻常的百石船就能装完。

这些铁钱若存储起来,很容易就锈蚀得不像话,所以还不如回炉炼铁,继续发挥作用。

贾成看着这熔铁炉,看着一车车倒入炉内的铁钱,想起李笠说的许多事情。

梁国缺铜,加上到处都是佛寺,需要大量铜料制作佛像,所以朝廷发行铁五铢钱,取代铜五铢钱。

铁比铜贱,所以一文铜五铢,抵得上几枚铁五铢,百姓不喜欢用,却没办法不用,拿在手里,总想尽快用出去,或者换回铜钱。

于是,对于各地私炉而言,最好的炼铁材料,就是朝廷发行的铁钱,这种钱又称公式钱。

公式钱为官府批量铸造,因为要保证一定的耐用性,所以用的生铁质量尚可,杂质不算多。

各地私炉大规模收集公式钱,熔化后铸造成各种铁器来牟利。

亦或是进一步锻造成熟铁,锻打成各种铁器销售,以此牟利。

与此同时,各地私炉还用劣质铁矿石熔炼劣质生铁,批量铸造劣质铁钱,此为朝廷明令禁止的行为,却屡禁不绝。

贾成现在所见熔铁炉,就是一处私铸铁钱的私炉,因为主人是当地大户,所以官府视而不见。

不止这里,梁国各地多有一些地方官府管不了或者不敢管的私炉,无数朝廷发行的公式铁钱被这些私炉吞食,然后又产生大量劣质铁钱,在各地流通。

按照李笠的说法,如此行为导致币制混乱,物价飞涨,各种劣币充斥市面,铁五铢和传统的铜五铢根本就做不到一比一的兑换。

官府强制百姓接受铁五铢和铜五铢一比一兑换,但官府自己收税时,不按一比一的比例收自己发行的铁五铢,甚至只收完好的铜五铢即好钱。

许多百姓为了缴税,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到囤积有大量好钱的豪商那里换铜钱,本来理论上只需缴纳一千文的税以铜钱计,百姓实际上要花将近两千文。

故而梁国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太平,但因为币制混乱、物价飞涨,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许多地方都是以物易物,不再以钱作为通货。

这就是贾成从李笠口中所知道的事情,而他如今与私炉主人做买卖,按照梁国律法,是重罪,该服苦役。

然而,只有良民犯禁才会倒霉,那些宛若地头蛇的豪强大户们,即便弄起私炉来,地方官府也不敢管。

所以,贾成来到这里做交易,不需要担心因为有人告发而被捕入狱,因为这私炉的主人,就有在官府为吏者。

他听了老炉工的一番介绍后,问年轻人:“我这一船铁钱可是如约送到了,那说好的铁条?”

“放心,明日便可装船。”年轻人说完,指着旁边的打铁铺:“这不前两日刚出炉,他们日夜锻打,今晚就能足额完成了。”

贾成点点头,不再说什么,没急着去休息,而是继续问一些事情。

这里是地头蛇的地盘,他就带着几个少年过来,若对方黑吃黑,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但贾成不担心,因为双方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做过几次交易,已经是熟人了。

贾成负责一部分作场事务,其中就有最重要的铁料供应,包括把铁钱送去熔了,换回熟铁,用钱生钱。

把熟铁制作成鱼钩,换回铁钱,然后把铁钱变成熟铁,再制作成鱼钩出售,就这么循环下去,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而合作的私炉,同样获利不菲,双方互惠互利,私炉主没必要黑吃黑。

毫无疑问,李笠很有本事,可以想出这种办法钱生钱,贾成佩服不已,所以,当李笠入王府饷家后,他要担负起分管责任来。

一定要把李笠托付的每一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