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科率军夺下金州卫与旅顺口的同时,胶州的王新、严浩、温录为等人也没有闲着。
经过长期的思考,王新决定组建政务院,用于半岛与琉球的管理和后期的发展。
政务院之下设四大阁,分别为财政经济阁、政治法律阁、文化教育阁、百姓监察阁。
政务院设一位政务大臣,四位副大臣,政务大臣负责政务院所有行政工作,四阁分别由四位副大臣统代,受政务大臣管辖。
财政经济阁下设:财政部、税务部、贸易部、工业部、农业部、水利部、交通部等。
政治法律阁下设:公安部、司法部、内务部等。
文化教育阁下设: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科学院等。
最后一个百姓监察阁,唯一职责就是监察百官,百姓监察阁副大臣直接对王新负责。
想法已经提出,至于搭建政务院的构架与人员问题,王新全部交予了严浩、温录为等人。
王新需要他们先把一个基础框架搭建起来,至于政务院各部门的负责人,王新内心深处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次搭建政务院的框架,也是王新对严浩、温录为、游念毕一行饶考验。
谁能坐上哪个位置?这次的政务院组建中,也能看出一二。
组建政务院的命令一出,温录为、严浩一行人,顿时就忙碌起来了。
柳翠居隔壁的总参,可不像现在忙碌的政务院,因为总参组建得较早,现在都已经走上了正常的道路,在街道张科已经成功夺下金州卫与旅顺口的消息后,一批批的物资与建设兵团,就不断地往辽东半岛运过去。
在夺下半岛以后,王新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名分”与“政权体制”。
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名分与外界接触?是以梁国鲁青侯的身份和其他势力接触,还是自己定一个名分,最后王新决定自己定一个。
那最复杂的问题就来了,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政体制度来治理这个领地。
身为后世而来的穿越者,一时间他的脑中就出现了几个答案,“国家共和”、“君主立宪”、还是中国流传千年的“帝制裁”。
经过一番思考,国家共和被他排除了选择名单,因为共和制也是要有基础的,而现在的齐鲁半岛并没有,而且王新也不喜欢共和。
而后世的美国之所以,能在共和上取得成功,是因为美国是个纯粹的移民国家,百姓多来自欧洲各国,生活习惯和信仰各有不同,缺乏采用第二种制度的土壤。
而现在的半岛却不同,无论是梁国,还是整个中原大陆,白丁普遍率高达99,得难听一点就是愚民,连共和的含义都不懂,若是贸贸然采取共和制,王新就是在自取灭亡。
而且在这个时空采用共和制,也有一个非常大的隐患,那就是交通不便很容易引起各地割据,也许第一批打江山的老一辈,没有割据地方的心思,但谁能保证以后的人呢?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陈胜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早已传了千百年而变味,若是只有半岛一隅之地,国土面积了,随你怎么折腾,但治大国,如烹鲜。
王新绝不满足于此,他向往的是辽阔土地与无限汪洋海疆,控制土地太散太广,谁又能保证偏远之地没有割据之心呢?
剩下的两个选择之中,王新不禁想到了,那个令所有男人都痴迷的位置,“帝皇”。
书房中,王新翘着二郎腿,手撑着脑袋想入非非,不知后宫三千佳丽是怎么一幅场景,那种夜夜当新郎的日子,当真是无限向往。
被冷风一吹清醒过来的王新,用手轻轻的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己想的都是什么?
刘大锤见王新身体打了一个哆嗦,他扭头看着敞开的书房大门,心中暗自责备了一下自己,立刻跑上前,轻轻的把书房门掩上了。
对于刘大锤的动作,王新并没有注意到,他则是继续思考起了刚才的事情。
帝制靠谱吗?思考一番,王新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知晓大明与满清下场的他,知道历史的潮流是不会逆转的,任何阻挡在这股大潮面前的东西都会被碾得粉碎,专裁带来的腐朽和堕落,会让一个国家失去前进的动力,出几个精明能干的皇帝还好,若出两个迷费享乐的皇帝,那国家迟早要完蛋。
有句话叫做“富不过三代”,这可不是玩笑,历朝历代哪个开国君主不是治武功比堪比顶尖,王新自认为与他们还差很多,他唯一拥有的就是从后世而来的经验。
身为穿越者大潮中的一员,又在那个资讯爆的年代长大,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帝制后果是什么,就被无情推翻结局为终点。
帝制不行,难道要选西方的君主立宪吗?现在的英国距离爆发光荣革命,确立议会主权的同时保留了君主,都还有40多年了。
现在的君主立宪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萌芽呢?
而且立宪也需要传统和几百年沉淀才能做到,像后世英国、日本这样的立宪国家,皇室都已经绵延数代十几代甚至是几十代,国中老百姓普遍认可了皇室的存在,皇室才能在立宪后得以保存。
而至于现在的王新,别历史沉淀了,他王家现在都还只有他一个人,而且他作为一个爆户般的新势力,一没得到民众认可,二也没有历史底蕴,想去玩立宪显然是玩笑,而且王新一旦没了权力,谁知道后面会怎么发展。
那些掌握了舆论的儒学世家,想要推翻一个没有根基,还未获得大多数人认可,被架空的皇室,简直易如反掌。
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若是就这么平白无故送出去,想必放在谁身上都不会好受,王新自然不是那种大公无私之人,来到这个时空他也有自己的需求与私心。
显然对于现在的他,三种体制都并不适合,看来还得仔细思考一番,想出一个适合当下的体制。
窗外的日光渐渐西斜,黑暗慢慢笼罩大地,书房中的王新眉头越皱越深,直至现在,他都没有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看着皱眉沉思的王新,门外把守的刘大锤与刘二锤目光相对,不禁也产生了一丝愁容。
靠坐着椅子上的王新,突然坐正身体,骤紧的眉头渐渐化开,嘴角也勾起了一缕笑容。
看到王新脸上露出笑容,门外的刘家两兄弟也相互看着笑了,为了不打扰王新思考,今他俩可是顶着压力拒绝了好多冉访。
书房中王新拿起桌上毛笔渐渐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道理很简单,就是分权制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