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这一趟出来办差,就是皇后派给他的任务,但皇后却反过来安排人刺杀他。如果不是他逃得快,只怕皇后已经得逞。
欧阳云清虽然对皇家秘事有所耳闻,也听说过一些众皇子夺嫡的惨烈,却远远不如“亲眼看到”来得震撼。到她对上慕容晨那无助又黯然的样子,她在同情之余,又生出了一丝异样的情绪来。
其实慕容晨本不该这么着急亮出身份的,只是他前不久从父皇身边的太监身上买到了一个消息,说是皇后已经跟皇上吹过枕边风了。皇上也打算把欧阳云清赐婚给二皇子皇子。
而一旦赐婚成功,就意味二皇子能得到护国公一脉的支持。那就意味着,夺嫡之路也就没他慕容晨什么戏了。
皇后为了替二皇子拉拢护国公府的势力,已经早打算好了如意算盘。等欧阳云清从江南回来,便为她举办一场宫宴,好加深她对二皇子的印象。毕竟就算是皇上赐婚,也会要问护国公意见的。而护国公宠女如命,自然也要问女儿的意见。
说起护国公,那真是当世楷模。护国公一生未纳妾,与夫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而且护国公夫人特别会生,她一生共生了七子一女。她的七个儿子当时皆在军中任职,个个骁勇善战、前程似锦。
因为护国公夫人前面连续生了七个儿子,最后才老来得女。两口子宠得跟什么似的,真真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凉了。
不仅仅是护国公夫妇宠女,就连她那七位哥哥也都是宠妹狂魔。老大比老幺足足大了十六岁,拿妹妹当女儿宠,只要是妹妹想要的东西,哪怕是天上的星星,他也会想方设法给她寻来。
所以说不论是谁,只要娶到了欧阳云清,便等于拥有了护国公一脉的助力,在朝堂上也就能站稳脚跟了。
这也慕容晨才不惜用苦肉计接近欧阳云清的原因之一。他在赌,赌自己这一趟能在她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凡事过犹不及,所以一回到京城,慕容晨便悄悄告别了欧阳云清,回到他的皇子府去了。
而欧阳云清,则带着自己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回到欧阳府。她此行收获颇丰,净赚了几万两银子不说,还顺带救了一个皇子。她是个心善的女子,总相信好心会有好报。本来作为一个官家女,在外抛头露面的经商,是会遭人非议的。但怎奈护国公宠女,愿意纵着她,旁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何况欧阳云清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赚来的银子出来救济穷人,深得民心。
皇后得知欧阳云清回京的消息后,便命人送帖子过来,邀请她参加十日后的宫宴。皇后此举十分贴心,是知她长途跋涉的需要休整,因此将宫宴的日期推迟到十日后。
说是宫宴,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一种变相的相看宴,至于他们谁是相看者谁是被相看者,那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有数了。
这十日看似平凡,其实内里一片波涛汹涌。几位皇子都把目标定欧阳云清身上,三天两头有人找借口送礼到护国公府。
这些礼品虽未点名是给欧阳云清的,但那都是女孩喜欢的玩意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对方的用意。
慕容晨则不同,他送到护国公府上的礼品是一本名家手抄的佛经和一尊大师开过光的极品白玉佛像。并言明是送给护国公夫人的,理由是感谢欧阳小姐在路上的照拂。
慕容晨这一手不可谓不高明,既讨好了喜欢礼佛护国公夫人,又变相告诉了护国公——我与你的女儿关系不一般。果然,护国公在看到礼品之后,特意让夫人去套女儿的话,得知女儿一路上跟慕容晨乘一辆马车,一颗心顿时凉了。虽然并没有什么越矩行为,但在这男女大防的时代,足以叫人非议了。
这也是慕容晨为什么不惜使用苦肉计,也要一路相随的原因之一。他要加大自己的筹码。
因此等到宫宴那一天,本就相貌不俗的慕容晨身穿一袭月白锦袍,把自己打扮得风流倜傥。
果然,欧阳云清还是免不了多看了他几眼。但这几眼并没有太大的保障,他还用了一些小计谋用作为保障。比如悄悄告诉欧阳云清,皇上已经知道他在江南被人追杀的事,也知道他这一路上是由欧阳云清带回来的了。
欧阳云清信以为真,所以当护国公用眼神询问她意见时,她只好便不动声色地用手比了一个“六”字。
那之后,他便成了他的未婚妻,再后来,又成了他的妻。从此,欧阳云清的人生便与慕容晨绑在了一起,而护国公府一脉也都成了他夺嫡的最大助力。
她还用自己赚来的银两作为夺嫡中的助力,襄助他一步步登上了高位。
这一路他们走得很辛苦,花了整整七年时间。
十五岁与他定亲,十六岁嫁给他,十七岁为他生下长子慕容恒。她把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给了他,他也在一年前荣登大宝后,封欧阳云清为后。
然而历来政治斗争中都是这样残酷的,走狗烹,良弓藏,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慕容晨初登帝位时对欧阳云清还是很看重的,但也因为她的能力太大、太强,使得他在做很多决策时不得不在意她的看法。长此以往,一个皇帝的威信还没有皇后高,这让两人之间渐生嫌隙。
每一个皇帝的通病就是多疑,慕容晨也不能免俗。他开始疑心皇后要夺他的天下,他试着一点点把权利夺回来,但是收效甚微。
特别是这次天降大旱,他能所能为的百姓所作的事情实在是太少,最后还是皇后拿出私房钱从邻国购得大量粮食回来,救济灾民。一时间使得全国上下,千千万万的子民都在称颂皇后的仁德。
可是好景不长,邻国在得知他们国家的遇灾之后,突然将粮食无限额的涨价,即便欧阳云清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仍旧是杯水车薪。
饥饿使得百姓民怨沸腾,部分大臣开始提议,让天子向着苍天和万民写下罪己诏。而这却是天罗帝无法接受的,他不甘心,也不愿意。
他有什么错?
作为一个皇帝,他认为自已已经勤政爱民了,为什么还要下罪己诏?
最后还是国师建议他,让皇后代替他顶罪。
天罗帝听了十分动心,他早就想削弱皇后的力量了。正好可以借着这次天下大旱的契机将皇后打下神坛,于是就有了‘不祥之身’的说法。这一招可谓一举两得,不但成功削弱了皇后的权力,也为天下大旱做了交代。
就算是对她不公,但那又怎么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不了,事后再给她一点补偿就行了。
当皇后刚刚被打入冷宫的时候,其实天罗帝内心是有那么一些负疚感的,可是随着权力一点一点的回笼,他的心又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