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不知多久,老国公突然神色一凝,浑浊的双眼之中出现了缕缕精芒。
突然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沉声道。
“老臣愚昧,想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无双对策,但,老臣的确有些想法。”
九江皇主连忙将老国公扶起,尊敬道。
“老国公年事已高,以后进出这金銮殿,都不用多礼,今日寡人与群臣都一筹莫展,不知老国公到底有何良策?”
群臣洗耳恭听。
“当今的九江,用内忧外患形容毫不为过,好在,局势尚处在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
“先人曾言,攘外必先安内,今北漠、东陵、武墓三域,都有逆贼作乱。”
“陛下当斥令三军,以雷霆手段,镇压逆贼,进而威慑九域宵,扬我朝之威!”
“另外,苍山域离岛贼寇,一直是我朝心腹大患,虽然那人看似无争霸之心,但却不得不防。”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老国公突然一停,九江皇主知道他在犹豫什么,便是接过话头道。
“南江呢?此次九域之乱,祸起于南江,莫非寡人不闻不问?”
众朝臣心头一跳,这件事,是国事,但也是皇家的家务事。
“老臣以为,赤焰当年铁栏兵败,非战之罪。”
见皇主眉头微皱,老国公语气稍缓道。
“况且,二皇子到底是折戟铁栏,退一步讲,若非当年二皇子和赤焰军死战不退,怕是我九江腹地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故此……”
九江皇主眉头紧皱,抬了抬手,老国公的话便被打断。
“老国公的意思,是要寡人替赤焰平反,然后招安?”
老国公心头叹息,原来陛下早就心里有了计较。
“老臣斗胆,恳请陛下为二皇子一脉正名,为赤焰平反!”
九江皇主目光一凝,突然回头看着文武群臣,面无表情道。
“你们觉得呢?”
群臣纷纷俯首,这时候敢开口的,那才是真的不怕死。
“姜文,你为丞相,你觉得寡人该当如何?”
九江皇主早就料到这些人不敢开口,直接看向了丞相姜文。
斟酌一番后,丞相姜文皱眉道。
“如今下九域共尊陛下,明皇十四年间,外敌从未踏入过我九江境内尺寸之地,可见陛下治国有方……”
九江皇主挥了挥手,不耐烦道。
“这些话就不要来让老国公看笑话了,就你的看法,赤焰,是招安,还是剿灭?”
姜文眼睛一眯,权衡一番之后,方才开口道。
“依微臣所见,可以先遵从老国公的意思,为二皇子一脉正名,笼络人心。”
“同时招安赤焰,让他们替我们镇压各域暴乱,赤焰毕竟曾经是我九江一支战力可怕的军队,光是他们的名号,就能威慑住不少逆党。”
顿了顿,姜文又继续道。
“如此一来,陛下才能全力以赴的对抗北境的巫奇帝国,他们,可是我朝万载的死敌呀。”
九江皇主点点头,道。
“寡人正有此意,不过,丞相你似乎忘了什么吧?”
姜文顿时心头一跳,躬了躬身,道。
“满朝文武皆知,微臣与西楚王乃是莫逆之交,西北百族之事,老臣委实不便多言。”
姜文心头却是苦涩,满朝文武,但凡在朝堂上待过一两年,都知道有两件事让皇主寝室难安。
第一件,就是梁人皇一脉,皇主想斩草除根,但又知道此行不妥。
要知道在当年,九江皇主虽然贵为皇太子,但二皇子却是无冕之皇。
若不是被大皇子坑杀,没有更好的选择,怕是如今九江之主的位置,就是梁人皇的了。
哪怕是如今,朝野上下都有很大一群朝臣在庇佑着梁人皇一脉,其中武将居多。
梁人皇当初麾下的赤焰军,被誉为九江四大顶尖军团之首,在军中威望可怕无比。
九江皇主若是不由分的动梁家,面对的极有可能是军队哗变。
如果第一件还可以徐徐图之,慢慢让梁家衰亡,那么第二件事,就是九江皇主的心头病了。
甚至可以,不仅仅是当代皇主,还是历代皇主,都有这块心头病。
西北之地,百族林立,其中以亡风氏最为强大。
大约在三千多年前,亡风氏当年的族长,与九江人皇交好。
二人曾共拒北境巫奇,力退龙伯,从此成为生死兄弟。
后来九江人皇动故友,将亡风氏并入九江皇朝,并赐予楚姓,封西楚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江皇朝与亡风氏关系越来越疏远。
除了必要的重大典礼,楚氏一族几乎不与皇朝来往。
就连十多年前,闹得九江差点分崩离析的夺嫡之争,楚氏一族都没发表过任何的看法。
当代西楚王,更是在九江皇主登基后,一次也没有入过皇城。
所以皇主忌惮西楚王,但又一直想摸摸对方到底是怎么个看法。
要知道,一朝为臣,便终生为臣,若是九江皇主心里面对西楚王毫无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眼看下逆党此起彼伏,西北百族却借机发难,九江皇主甚至猜测这后面会不会是亡风氏在搞鬼。
所以对这个话题,姜文真的不方便开口,一来犯忌讳,二来他的确与西楚王年幼时乃是至交。
九江皇主却是摆了摆手,似乎非要姜文出自己的看法才罢休。
姜文察言观色早已炉火纯青,只能心头无奈一叹,沉声道。
“百族之乱,应该是源于西北近年连年的灾,这一点陛下应该是看过奏折。”
“微臣年幼之时,也是在西北长大,知道当地的情况。”
九江皇主眉头紧锁,不悦道。
“寡人不是派人前去赈灾了吗?为何他们还敢造反?”
“你,此事会不会是西楚王在背后搞鬼?毕竟,亡风氏在西北百族中地位甚高。”
姜文苦涩一笑,咬牙道。
“微臣愚钝,但此事却觉得西楚王是无辜的,并非微臣与他有旧,而是西北百族积弱已久。”
九江皇主眉宇之中满是不解,一旁的老国公却是眼中满是赞赏,他知道姜文是真正了解西北的朝臣。
“积弱已久?我九江皇朝,自亡风氏并入之后,便以西北铁骑闻名下,他们何来积弱一?”
九江皇主不解的话,姜文只能报之一笑,摇摇头道。
“正是因为西北铁骑剽悍,能征善战,所以历年来,我戍边将士,超过三成的骑兵,都来自西北之地。”
“百族虽多,但西北不过九江一隅,灾连连,青壮大多戎马一生,长此以往,有今日的局面,再正常不过。”
满朝文武顿时释然,就连九江皇主,都是深以为然的点零头。
“如此看来,的确是寡人不对,有功者不赏,必生反逆!”
“姜丞相,你以为,寡人处理如今的西北局面,该当如何?”
姜文知道,这是九江皇主逼着他做选择,只能一咬牙道。
“西北乃我九江之地,百族裂土封王,死不足惜!”
“不过,眼下内忧外患,微臣以为还是应该缓上一缓。”
九江皇主眼神一厉,平静的问道。
“如何缓?”
姜文深知自己若是言语稍不得当,怕是要连累妻儿族人,只能狠声道。
“陛下下诏令,命西楚王提兵镇压百族,若是他敢抗命,陛下可御驾亲征,杀一儆百,百族必然臣服。”
“若西楚王领命镇压百族,以西楚王麾下的十余万部众,百族必败无疑。”
“届时,陛下以平乱有功为由,可让西楚王前来面圣,若是他不来,陛下又出师有名,若是他来……”
话不用满,但满朝文武却是听得一个个背脊发凉。
丞相姜文这一招,不得不非常高明。
处理得当,可以直接将西楚王软禁,夺了其兵权,此后亡风氏必对朝廷言听计从。
若是西楚王不入套殊死抵抗,按照如今九江皇朝的实力,大败西北军十余万人,还是不难的。
九江皇主陷入了沉思,这件事来简单,但具体运筹起来,变数太多。
尤其是外敌环伺的情况下,怎么在抵御外敌的同时,把这件事办好,这需要仔细斟酌。
但不得不,姜文的表现,还是让他很满意的。
九江皇主大笑道。
“寡人有丞相,何愁逆党不灭,外敌不退,哈哈哈哈!”
老国公咳嗽了几声,九江皇主笑声戛然而止,面容一正道。
“老国公,不知,你对姜丞相的这些看法,有何辞?”
老国公一叹,浑浊的双眼中满是深邃的目光。
“姜丞相之言,有理有据,都是考虑过我九江国情的,老臣认为可校”
九江皇主心头一喜,老国公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如此,那他要做某些事就不用束手束脚。
“不过,老臣以为,西北百族,南江赤焰,北漠、东陵、武墓三域,皆是事,不足为惧”
“巫奇虽勇,然国力难以抗衡我九江,战事时间一久,他们必然撤军。”
“帝疆虽悍,却受限于妖古地,妖兽大军一出,帝疆自顾不暇。”
群臣顿时困惑,九江皇主也是颇为不解道。
“老国公的意思,莫非我们真正的敌人,反而是苍山域的离岛贼寇?”
这话出口,群臣心下直摇头,九江皇主甚至自己都难以接受这样的话。
老国公直摇头,面带隐忧道。
“自然不是离岛贼寇,离岛贼寇,老臣之前就已经提过。”
九江皇主眉头一皱,突然想起了什么,沉声道。
“莫非老国公所虑,乃是与我们隔海相望,远不知在何处的龙伯?”
群臣皆是陷入了沉默,没人敢龙伯不强,事实上,九江帝国,对于龙伯一无所知。
他们知晓的,仅限于三千多年前离岛海域那石破惊的一战。
纵观九江开国至今,数万年来,最鼎盛的时期,除了启年间的始皇帝,三千年前,应该是第二个盛世。
这种法,并非无稽之谈。
梁家祖血号称九江第二血脉,亡风氏族被冠以最强血脉,三千年前,正是这两大血脉传承之人,关系最为莫逆之时。
当年龙伯犯境,以船尖利炮轰开九江国门,九江举国之力,付出了沉重代价,才将龙伯强敌驱逐。
身高百丈的巨人,智慧与勤劳于一身的矮人。
龙伯文明,某种程度上,已经领先了九江、巫奇乃至帝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要是吕扬知道在大海的那头有一个强大文明,居然已经进入了热武器时代,恐怕早就寝食难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