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80章 帝国之变(1 / 1)九月九的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宴结束,穆桂英站在庭院中,目光看着并肩屹立在亭阁中的赢嵇与刘执。

“长卿,我以后该当何为?”

刘执轻笑,“殿下,楚王和赵王大势已成,长卿为此给殿下制定了三策,供殿下选择”

赢嵇精神一震,“哪三策?”

“第一策,分权自立,与双王分庭抗礼;”

分权,即是分化双王权柄,获得与他们同等的话语权。

赢嵇沉吟,摇头道,“太慢”

刘执点头,这是下策,并不能击败双王,“第二策,拉拢内阁大臣,过去内阁支持,同时,争取军机处权柄”

赢嵇背脊一凉,惊悚地看着刘执,内阁和军机处,那是皇帝的私人部门,军权政权的最终集权处,自己若是伸手,恐怕父皇会砍掉他的爪子吧!

“殿下不必担忧,支持和夺权,本质并不相同,殿下只要能够克制住欲望,陛下必不会对你不利”

这是最高效的一策,也是最冒险的一策。

赢嵇思忖着,内阁支持,他的储君之位决计万无一失,可是,内阁向来只忠于皇帝,从不参与夺嫡,自己就算有这心和胆,内阁支持自己的几率,那也很小。

“长卿,第三策呢”

“主动出击,叩迎皇命”

赢嵇皱眉,迎?

刘执看着他,问道,“以殿下思之,陛下想要一个怎样的继承者?”

赢嵇凝神,“自然是贤德之君”

刘执却是摇头,赢嵇随之皱眉,不是吗?

这时刘执又问道,“殿下,你可知陛下想要一个怎样的大秦?”

“国泰民安,万邦来朝”

刘执点点头,又遥遥头,赢嵇眉头皱得更深了,“长卿这是何意?”

“殿下,国泰民安,万邦来朝,确是没错,可有一点殿下忽略了”

“哪一点?”

“国泰民安,那是以天子心安为前提的,倘若天子心不安,意难平,会如何?”

赢嵇隐约明白了些什么,“长卿是说……”

刘执点头,“当今大秦,门阀士族林立,朝廷利益被分化,皇家和门阀士族暗中对立,互相竞争,门阀士族,早已成为了陛下的心病,因此,太子若想登极,说难,那也不难”

赢嵇心间心绪翻飞,听得刘执这番话,他隐约间有一种直觉,那个位置,竟前所未有的离自己这般近。

“还请长卿教我”,赢嵇朝刘执抱拳,一躬到底。

刘执慌忙扶起他,“殿下,楚王与赵王得门阀襄助,因而坐大,权势日盛,可陛下却偏偏立你为太子,且在双王的虎视眈眈下,一直不曾动过你的储君之位,你可曾深思过?”

赢嵇神光一闪,明白了过来,“是我身后没有门阀的原因”

刘执点头,“门阀士族之害,陛下深知其恐怖,若双王之一登极,支持他们的门阀与士族,自会分得既有利益,那他们的利益从何得来呢?”

赢嵇的脸色终于变了,眼神乍现冷光,“从皇家”

“不错,门阀是皇家的跗骨之蛆,他们每强大一分,皇家就会弱小一分,长此以往,皇家的未来,只能以傀儡来收场,陛下深知此理,因而你的储君之位才一直稳如泰山”

赢嵇听着,心间更是冰冷,“长卿,此害,可有应对之策?”

他没有问自己可从中获取什么,而是在为帝国的未来担忧。

刘执眼中闪过一丝满意,道,“门阀吸食皇家利益的触角,必然要先斩断,终止他们继续壮大的势头”

“其后,广开皇家书院,重用寒门,培养人才,如此,可解决门阀士族垄断高端人才的困境”

“如此,皇家不再受制于人,政令通达四方,门阀士族底蕴被削弱,对帝国的影响,便不可虑了”

赢嵇点头,又皱眉道,“可门阀士族高筑台阁,圣贤经卷与诸子文章大多被私藏,即使皇家广开书院,也无多少作用啊”

刘执失笑,“殿下,我刘氏黑羽暗卫能获取诸子文章,皇家不能吗?”

赢嵇随即一愣,“对啊”

刘执继续道,“只是此事,需得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赢嵇点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那些能与皇家分庭抗礼的门阀士族。

“因此殿下的当务之急,是让陛下看到你的态度和能力,陛下掌执天下,他若让你登极,谁也阻止不了”

赢嵇心神通畅,终于明了了刘执“叩迎”之策的深意。

父皇心若在我,楚王赵王无论怎样争,都是徒劳。我只要表现出了能够统御大秦未来的能力,在父皇百年后能够驾驭得住群臣,这天下,终归我手。

刘执也是叹息,楚王霸道,赵王贤明,可他们不知,自己成也门阀,败也门阀。

只要太子表现出了该有的能力,阐明了陛下想要的立场,双王又怎么可能争得过,圣心不在,一切终归只是徒劳而已。

这些年来,太子一直被双王压制,不是他们势力有多大,而是太子一直未曾明悟圣心,一直谨小慎微,让皇帝失望了。

而今,在刘执的陈述下通悟一切,太子,依旧还是太子,该有的权柄,终究会回来。

这一夜,帝都不会平静。

皇宫中,皇帝在得到刘执进入东宫消息的时候,手中御笔都是一顿,一副耗费两个时辰的丹青顿毁。

高官门第中,大多沉吟不定,猜测其中深意;勋贵之家中,那些国公侯爷们尽皆惊疑,不住派人打访消息。

楚王府和赵王府,却是异常的平静,稳坐钓鱼台。

顶层的大人物们对此没有任何表示,可目光,却悄悄投注到了东宫,以及皇宫。

第二日,晨曦,太子入宫。

午时,太子回返东宫,这是太子留在皇帝身边最长的一次。

随即,刘执再入东宫,傍晚方归。

同时,太子近侍成隆,手捧一卷玉册,直达天听。

这一切,都很平静地进行,可所有人都在其中闻到了特殊气息。

楚王府和赵王府随即大动,所有探子被派出,可却探听不到一丝消息。

这种异常,让所有人的神经都一下绷紧。

“出大事了”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目光尽皆聚集到了东宫,刘氏南下的目光,大半被转移。

第三日,金銮殿上。

“有事起奏”,小黄门扯着脖子高呼,可那句‘无事退朝’,今日却异常的没有喊出来。

这是一个信号:皇帝,有命令要颁布。

大殿上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惊疑不定的有之,忐忑难安的有之。

“众卿既然无事,那便宣旨吧!”,皇帝面色沉静,平淡出声。

小黄门应声站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东宫太子赢嵇,忠孝德厚,兼储君位而深躬民间,今磨炼而归,朕甚喜之,惜太子才疏,今以内阁孟居易为太子太傅,总管太子教导事宜……以太常博士纳兰宥为太子少傅,统管东宫……以吏部尚书温荞为太子少师……以翰林编撰刘执为太子舍人,钦此。”

“臣遵旨”,孟居易走出接旨,

“臣遵旨”,纳兰宥跟着走出,

“臣遵旨”,温荞同时走出,

楚王赢亦和赵王赢川面色铁青,一应双王属从尽皆心若死灰。

所有人都被皇帝蒙在了鼓里,太子从不曾被皇帝放弃过,现今一日腾飞,权势一下超过了双王。

可这还没完,另一道圣旨随即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原户部尚书乔玄因年事已高,请辞告老,朕许之,今户部主位空悬,原直隶总督王尧,政绩斐然,精于政事,皇恩浩荡,特进为户部尚书,刘氏刘墉文采斑斓,忠君体国,特封为户部员外郎,钦此。”

群臣伏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绝地崛起了,这是大事件,皇帝之前一直都在演戏,他心属的储君,一直都是太子赢嵇。

楚王和赵王面上生疼,心间更是激愤,这么些年来,他们二人一直相争,现在却变作了天大的笑话。

皇帝不仅动用了两位尚书来给太子保驾护航,就连太常博士都成为了太子少傅,内阁大臣孟居易更是成为了太子太傅,如此力量,双王如何能够相抗。

新任户部尚书王尧,虽没有直接任命进入东宫,可谁都知道,他是太子舍人的亲舅兼老丈人,也是太子一边的。

太子羽翼一下丰满,东宫真正地具备了储君的能量。

散朝后,所有人都失神落魄地走出宫,门阀士族对双王的投资,无疑是破产了。

双王权势虽没被收回,可楚王的吏部权柄,在吏部尚书温荞成为太子少傅的那一刻,已是名存实亡。

兵部虽没有任何变动,可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白牧,那可是陛下的死忠,如今陛下已经表明了太子继位的态度,赵王一系想要再动用兵部权柄,非得他首肯不可。

此次变局,刘执刘长卿这个名字,一下又被放到了各家案上。

太子虽未明言,可在他封为太子舍人,主管东宫卫率和辅助太子职事的那一刻,一切皆已被说明。

这时候,人们才恍然惊醒,他于大半年前崛起于江南,而今却已是下一任帝国掌舵者的心腹,并且,翻手为云,一举击垮了双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