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氏一行回到镇上的别院时,卫明枫正盯着三个儿子写大字。
虽然卫明枫没有入仕,但作为桐城府的第一世家,也作为百溪书院的院长,他的孩子,即便不是才高八斗,但也绝不可能是个草包。
所以,打从能捏的住笔开始,兄弟四个就每天被父亲和族学里的先生拎着耳朵写大字。这是卫家子弟的第一堂课。
长子卫观年八岁,作为卫明枫这一脉的嫡长子,作为家族的继承人,他打小受到的教导更为严厉一些。
所以,明明是调皮捣蛋的年龄,却已经被父亲当做兄弟们的标杆立起来了。这意味着,言行稍有不当,会被父亲处以比兄弟们严厉几倍的惩罚。
次子卫戈年六岁,是卫明枫最为头疼的一个。他一直觉得自己对老二身上下的功夫没比老大少什么,但还是长歪了。
不过六岁,就已经是桐城府猫嫌狗弃的小霸王了!
老三老四是双生子,都是四岁。三子卫福,四子卫临,兄弟两个出去,很少有人能分的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但只有卫家自己知道,温润一些的是老四卫临,眼珠子乱转的那个是老三卫福。
“卫戈,老子真是要被你气死,你瞧瞧你这大字,写的还不如卫福呢!”卫明枫盯着卫戈案前的大字,眉头一跳一跳的,如果不是亲生的,估计早一脚踹飞了。
被点到名的卫福不满的撅撅嘴,老爹也真是的,竟然拿他跟二哥比。不知道二哥在卫家子弟里已经是垫底的了吗?
他自我感觉还没那么差,好吧?
卫福的吐槽,卫明枫不知道,他还在苦口婆心的训着儿子。他是真的担心,卫家的声名被那小子给毁了。
卫戈垂着头跪坐在蒲团上,任由老爹一遍又一遍的训着,面无表情,手指还在轻轻抠着案几。
他是真想不明白,老爹在外也是风光霁月的风流大才子,怎么一回到家比娘亲还要啰嗦?
更可怕的是,啰嗦也不影响他成了他们兄弟几个眼里的大魔王!
唉,娘亲啥时候回来呀!赶紧把她家老爷领走吧!
“老爷———这是怎么了?戈儿,可是你又惹你父亲生气了?”
咦,卫戈眼睛一亮,刚想到娘亲,娘亲就到了!
梁氏刚抱着孩子走进二门,就看见她家老爷在拎着老二训话。不过,她倒没什么吃惊的!这爷俩三天两头都要闹一回,她都习惯了。
不过,今儿家里有喜事,还是让这父子几人消停点儿吧!万一声音大了,吓着小女儿,就不值过了!
“老爷,快看咱们的女儿!”梁氏下车也没把孩子给潘妈妈,对这个孩子的重视可见一斑。
卫明枫看夫人回来,就知道今儿是治不了老二那混小子了!听见夫人说女儿,才想起来今天还有一个大事儿呢!
“快给我抱抱!”卫明枫接过孩子,便看见一双大眼睛含着雾气看着他,当下心里就是一动,“夫人,这孩子与我们有缘!”
旁边的兄弟四个听见娘亲和父亲说什么女儿,再也顾不上刚才那门子官司,一个个凑上来看家里的新成员。
就连一向持重的卫观,也一脸好奇的看着父亲怀里的小女娃,“她是妹妹吗?叫什么名字?”
这时仗着个子高、身体壮的卫戈把大哥挤到一边,摸着小女娃的小胖手说道:“叫胖丫吧!你看她这小手软软的,真好玩儿!”
卫明枫一巴掌把卫戈的手打开,“你也就这点儿墨水儿了!”
梁氏也乐,平时再惯着儿子,这女儿的名字也不能这么敷衍啊?
“都进去吧!老爷,还是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这几个混小子未必有你想的妥当!”梁氏说着就接过了孩子,她是真没抱够呢!
……
经过卫明枫的再三考虑,给刚来家的小女儿起名:清雅,取自“星徽清雅宴,纯风隐韵,忘相忘形。”
意在希望清雅长成一个不拘小节,明朗大方的女孩子。
梁氏听完也觉得甚好,就像她的父亲梁相爷一样,从来都没打算让女儿成为自己的垫脚石。
她的孩子自然也是如此。
“清雅~”梁氏抱着小女儿清雅,心里是说不出的满足。
如果说刚开始她只是为了还愿,去做这件事的话,现在则是真心实意为得到一个女儿而高兴了。
“等我们回桐城,选日子……夫人,清雅的生辰你可清楚?”卫明枫还是愿意让这孩子过原本的生辰,这些东西马虎不得。
梁氏哎呀一声,她给忘了!
“潘妈妈———”梁氏喊来潘妈妈,问她可知道这孩子的生辰。
“嗯,回夫人,老奴没记错的话,小姐是是六月初六巳时生人!”潘妈妈略想了想,垂着头答道。
“唔!是个好时辰!”卫明枫多少懂点八字测算,所以是真觉得这孩子的生辰好,另外,他还想到了一个多月前的大雨。
那可是,结束了桐城两个月大旱的一场大雨啊!
想到这里,卫明枫心里对这个女儿的在意倒是又多了几分。
毕竟,一个金娇玉贵的孩子,和一个放在心里疼的孩子,差别还是很大的!
妹妹有了名字,卫观兄弟几个都来父亲娘亲这里跟妹妹道喜。兄弟几个并不太清楚这个妹妹的来历,但这不影响他们喜欢这个白白嫩嫩的小妹。
而这里边,卫观最为明显。
他觉得自己没看错,妹妹眉宇间和娘亲颇有几分神似。虽然妹妹还小,但他十分肯定,以后清雅就是他的亲妹妹。
且不说兄弟几个怎么想,卫家别院,加上这次从府城带来的,虽然统共也就十几个下人,但梁氏还是找了个时机着重强调了一下清雅的身份。
她作为卫家主母,卫氏一族的宗妇,自是不需要跟下人们说太明白。但主子的态度和心思,底下的人自然要摸清楚。
因此,当卫明枫一行启程回桐城时,这别院的下人已经明白大小姐在这家中的地位了。
但心里是怎么想的,就八卦多了!大石镇就这么大,只要细心一点,都能知道这孩子是打哪儿来的。
但他们心里也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该做的,也不是他们该问的。
卫家是百年世家,虽然规矩多,但还是有数不清的人想要进府里伺候,可见卫家在桐城的根基之深。
所以,如果想好好活着,做好分内之事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