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女国虽称作国,但面积并不大。
四人的住处前往皇宫的路并不长,但唐三藏的心绪总是不宁,这一短短的路似乎无穷无尽,仿佛路的尽头会有什么东西迸裂出来。
他的脑海之中总有有一个模糊的意识在劝他快点离开这里,他不知是何缘故,只能把这归咎于西行取经、救济世人的迫切。
“女施主,女王陛下何时可以将通关文牒递还给贫僧?”
唐三藏开口问道,心中愈发不宁。
“这我也不知,这就要看女王陛下的打算了。”
碧儿敷衍了过去。
一行人,来到了皇宫大殿之中。
......
大殿之中,北云已经等候多时了。
进来的唐三藏并没有认出北云,毕竟当初的北云只是一道魂魄虚影,令人难以看清面目。
其他三人见到北云之后却是有些诧异,这女儿国怎么多了个男子。
“三藏,不认得我了吗?”
北云淡淡地说了一句,双手在后,逼气十足,一层淡淡地佛光在他周身散开。
唐三藏听到这熟悉的语气,以及那熟悉的佛光,往昔记忆之中的身影缓缓浮现。
“三藏拜见真佛!”
唐三藏连忙行礼。
其他三人眼中也是异彩连连,他们对于师父挂在口中的真佛一直都好奇不已。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白白得了大神通,但却没有付出什么代价,这令人费解。
孙悟空直接动用了火眼金睛,看向北云。
那一日,他从唐三藏手中接过了书,对书中的那只巨猿感同身受。
天地之中,他和那巨猿只不过是棋子而已。
人人都在算计,师父所说的哪位真佛又何尝不是算计,赠与俺老孙神通,又何尝不是想借老孙之手大闹一场。
但他没有为此生气,反倒有些感激,如果不是哪位真佛,他和唐三藏也不可能如此冰释前嫌。
“无需多礼,我是那佛,佛却不是我。”
北云瞎扯了一句。
“此次前来,倒是和你们此去西行有关。”
“烦请佛祖指点!”
唐三藏回了一句,心中那股不宁逐渐消散。
“西行的路上,多有妖魔,你们可有准备?”
孙悟空没有看出北云的底细,对北云的真实身份有些好奇,听到北云的询问之后,便抢着说道,“这妖魔有什么可怕的,他们若是敢来,俺老孙的金箍棒也不是拿来看的。”
北云哂然一笑,开口说道,“大圣果然好威风!这路上的妖魔一棒子打下去便是个魂消魄散,只是,这心中的妖魔可是不好除。”
看着北云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孙悟空心中一惊。
莫非这人知道了我在装样子!
北云又接着说道,“心猿难收,意马难降,但这人没了心猿意马,也就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了。”
周围的人若有所思。
看着孙悟空震惊的眼神,北云暗爽不已,这也算是报了当初的一箭之仇,虽说当初是他自己的问题导致的。
心猿意马?
唐三藏听到北云说的话之后也是暗暗思索,之前他一直心绪不宁,这莫不是佛祖在指引自己?
只是自己的‘心猿意马’究竟是什么?
唐三藏陷入了迷茫之中。
“恳请佛祖解惑?”
唐三藏忍不住出声询问道。
“解惑?解什么惑?”
北云下意识地反问道。
这,自己都还没有步入正题呢,怎么就有疑惑了。
唐三藏:“弟子这些时日心绪难平,却始终不知为何?”
北云:“心绪不平,这些时日你可做过什么?”
唐三藏:“弟子这些时日一直遵佛祖教诲,撰写真经,只是却始终难以静心。”
撰写真经?
北云心中咯噔一声,眉头一皱,事情好像并不简单。
北云:“为何要撰写真经?”
唐三藏:“那日受佛祖点悟,三藏便明白这真经不是在灵山,而是在这天下百姓之中。撰写真经,普度众生,便是三藏夙愿。”
北云越来越糊涂了,这感觉不对呀。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好像是明白了点什么,难怪师父自从面见真佛之后便一直抄抄写写,还喜欢不停地和遇到的凡人、妖怪交谈。
北云:“那灵山的真经呢?”
唐三藏:“自然是错了。三藏这一路走来,入宿过许多庙宇,也在百姓家中过过夜。那庙中众人经书念不出几篇,劳作也不懂多少,却有着钱财万贯,普通人勤劳耕作,数年艰辛却比不上那佛陀身上的金箔。如此这般,却是荒唐。”
得了,北云已经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老祖宗之威终究是没有让他失望的,只是这唐三藏当初为什么要打哑谜呢,害自己担心了这么久。
而大殿之中的其他人望向唐三藏则是满脸震惊,看向北云更是心中升起一个高大的人影。
多少年了,还没有人敢说西天大雷音寺中那些佛祖留下的经书是错的。
孙悟空看向唐三藏,心中有了一丝敬佩,不愧是自己师父。
看来,此行西去,倒是要和如来在做过一场了。
灵山如来的手段他也了解,断然是不可能让唐三藏活着走出灵山的,佛门兴盛,重于一切。
北云:“既然你并没有做错,为何会心绪不宁呢?”
唐三藏:“弟子不知!”
北云在自己心中翻了一个白眼,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看来,只有祭出来自后世终极三问了。
北云缓缓开口,沉声道,“你是谁?”
“我?”唐三藏迟疑了一下,而后说道,“弟子是唐三藏,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不对!”北云摇了摇头,继续问道,“再之前?”
“金蝉子?”唐三藏有些迟疑,那些抓他走的妖怪都说他是金蝉子转世,就连自家徒弟也告诉他,他前世乃是如来座下的大弟子金蝉子。
只是因为顶撞了如来,才轮回成为这取经人。
北云再次摇了摇头,若是唐三藏不能自行脑补的话,便也只能回他一句‘慢慢悟了’。
这要是要有伏羲老祖宗那般推衍的本事就好了。
唐三藏脑中不断回忆不断翻涌,脑门上已经冒出了淋淋大汗。
突然之间,一个名字蹦出在他脑海之中,那是他还未剃度时候的名字。
“江流!”
一个名字,两道声音。一声思念,一声喜悦。
一股耀眼的光芒从唐三藏身上涌出,大殿之中,顿时佛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