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相认2(1 / 1)翩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妹,我知道你的顾虑,不过你放心,我们家没那么复杂,家里就爹娘,我还有小弟,爹他是镇国大将军,你是将军府的小姐,那是你的家,你总要回去认祖归宗的。娘她也会好好待奶奶的。”原来小妹担心的是这个啊,不过这在他们家根本就不是事啊,爹爱娘亲,所以家里只有娘亲一个女主人,小妹住进来,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曲奶奶养了曲欣儿这么多年,想来爹娘也是愿意跟曲奶奶呆在一起的。只是如果小妹回到将军府,那她的婚事,他可是知道的,小妹还未出生的时候就跟徐子辉定亲了,他刚刚可是看出莫子文对小妹的不同,同样身为男人,他自是知道那样的神情是为什么。这可是个大问题。

看来他要好好问问那莫子文,顺便也要问问阿辉对小妹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若是没有,那自然最好,若是有,那就先让他们培养感情,如果小妹实在不喜欢,再商量着解除。

曲欣儿完全没想到自己的父亲来头竟然这么大,一开始还以为是什么大户人家的,那徐子辉又是什么人,居然还认识镇国将军府的人,关系还不一般。

想不到这古代真的还有这种简单的家庭,一生一世一双人这在现代都不敢想的事情,没想到自己父亲就是这样的人,那样的家庭想来应该是温馨的。曲欣儿虽然还没见过他们,但是也已经产生了好感。

“你让我想想好吗?”

凌广伟点头,只要小妹愿意考虑,就证明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得先告诉娘亲,说不定娘亲就愿意走出佛堂了。“对了,小妹,你叫凌小雅。”

就在他们谈话的同时,另一边,马车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搬运,村民见状都上前帮忙,问着果酒的味道,想来那就是曲欣儿说的葡萄酒了,真香。看来那事十之八九了。

不一会儿,就全部装完了。

奶奶经过沈氏的开导,也想通了,只是想到欣儿要离开,还是有些难受,不过想来欣儿的父母不见欣儿这么多年,应该比她还难受。也就释怀了。

马车队就这样,在村民的眼光下走去了。

留下了那辆最豪华的。

下午

“这建酒坊要选地址,我得在你们村转转,你带我去吧”徐子辉对着曲欣儿说道,自从确定了她的身份,徐子辉就每天想要跟着她,当年陈阿姨正怀着曲欣儿的时候,所有人都跟他说,那是他媳妇,这样的说法就一直根固在他的心里,后来曲欣儿丢了,他还难过了一阵,但他始终没忘记他是有媳妇的人,这些年,他也跟女子保持距离,就是为找到她。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找到了,这怎能让他不开心。

“好啊,”曲欣儿眼珠子转了转,然后看向奶奶“奶奶,您去把村长请过来吧,这么大的事情,村长爷爷可得在场。”

“那好,奶奶这就去把村长请来。”奶奶应了声,就出门了。

莫子文则是跟在一旁,看着徐子辉老是盯着曲欣儿,他就不舒服,可是这是曲欣儿的生意,他不能破坏。

凌广伟拉着莫子文的手,不让他跟上去“我们谈谈吧”

莫子文点头,两人走到后山,没办法,又是后山,因为这里静,这时候大家也都去看热闹,所以不会有人来,也不会知道他们的谈话内容。

“在下没看错的话,你是莫世子吧。”凌广伟率先问道。

莫子文瞳孔微缩,果然他真的认出来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个应该不关凌公子的事吧。”

“当然不关我的事,但是你现在所在的地方,有欣儿在,就关我的事,你还是离开吧。”

“凭什么?”说着,莫子文就拽上凌广伟的衣服。

“你的出现只会给他们带来危险。”凌广伟虽然跟莫子文不熟悉,但是京城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有人就会有舆论,何况是王府,对于莫子文家的事,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不知道有多久,前前后后还不到半年时间,他几乎都要忘了,或许是太幸福了,导致他已经忘了“我会保护好她的。”

“恐怕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吧。”

是啊,如果他能保护的话,他又怎么会到这里来呢,一股想要变强的信念在他的心头萦绕。

村长那边,一听曲奶奶说东家来了,要选地方建酒坊,马上套好鞋子就跟着曲奶奶望曲家走。

一路上嘴巴就没合拢过。开心的啊。

看见曲家门口的豪华马车,可让村长涨了见识,这马车也太豪华了。

一进屋就看见坐在院子的徐子辉,不过十四年纪,就有这般本事,后生可畏啊。

村子的前程,可就在他手里了。他可得好好跟他打好关系。

一番寒暄过后,一行人出门,找合适的地方作为酒坊的地。

村民们看见村长,都纷纷凑过来搭话,打探消息。

村长则是摆手,堆起满脸褶子,笑哈哈“这是好事来了,这就是欣儿说的东家,现在来,是来选地方见酒坊了,你们先去忙,回头我再跟你们详细的说,都先忙去吧。忙去吧。”

真的要在青海村建酒坊了。

这么大的消息,还忙个什么啊,天大的事都没这事来的重要。

村民都确定了之后,还准备着要去曲欣儿那里拿种子呢。他们可都是听村长说了曲欣儿有种子,可以种葡萄,于是都不去地上忙活了,直接扛着锄头,木镐跟在村长后面,队伍也越来越大,就连小孩子都绕在大人周围跑跑闹闹。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还是跟着。

青海村并不大,百来户人家,一千多人口,不过青海村依山傍水的,风景极好,村里人也和睦,平常虽有小吵小闹,但还算团结。

最后徐子辉敲定了河边附近的地方,有水,而且有十来亩,建个小酒坊足够了。

离河近,用水也方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