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洛羽没有听清她们说了什么,只听到其中一个妇人嘲笑地说道:“哟,这不是东施家胖丫头吗嘛,怎么了,学你堂姐呢?”
施洛羽被妇人的话说得一脸茫然,她怎么学堂姐了,但是又因为从小就内向自卑,也就没说什么。那个妇人看施洛羽不说话,撇撇嘴,跟其他人一起走了。施洛羽也没有在意,等了一会儿,胸口不闷缓过来之后就去田里找施李氏了。
后来陆陆续续又有好几次出门,碰到村里人,施洛羽发现大家看她的眼神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都不熟悉她,见了顶多说一句“出来了?去哪儿啊?”。而现在,他们的眼里都是鄙视,甚至有时因为胸闷发作,不得不停下捂着胸口时,周围的人还会出言讽刺。
施洛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她以为是因为自己长得太胖,不好看,身体又不好,所以才被村里人瞧不起。因此,本就内向、敏感的施洛羽变得更加内向、自卑了。
“快来看啊,东施家的胖丫头又在学西施夷光了,长得又胖又丑,还非要学人家。”
“就是,以为自己学着夷光的样子就能变得跟夷光一样好看吗?”
“人啊,要有自知之明,亏得她父亲还是个秀才呢,真丢脸。”
“施秀才的脸都让她丢尽了,家门不幸啊。”
……
此类声音此起彼伏,只要施洛羽出门就能听到。
而且,又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谣言说她好吃懒做,才养的这一身肥膘,还说她家之所以那么穷,就是因为她天天都要吃肉,不给她吃就闹,施秀才身体越来越差也是被她给气的。
甚至村里的孩童还传唱起了歌谣:
王家村里有两女
一家是西施
一家是东施
西施美又好
东施胖又丑
东施学西施
学的四不像
愿娶西施女
勿娶东施女
谁娶东施女
必定终生悔
施洛羽自从发现大家看她的眼光变了,并且一见到她就嘲讽之后,就几乎不出门了。尽管她足不出户,这首歌谣还是传进了她的耳朵里。
施秀才和施李氏自然也知道这些话和孩童们唱的歌谣。施秀才每每都是气愤捶床,施李氏则是暗自抹泪。这些施洛羽都看在眼里,但是她没有丝毫的办法。
她不懂为什么,为什么要说她跟着堂姐学?她不知道自己跟着堂姐学了什么?她想出去解释,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直到施洛羽被退亲,她才明白原因。原来是因为她出门经常皱着眉头捂着胸口,被村里人说她又胖又丑还跟着西施夷光学,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些都是王家来退亲时从王子成,也就是施洛羽的未婚夫嘴里听说的。
王子成原话是这样的:“施洛羽,你长得又胖又丑,还敢学夷光,夷光有心疾,才捂着心口,蹙着眉头。你呢?好吃懒做,气的施伯父都卧床不起,我王家才不敢要你这样的媳妇!”王子成说完就高傲的走了。
原来如此,怪不得都说她跟着堂姐学,可是心疾是什么?堂姐身体好好的,没有心疾啊。施洛羽听完王子成说的话,当时就被刺激的昏了过去。
王子成看着倒下去的施洛羽,撇撇嘴,说道:“我告诉你施洛羽,你就算倒地装晕,我也不会改变主意的,我父母已经去你家退亲了。像你这样的女人,没有人会要的。我要是你,早就跳河自尽了,活着也是给施秀才丢人!”说完就转身走了。
当时王子成是偷偷喊施洛羽出来,站在屋外的角落里说的这话。施洛羽虽然晕倒了,但是不知为什么,王子成的话她却清晰的听到了。
施洛羽醒来之后,整个人失魂落魄,她回到家时,正看见施秀才和施李氏在屋里哀求王家不要退婚,在这个时代,女子一旦被退婚,就坏了名节,以后再难嫁出去。施洛羽家就她这一个女儿,施秀才和施李氏也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对她是当宝贝疙瘩疼的,现在她被王家退婚了,施秀才和施李氏自然是苦苦哀求。她甚至看到施李氏跪在了王家人面前,哭着求他们不要退亲,看见施秀才捶胸顿足,佝偻着身子给王家人作揖。
施洛羽抬起的脚步又放下了,她不敢回家,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不知该如何去面对父母,如何去面对村里人的嘲笑,本就已经瞧不起她了,现在还被王家退了亲,可想而知村里人会如何说。
“我要是你,早就跳河自尽了,活着也是给施秀才丢人!”此刻,施洛羽的脑袋里不停的回响着王子成说的这句话,也许王子成说的是对的,她死了就好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于是,施洛羽转身去了村里的小河边,跳了下去。
施洛羽死后,因为实在放心不下父母,不愿意离开,所以灵魂一直徘徊在父母身边。听到村里人都在议论她,嘲笑她,说的基本上都差不多:
“听说东施家胖丫头竟然被气死了。”
“听说是羞愧难耐上吊了。”
“不对,你们都说错了,是被王家退婚,羞愧难当,跳河自尽了。”
“活该,又胖又丑还不自知,不说好好孝顺父母,学人家夷光捂着心口皱着眉头,难看死了!”
“就是就是,人家夷光是心口不舒服,有心疾,才那样,她也学着那样,那不是在嘲笑刺激人家夷光嘛!”
……
仅仅只是这样当然不足以让施洛羽产生逆袭的想法,当她看到因为自己的死,施秀才和施李氏悲痛不已,施李氏因为女儿的死魂不守舍,去田里干活的路上不小心栽到了河里,晚上施秀才没等到人,出来找人,惊动了村子里的人,才有人在河里发现了施李氏的尸体。女儿、妻子的接连死亡使得施秀才本来就很差的身体更加破败了,也可能是心存死志,没过十天,施秀才也死了。
剧情到这里就结束了。洛羽接受完剧情后,现在的感受有些一言难尽。
所以,这是“东施效颦”那个典故?!但是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