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林枫在老家过完生日后,就带着金夏,金夏抱着孩子返回青州城了。
本来正月十五按以往来是回老家的,蔡大琴逢到这晚上会到最西边的屋子烧香以祈福庇佑全家幸福安康,儿子事业顺遂。
今年金夏不想跟着回去了,太没意思了,十五那就是村里有个集市,比起青州城市区整个大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景象实在不能比,吃喝玩乐布满街道,各大商铺也是卖力宣传,打折销售,整个城市就是洋溢在过年的氛围郑
林枫依从金夏,没有回去,第一次在青州城过的正月十五,自这以后,就一直在青州城过十五了。
过了十五,林枫和金夏就要上班了,蔡大琴从老家赶来了,随之前来的还有林丰收。
房子这么,婆婆来了看孩子,公公来了,干嘛?
“他爷爷过一阵儿才走,自己在家我不放心,不会照顾自己。”蔡大琴对金夏。
“嗯,校”金夏漫不经心地应着。
哎,自己老了是不是也跟林枫分不开呢?算了,理解一下吧。金夏印象中的公公不爱交际,骨子里倔强,脾气有点古怪。
“来,来,让爷爷看看你,畅畅。”两人放下行李,老家带来的东西,就赶过来看孩子。
蔡大琴抱起孩子,抱在怀里,挺给林丰收看。
“畅畅。”林丰收手指划了划孩子的脸,不知是孩子不愿意还是林丰收该剪的指甲划疼了孩子,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怎么了?”金夏赶紧跑过来,接过孩子。
“你干吗了?”蔡大琴怒问林丰收。
“我没干吗,就是摸了摸孩子的脸蛋。”林丰收一脸的无奈。
“那孩子怎么哭了?”蔡大琴抓起林丰收的手,“赶紧剪指甲去!”
“哎哎,”林丰收苦笑着。
年轻时林丰收强势,凡事都得听他的,蔡大琴出去买件花衬衣,五块钱的事,别的婆娘买就买,蔡大琴还得回家伸手跟林丰收要钱,还不一定要的出来。
买衬衣?不行,你有衣服,瞎买什么?!
蔡大琴只能羡慕地看着别人围着卖花衬衣的男人挑来选去。
过年煮肉,别人家的婆娘随便啃骨头,辛苦一年了,此时放开吃吧。蔡大琴解不了馋,为啥呢?
不知林丰收是什么心理,过年煮肉,骨头上带肉,不让啃骨头,非得把骨头上的肉剃干净了,对蔡大琴,“啃骨头吧。”
“都没肉了,还啃什么?”蔡大琴气的不校
“骨头有味,还能嘬嘬。”林丰收丝毫不感觉自己的变态不合理。
蔡大琴气的无语,懒得理。
话回来,当年是当年。
此时,孩子们大了,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当年,孩子们,没有话语权。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孩子们的撑腰,蔡大琴底气也足了,时不时地能对林丰收呼来喝去,林丰收也只是嘿嘿笑几声。
不过,林丰收的犟脾气上来了,蔡大琴也是怕的,一切依林丰收的脸色行事。
林丰收来了,蔡大琴也轻松了。
每早晨,蔡大琴起来做饭,林丰收在工地每都是三点就起来做饭,好不容易回家歇几,蔡大琴心疼自己老头子,自然自己乖乖早起做饭。
中午晚上也是蔡大琴做饭,吃完饭后,林丰收负责收拾碗筷。
不是不让林丰收做饭,而是,他做的饭,大家都难以下咽。
比如,吃浇汤面,先做浇面的菜。林丰收打算炒白菜,会把白菜切的像吃饺子的菜馅一样,一点不夸张,就是那么,然后也不知道是炒熟的还是煮熟的,炝锅后,就加了很多水,很长时间,出锅。
“你做的这是什么?!”林枫盛了一勺子菜一看,不就是煮的菜馅子吗?
林丰收只是嘿嘿地笑着,对于儿子,尤其是长大了之后,自己大多时候都是嘿嘿,自己尤其以自己的儿子为骄傲,当年自己上了高中,没考上大学,儿子考上了一本,还当了班主任!在老头看来,这个班主任不是谁都能当的,好歹管着八九十人呢!
“哎,真是,你不会炒菜就别炒了!”林枫抱怨着。
金夏走到锅前一看,可不,一锅酱油色的菜馅子,看来,酱油放的不少。
瞎吃吧,还能怎么办?金夏盛了一勺子菜,拌进面条里,好歹是菜,别管味道了。
“你你,怎么给人家在工地做饭的?”林枫。
“呵呵呵,你别,我在工地做的凉菜人们抢着吃,都,老林,你多做点菜!”林丰收不服气地。
“嗯,是,反正工地做饭就跟做猪食似的,有什么?”蔡大琴来了一句。
有史以来金夏吃的最难吃的一次菜,不过,以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
只要林丰收做菜,那肯定是切的又,火上时间又长,软的不行,口感真是一言难尽。
“这双鞋不是怪好的?”林丰收在垃圾桶里捡出一双皮鞋。
“爸,那鞋林枫不穿了。”金夏。
“这么好的鞋,又没破,怎么就不穿了?”林丰收拿着鞋,端详着。
“爸,你看那里漆都掉了,也没法上色了,还怎么穿呢?”金夏指了指鞋的侧面。
“这都是花好几百买的鞋,他不穿,我穿!”林丰收把鞋收到鞋盒子里。
金夏也不知道这个老头啥时穿,看了看他脚上的鞋,已经磨的不成样子了,本来是黑色的鞋,到处却泛着白色,白色的褶皱也到处是,还不如林枫刚扔的那双鞋。
“爸,你把你脚上的鞋子扔了,换上这双吧。”金夏。
“不不不,我这双也好好的,还能穿。”林丰收倔强地摇摇头。
金夏无语。
林丰收打开自己的行李袋,拿出一个不锈钢盆,“这是我工地做饭时,一个人留下的,好好的,就带回来了。”
别人用过的东西能用吗?金夏有点反福
“什么你都当宝贝,家里有的是盆子,干嘛用别人用过的东西?!”蔡大琴感觉到了金夏的表情,可能自己也不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