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第一笔收入(1 / 1)白晓青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召丢下目瞪口呆的兰天君,去找李本正去了。

李本正正在大厅里愁眉苦脸,看着这二层的楼房不知道怎么办。

他是裁缝,是专门卖衣服的,这么大的铺子,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他寻思着是不是要改行做酒馆了。

可是他对这行有没有经验,这两天又联系不上李召,只能在这里干着急。

“李公子,你总算来了,我现在真是一筹莫展啊。”

“这有什么,你不就是卖衣服的嘛,照常做不就好了?”

李召坐了下来,这种卖衣服行业,这要稍微装修,整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就可以了。

“李公子,这么大的店面,我这衣服都是有人来才做,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大,恐怕连租金都赚不起啊。”

李本正现在也是很后悔,当初为什么头脑发热,跟李召签了合约,现在是进退两难

。如果不做就是毁约,违约金也太狠了,现在他是打掉牙齿还得往肚子里吞。

“这个还不简单,把一二层改成展览馆,自然会有有人来。”

“什么展览馆?”

李召只好给李本正讲起这展览馆来,听得是李本正一愣一愣的。

原来这展览馆,就是做一些人形模具,把做好的衣服穿在这些模具上,供人观赏,自行挑选购买。

他真没有想到,这李召的想法是如此创新,反正他是想不到这样的点子。

“李公子真是天才,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不过要怎么样才能够吸引顾客来购买呢。”

李本正拍了一翻马屁,把话题切入正题,赚钱才是真的。

“这个简单,买一送一,或者买二送一。”

买一送一?李本正一脸懵逼,这是什么经营模式,简直就是在做亏本买卖,一件衣服根本就赚不了几个钱,还要送一件,这不是越做越亏吗?

刚刚还觉得李召是天才,现在一看李召,就是个大傻帽。

李召瞥了一眼李本正,知道他在想什么,过两天他们就不会这么想了。

“我的方案很简单,把原来的价格价格上提升五倍,你觉得你还会亏吗?”

李本正一听,觉得这个可行,按照原来的价格提升五倍,卖出去一件,就多赚四件的钱,送一件,还能赚三件的钱。

“这个方法好。”

李本正拍手叫好,现在不是李召是傻子,而他才是真正的傻子,这种营销模式,他怎么就想不到呢。

只要经过这么一包装,不愁没人来买,这个方法真是高啊。

在李召看来,这也不算什么高明的计策,只是根据人们的消费心里,越是高档的地方,价格就算是贵的离谱,消费者都觉得这价格是合理的。

交代完以后,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召回到国师府,西施在院里坐在,见李召回来,叫住了李召。

这几天西施算是体会什么叫做苦不堪言,每天流动的资金很多,记账的地方也很多,自己根本级忙不过来,随时都有人来找。

“李公子,妾身想跟你商量个事。”

“西施姐姐,有什么话你就说,这几天忙,都没有好好感谢你呢,改天我请客犒劳犒劳你。”

“我想培养一批人手来帮忙记账,你觉得如何?”

“这当然是好事啊,最好是把府里的这些丫鬟培养起来。”

“就知道你会这么想,哼。”

西施哼哼着离开了,李召看着西施远去的倩影,心里是五味成杂。

李召也觉得有些愧疚,虽然自己是想让西施给自己赚钱,可是最近西施每天都在忙,李召心里有些发虚,感觉有点对不住她。

虽然是萍水相逢,可是西施对他是真的很好,做起事来从来不埋怨一句话。

李召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们,自己为了赚钱,为了所谓的《三千道法,耍了些手段。

李召心里还有对不起的一个人,那就是元明月,元明月也是因为自己才失去了记忆。

李召现在想想,觉得真的错了,是错的太离谱。

李召摇了摇沉重的脑袋,回到房中休息去了。

岁月如过往云烟,稍纵即逝,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今天是李召第一次收到一笔银两,就是王贵权他们的租金,总共六千两白银。

看着眼前这三人的表情,笑得是那么的灿烂,看样子是赚了不少钱啊。

“李公子,真是佩服你的经营模式,这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我以前两年的收入。”

王克权现在对李召是佩服的不行,佩服的神情溢于言表。

“你们赚钱就好。”李召笑着说道。

“对了,这是一万两白银,这是当初赌输的,不过我现在可是心甘情愿给的。”

王克权叫人把银两抬过来,看着这几个大箱子。

按照古代的算法,一两白银三十克来算,这一万两白银可有五六百斤重。

“那就谢谢王掌柜了。”

李召当然毫不客气手下了,没有想到,这第一个月就开门红。

兰天君和李本正也叫人抬来了箱子里面也是装的白银。

李召不知道这二人又是做什么,看向二人,看他们接下来要说什么。

“李公子,当初我是怀疑过你的能力,不过现在,我一点都不怀疑,这点心意还请你手下,当然,李公子别误会,我们是主动拿出百分之十的收益,是为了长期合作。”

王天君解释道,他一个月,没有想到,李召的那个方案,比天下会酒楼更加赚钱,这个月下来,他赚了二十多万两。

赚的最少的,就只有李本正了,还没超过十万的营业额,不过他已经很震惊了,这是他从业以来,收入最高的一个月。

看着这四万两白银,李召也就不在客气,叫人这些银两抬下去给西施清点入账。

当三人看着李召把这些银两交给一个女子时,他们真是大跌眼镜,李召原来的财政大权在女子手里,李召就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的那种。

他们心里也同情李召的遭遇,几人寒暄几句,李本正跟兰天君也觉得分李召百分之十的股份。

而且他们又在城西租租了很多铺子,看样子他们要把生意做大了。

他们要抓住机会,不然错过了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现在他们也不用李召出谋划策了,他们依葫芦画瓢还是会的。

李召当然愿意,这种好事他怎么好意思拒绝呢,干净利落的跟他们签订合约,几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如今天的生意已经进入正轨,永宁寺的建造已经接近尾声,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一年的时间一定能够完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