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校的第一个元旦晚会,学校方面是很重视的。
特意的邀请了教育局,县领导来参加,观看。
连以前从不让高三参加的惯例,这次也破例了。
就是为了让大家共同的庆祝美好的开始,让整个学校的气氛热闹一点。
不至于像以前一样,外面歌声四起,高三教室里面一片自习。
对整个高三的学生来,这是实在是一个大的好消息。
自从上高三开始,学生们早就没有活动,除了课间操外,基本上待在教室里面。
上体育老师的老师也已经开启四肢摊贩的状态在家,让别的热心同事代课,然后坐等发工资,幸福的想哭。
学生们埋头在无尽的试卷和习题中挣扎。
现在能有这么一个可以休息的机会,多难的啊。
不仅如此,学校为了让高三的同学更有参与感,还要求必须出节目,类型不限。
可在这消息一出之后,每个班都安静了,都不愿意接这个任务。。
大家看表演可以,可要让自己花时间来练习表演就不行了。
为什么?
因为我的时间要拿来做试卷和习题啊!
最后没办法,为了应付学校的任务,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文科实验班。
为什么?
因为她们成绩好,不在乎这点复习时间。
丁丹作为班上的文艺委员,自然而然的挑起了重担。
董静私下给了丁丹一些建议,就她自己随便准备一首独唱就好了。
丁丹明白老师的意思,就是不想班上的同学们因为这个事,耽误了学习。
本来高三的学习任务就重,平时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
如果真的为了个什么破表演就耽误了大家的休息时间或者学习效率,就得不偿失了。
丁丹本来还想大干一场,但是在董静私下找过自己后,她就放弃了。
老师考虑的不无道理,自己不在乎,不一定别人不在乎。
比如自己身旁的这个家伙,一听自己要找他表演节目,马上就装死。
一点都不支持自己的工作。
还有他的死党任何也是一样的,见到自己就躲,生怕自己找上他。
随着时间越来越近,几乎已经注定了只能她自己上场了。
她只好随便选了一首自己比较擅长的歌曲,交给董老师,报了上去。
2008年,一月一日。
傍晚的学校就已经有了一些气氛。
有表演的同学早早的就换上了表演的衣服,画好了装,在学校间穿梭着,有有笑。
舞台从昨下午就开始在不停的搭建中,现在基本上已经完成,在调试最后的灯光和音效。
坐在教室里面上课的学生早就没有心思,一心想着今晚的晚会。
在大家的焦急等待中,下午的最后一趟课终于上完了。
大家疯一般的冲出了教室,带上自己的凳子,奔上食堂,然后赶快吃完饭,去到操场,在自己班级的场地里找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坐等黑,节目开场。
在大家的期盼下,黑了下来,人也陆陆续续的来齐了。
舞台上,一束束强烈的灯光射向空,照亮了整个黑夜。
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站在了舞台正中间,用着标准的普通话宣布。
“元旦晚会正式开始!”
台下一阵欢呼声,如浪潮般一浪接着一浪。
可是在这波浪潮中却没有任何跟朱晓宇的身影。
因为他们俩此刻正靠着椅子坐在自家宿舍的外阳台上,两人中间的凳子上放着一个不知道从哪来找来的木板,上面放满了零食。
就这样远远的看着舞台,一清二楚,声音也听得特别清晰。
任何一边吃着薯片一边道:“还是你想的周到,这位置看表演,绝了。”
朱晓宇笑而不语,他也是上辈子看见别人这么干过,才有样学样。
当别人还在看台下埋怨前面的人站着当了他们的视线的时候,这两位却在讨论台上那个长的更漂亮一些。
这样的享受并不是他们两饶专属技能,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隔壁邻舍都在这样干了。
时不时还有交谈声传来,内容少儿不宜,不宜在这里。
朱晓宇看了一眼贵宾席,好像丁丹额父亲,丁建业也来了,在第一排,居中正坐。
这次的活动学校的准备的很充分。
初中部,高中部的节目都是经过提前议论的筛选过后,才选上的。
所以整体的质量都还不错,风格也尽量多元化,比往年的质量确实要好上很多。
朱晓宇好像还看见有专门的摄影师在全程拍摄,看样子这次的晚会还会在当地的电视台播出。
闲坐着,水喝的多了就像上厕所,不过还好,离得近没几步路。
这要是在看台下尿急了,非得憋死不可,操场距离厕所那么远,如果遇见排队,那就悲催了。
坐了那么久,就在朱晓宇上完厕准备在屋里躺一会儿的时候,任何喊道:“快来,到我们班班了。”
那要出去看看,自己班的节目还是要支持的。
他也很像知道丁丹会唱什么歌,自己私下问过,但是她没。
女人就是这样,喜欢搞神秘。
朱晓宇又回到原位上坐下后,就听见主持人道:“下面有请高三一班的丁丹带来歌曲,同桌的你,请大家欢迎。”
朱晓宇不知道下面的同学欢不欢迎,反正第一排的领导们是很欢迎的。
一般不轻易伸出双手的校领导们,现在拍的飞起,一个人硬是拍出了十个饶阵势。
掌声过后,丁丹登台了。
她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到舞台正中间的时候,就站住了。
朱晓宇一眼看去,不得不承认,在聚光灯下走上舞台的丁丹,今确实很女神。
要是她被星探发现,稍微包装打扮,宣传一番过后出道,感觉成为明星的机会很大。
丁丹拿着话筒,似是有意的朝着朱晓宇这边看了一眼,然后带着自信和微笑,对着台下的观众道:“这首同桌的你送给我们高三每一个即将离去的你,还有你。”
接着,回头看了一眼音乐老师,点零头。
音响老师会意后,按下了播放键,于是熟悉的旋律便响了起来。
“明你是否会想起昨你写的日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
那时候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
你总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
丁丹用她那独有的声音和丰富的情感,完美的呈现出了这首歌曲的所想要表达的意境。
她让台下的每一个高三的学子都深深的感受到了那即将离去,与同学分开的忧愁和伤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