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没工夫搭理他们,如今的重中之重,是谢黎。
在一干暗卫的守护下,萧逸带着谢黎,飞快赶回了青衡书局。
“清尘,快,给她看看,看看箭头上有没有毒。”清尘从来未曾见过萧逸这般不知所措的慌乱,见状也急忙收起了自己平日那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怼怼地的清高模样,仔细查看谢黎的伤势。
看着看着,他突然神情一厉,“唰”的一下折断了箭尾,猛地往前一推,箭矢“噗”的一下子就贯穿了谢黎的肩头。
挑出银针,清尘封住了主要的穴位,止住了血,又从针囊中拿出金针,挑了一抹幽蓝的东西涂在针上,“咻”的一下刺入谢黎肩头。
谢黎闷哼一声,死死咬住下唇,以至于唇角都溢出了血迹。
“清尘,你在干什么?”萧逸又焦急又心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嘘。”清尘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伤口,眼睛也不待眨一下。
而就在谢黎刚忍过那疼痛时,金针又被“咻”的一下子拔了出来。
这下,谢黎实在是没能撑过去,晕了过去。
“谢黎!”萧逸大惊,急忙冲上前去,清尘却是反手把萧逸挡在外面,“别动!”
许是清尘的神情太过严峻,萧逸的脚步就像是被定在原地一般,愣是不敢动弹。
而后这金针刺了拔,拔了刺,如此重复了七次,清尘才长舒一口气,收回了金针。而此时,谢黎整个人已经像是从滚水里面捞出来的一般,浑身湿漉漉的,满头满脸都是汗渍。
“好了,毒解了。”清尘施施然收回针,没有了“生死攸关”的大事儿,他又恢复了那副气死人不偿命的姿态。
“萧逸不是我你,我正在施针,你急吼吼,急吼吼的冲上来,是想让谢大姐死你自己想找死吗?信不信我让你当场暴毙?”
对上萧逸几乎要吃饶表情,清尘很识趣的换了个人骂。
“那箭头上的毒,已经被我解了。”清尘略有自得,“还好送来的及时,若不然恐怕就麻烦了,这旷世奇毒同你上次中的断魂桥可是有的一拼呢。”
“什么毒?”萧逸的声音嘶哑,听到清尘这轻描淡写的话,伸出去摸谢黎的手甚至都在微微颤抖。
“断魂桥前枉死鬼,南疆的毒啊!”清尘不甚在意的模样,“还好我上次在南疆偷偷在圣山上讨了些圣山雪莲做药引,这才做好的解药,就派上用场了。”
清尘絮絮叨叨,絮絮叨叨的夸了自己半晌,却没能如从前那样听到萧逸的回怼,不由得有些诧异,遂抬头去看萧逸。
竟发现,萧逸整个人都在颤抖。
少了清尘的絮叨,这屋中显得格外安静。
半晌,清尘才听见萧逸嘶哑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清尘,多谢。”
如此正经的道谢,清尘倒是第一次从萧逸的口中听的,瞬间有些愣神。即便是萧逸自己中毒,他也是一副不紧不慢不要紧的模样,插诨打科很有些滑头。
“啊,不谢,不谢。”清尘不自在的摆摆手,咧了咧嘴角,半晌又补充道,“那个谢大姐恐怕还有一会儿才能醒过来,要不先通知一下谢侯爷?”
“这盛京城这么乱,谢侯爷指不定担心成什么样子了。”
然而萧逸只是摆了摆手,未置一词。
清尘便搓了搓衣角,转身出去让夜枫去报信儿。
这萧逸,恐怕是栽了啧啧
街上的混乱,着实令盛京城中的诸位官宦人家慌乱了好一段时间。不过有几年前的叛乱引以为戒,萧璟很快便率领京畿卫,平定了这场叛乱。
亥时三刻,皇宫中,皇上正缩在御书房中的书架后面,瑟瑟发抖。
诸位大臣也恭恭敬敬的聚集在议政殿郑
太子急匆匆从外而来,略略扫了眼殿中众人,李阁老、萧璟、谢辉和苏盛等人面色皆是沉如水,但是却并未有慌张之色。
太子的心下便稍定,转身去了御书房。
“父皇。”太子甫一进屋,便发现了自己父皇的惊慌失措。
“叛,叛军退了没”皇上从书架后面露出一双战战兢兢的眼睛,迟疑的看着太子。
“父皇,您这是做什么呀?”太子恨铁不成钢的一把把皇上从书架后面拽了出来,皇上脚步甚至都有些飘浮,走两步便一屁股坐在霖上。
“已经退了。”太子没法,只得蹲在皇上面前,尽量安抚自己父皇的情绪。
“大臣们都在外面等着呢,您快些整理好情绪,面见朝臣。”太子的目光温和,很好的克制住了心中的叹息。
“我我腿软,泽儿,我腿软。”皇上几乎就快要哭出声来,“你去应付他们吧,好不好?”
“父皇,您是子”到底瞧见皇上面上的软弱心下不忍,太子的话到一半,便叹了口气。
“那我去,我叫人进来陪着你,好不好?”
皇上急忙点头,太子便站起身来,先把皇上扶到椅子上坐好,才转身出去了。
殿前,萧璟一身盔甲,满身肃杀。
见太子从殿后出来,他急忙上前道,“太子殿下,陛下呢?”
“竟有贼子闯进宫中,陛下受了惊吓,将此事全权交予本宫处理。”太子面容生硬,一撩衣摆,气势腾腾的站在殿前。
“现下情况如何?”
萧璟铿然单膝跪地,“叛乱已平,京畿卫正在肃清街上的残余。”
“怎么这么快?”太子有些诧异,这场叛乱来势汹汹,盛京城毫无防备,为何会这么快就溃不成军了?
萧璟抿抿唇角,“不知,贼人发现京畿卫出动后,便边战边退,丝毫没有恋战的打算,没一会儿便湍干干净净了。”
“他们往哪里去了?”
“城外西山。”
太子点点头,“阿璟,你觉得,这些人是什么来头?”
虽然萧璟怀有不臣之心,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太子相信他们会一致对外的。
毕竟,这南楚,终归是信“萧”的!
“似乎是前梁余孽。”萧璟斟酌了下语句,“与三年前的那场暴动,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