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莳云者/合集·曾羡酒词入口烈(1 / 1)晏谨子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20.12.13集/子慬

《桃花眼》

官请文人作画,文人画了一树桃花。

官问其故。

文人反问:“君可知道‘桃花眼’?”

官摇头。

文人曰:“世人所谓‘桃花眼’,即眼型似桃花瓣者。而吾愿君以这一树桃花为眼,时刻警省。”

官拍手大笑,称妙。

《倾尽天下》

皇帝爱她。

皇帝对她说:“我可以为你倾尽天下。”

她说:“我看着。”

皇帝为她找来最好的绫罗珠玉,她静静看着。

一日,将军篡位,挟她以令天子。

皇帝妥协了。

当皇帝与她相拥,她看着皇帝:“现在你失去了天下,又该为我倾尽什么呢?”

《素面》

将军与伶人素相识。

伶人善妆,而将军每曰:“吾以卿素面为美。”伶人笑之,素面以待。

不日,烽火起。将军率军城西御敌,敌分兵入城东,掠金银美人。旦日,将军制敌,归金银美人。美人三十,独未见将军旧识。

战毕,将军寻于城,见伶人于一寺内,面绘浓妆,妆下隐见疤痕。

将军曰:“吾仍以君素面为美。”

《何为恕乎》

文人与猎人向来不和。

每当文人阔谈仁、恕,猎人总是嗤之以鼻。

文人强压心中怒火,想着猎人粗鄙,不应与他计较。

一日,文人上山游玩,忽然遇到一匹巨狼,欲逃,狼阻挡了去路。文人慌,大叫。

忽一箭射入狼身,狼哀嚎,逃去。

文人松了一口气,一转身,看见猎人持箭,一声不响地向山村走去。

文人脸霎时红了。

何为仁乎?

何为恕乎?

《戏词》

“阶前湿花灯影,亦约旧人……”

他撑着伞,站在戏楼檐下,听着伶人悠悠地唱。

他听戏,从来不听曲子只听词。

为了听那几句词,他能在戏楼外站上半个时辰。

“说什么天上比翼、地下连枝……那若是在人间又如何?”

“若是……在人间……君可愿……一世一生不折柳,一生一世共屋檐?”

“君呐——”

“可……愿……”

他认得写这出戏的人,也笑过这段词。

那人却只是笑笑,然后一遍一遍地琢磨着这段词该配什么曲儿,该用什么情。

他一辈子都会记得那人的声音。

记得那一声悠长、悠长的“可愿”。

优哉游哉地坐在戏楼里听戏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他便要进京赶考去了。

他坐在船上的时候,听见一声缥缈的长叹:“君——呐——”

后面的,他听不清了。

在京城住了几十年,他仍旧没有中第,看着镜中苍老的容颜,他想,回家吧。

回到那久别的小镇,他稍作休整便去了戏楼。

那天下着细雨。

翻新的戏楼在烟雨里朦胧着。他还没迈进戏楼,便听到清亮的一声“咦”。

他愣了愣,没有迈进去。

在门外听了几个时辰的戏,他没有听到熟悉的声音。

这以后,他每天都来。

但,都只是站在楼外。

这天的戏,散场了。他长叹一声,正准备随着人群离开。

忽然他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

“君——呐——”

他仰起头,看见那人倚在二楼的栏杆上。

容颜已改,风韵不存,只有声音一如旧时。

那人笑着。

“若是……在人间……君可愿……一世一生不折柳,一生一世共屋檐。”他不自觉地唱出,那句在心里唱了不知多少遍的戏词。

《争鸣》

酒客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酒。

鲜红透亮,恰似红玉卧于杯底。

试尝,微甜微苦。

众酒客问:“此酒何名?”

酒主答:“血酒。”

“不好、不好。”酒客们纷纷摇头。

“如何不好?”

“此名戾气太重!”一中年男子道,“酒主若以酒色为名,不如名红玉。”

酒主抿唇一笑,不名思绪。

“我看,应该叫桃花酒!”穿着灰蓝裋褐的男子站了起来,“这酒色泽艳丽,恰似桃花娇艳之态。”

“呵,俗气!”穿红袄裙的女子不屑道。

蓝裋褐还没坐下,按捺住怒火,声音却不自觉变了调:“那你说如何?”

红袄裙一勾嘴角,不应答。

蓝裋褐正要嘲她,一个着紫布裙的女孩说话了:“红玉、桃花,都是以酒形为名,不如我们想想,这酒是何寓意?”

话音刚落,红袄裙缓缓起身:“这话,恰如我所想。依我看,这酒应该名‘相思’。”

“嘁!”蓝裋褐冷笑,“你这‘相思’,又脱俗多少呢?”

“红线绕手、红盖披头,红,常寄相思之意。味甘而苦,又常是相思之味。因此,这相思二字,恰恰与酒的寓意相和。看似俗气,实则不俗。”红袄裙故意放慢语速,得意地瞥了一眼蓝裋褐。

酒主只是听着,不时轻理以玉簪子绾起的发髻。

红袄裙见没人应答,便满意地坐下。

她刚坐下,一灰衫男子站了起来:“这酒……不如叫作‘碧溪’吧。”

“碧溪?”众酒客诧异。酒主微微挺直了身体。

杯中晶莹透亮的、红玉一样的酒在风中轻晃。

“酒色、酒味皆可比相思,红玉、桃花都切合酒形。”灰衫的语气有些凝重,“而今天下乱,战争四起、血流成河,酒主的意思……应该是以此酒祭奠那些因战争而流的鲜血。而‘血酒’一名之所以不妥,是因为其太过直接,容易恶了那些王侯将相,以致此酒不得流传。”

“而‘碧溪’一名,可取‘血染碧溪’之意,同时以警示后人,和平‘必惜’。”

众酒客听了,沉默,酒主亦无言。

再聚,轮到那紫布裙做酒主了。

赴会之人,已无男士。

紫布裙照旧备齐了酒杯,给每盏杯中斟满了酒。

没有风,透明的酒静卧杯底,凝固了一般。

众人品之。一股苦涩从唇舌流淌到腹中。

红袄裙放下酒杯,沉默许久:“此酒何名?”

“白衣。”酒主哽咽。

“此名何意?”

“愿来生,莫着白衣。”

沉默间,一绿裳女子轻声问玉簪子:“君酒何名?”

其曰:“血酒。”

《西风帅》

士兵们埋葬了他们的元帅,风还在刮着。

元帅之前也是个小兵,因为屡立战功而挂帅。他当上元帅的第二天,就换下了帅袍。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只肯穿与普通士兵一样的战袍。

他说:“我不是你们的元帅,这里的风才是!你们记得,打仗的时候,风没停,就别后退!”

在塞北,一年四季都没几个风停的日子。

开战时,元帅就穿着与普通士兵一样的战袍,湮没在芸芸将士中。出征时在前,回城时殿后。军营上下都劝他:“你是元帅,应该在帅营里指挥作战啊!你去冲锋陷阵,万一……怎么办?”

元帅笑笑:“我只是块上战场的材料,指挥作战就交给军师好了。”

元帅说这话的时候,军师就在旁边。军师听了这话,不知该劝还是该谢。

元帅上战场的时候,连帅印都放在军师那儿。但元帅随身带着块玉。

一次庆功宴,大概是喝多了,元帅提起系着红绳的玉:“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看着那碧如青叶,状似泪滴的玉,一个士兵不假思索:“玉啊!”

元帅大笑,笑罢,摇了摇头:“这是笑。”

“笑?明明更像眼泪!”另一士兵脱口而出。

元帅又是大笑,笑罢,收了玉,接着喝酒。

那一战,昏天黑地。

最后他们赢了。

敌军终于捱不住鏖战,派使者请降。

兴奋的士兵却到处找不到元帅。情急之下,军师持了帅印,受了降。

来请降的使者感慨:“这军队如狼似虎,元帅竟羽扇纶巾,颇有儒士风范!”

待降者远去,军师对沉默的士兵说:“把我们的元帅找回来吧。”

于是士兵们出了城。

从日出找到了日昳,找回了元帅的尸体。元帅的肌肤已被马蹄踏坏,胸口插着一支箭。

一开始,元帅随军打仗,士兵们总觉得心里没底。但时间久了,士兵们习惯了之后,每一战,他们都觉得元帅一直在他们身边,或许就是在自己前面杀敌的那个兵。以致于,没有一个士兵知道元帅是何时中箭落马的。

风猎猎地刮着,营帐都在颤抖。沙扬起、落下,扬起、落下。士兵们沉默着。军师把帅印放在元帅的右手边,跪下,拜了三拜。

士兵们给元帅换上了帅袍。换帅袍的时候,他们找到了元帅的那块玉,那滴碎裂的“笑”。

他们把玉上的红绳解下,系在了元帅右手手腕上。而那块碎成三瓣的玉,他们决定带回京城,给元帅做个衣冠冢。

士兵们就地埋葬了元帅。这里没有奢华的墓冢,没有贵重的陪葬,只有终日呼啸着的西风。和战死沙场的普通士兵一样。

将士们都解了冠带,任风吹着。

几日后,三军在京城西郊集合。军师站在队前,一手持帅印,一手持一木匣。

前来视察的皇帝指着木匣问:“这是什么?”

军师把帅印交给皇帝,打开了木匣。匣里是那块玉,拙劣的补发更凸显了玉上“人”字形的裂纹。军师面色凝重:“这是……我们的元帅。”

皇帝没有说什么,次日便命了新帅。

披着帅袍的英姿飒爽的新帅,满脸是抑制不住的狂喜和得意。

皇帝并没有批准给元帅建一座墓冢。

所以士兵们只有带着那块玉去了元帅故乡的东郊。

在东郊的一座小山上,他们郑重地把那个装着玉的木匣埋入土中,并且在木匣边上,立了个石碑。

碑上只刻着元帅的名字。

立完碑后,士兵们离开了。

那不知浸润了谁的笑容的泪滴,孤独地沉默着。

没有多久,那简陋的衣冠冢就被刨开了。

那个上山打柴的女孩看到了那块石碑,看到了那石碑上刻着的名字。

女孩瞪大眼睛,呆了半晌,挖开了那个衣冠冢。

她刨出了那个木匣,打开一看,是玉。

是那块玉。

她捧着玉跑下了山。柴刀和柴,都被她抛在脑后了。

女孩跑回了她住着的石砌的矮房。不用太多的翻箱倒柜,她就找到了另一块玉。

这块玉与元帅的那块形状大小别无二致,但是是红色的。

女孩看着这两块玉,眼泪落了下来。

娘……你见到阿哥了吗?

《和亲公主》

【公主】

夜深忽闻帐外香,我起身撩起门帐。

你持刀披月光,忽地闯入我眼眶。

看到侍卫倒在门旁,鲜血沿着门槛流淌。

你抬腿走进房,像是我不曾沾染你的目光。

鲜血一样地流淌,从床沿到地上。

你离开时曾回头望,一眼森然,我难忘。

【女孩】

第一次见你是在村口的小路上,看你一身灰满面汗,散着长发着中衣裳。

那时候你听不懂我说的话,眼神里有点害怕。

其实我早该知道你不一般,从你说的流畅的官话。

可是我当时哪有想到这啊……

我只知道,你受了伤,又渴又累孤身在这深山上。

【公主】

我瞒着你们我的身份,我跟着你走进了村。

还以为从此与世隔,不用因为某人一句话而嫁人。

我从不会洗衣做饭,也不曾亲眼见过挑花蜡染。

那是我一生,

最卑微也最美好的时光。

【公主】

我恨哪——

我不该就把金钗霓裳埋在马车失事的地方,

也许——

我该去找更远一点、更远的村庄,

总是不该让那灾难降临到你身上……

【女孩】

那天我回了家……

只见那杜鹃花开满了山岗!

【女孩】

过了很久很久……

那天的轱辘声一直在响……

一直在响!

也许是我有幸,

惶恐中有人帮忙。

我用尽所有力气,

学习一番本领。

我……

来到了大王的寝宫前……

【公主】

你说我梳洗罢,就像仙女下凡。

【女孩】

原来你真是那仙女下凡。

【合】

只不过该算是孤煞。

【公主】

护送公主去和亲的车队遇了险,

数百人数万财宝都埋在山里面。

唯有公主一人幸存,跌跌撞撞寻人烟。

惟愿无一人幸存,无一人撞破这青山炊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