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的黄石谷有微微的清风吹佛,月牙高悬间,借着月光可以清晰的看见,五月的庄家都被吹弯了腰,有蝉低鸣,巡夜的士兵有些意兴阑珊,睡意绵绵。
然黄石谷下,随着野草密林间“唰!唰!唰!”的声音响起,不一会儿便隐约感觉有箭矢穿空,低鸣惨叫之声传来,在举目四望,只见野火点亮了夜空,巡夜的士兵开始恐慌,一时间,明军大营闹做了一团。
“敌袭!敌袭!”慌乱的吼叫声遍布四野,显得有些撕心裂肺,这其中有敌人迷惑性的,也有自己人真正慌乱性的,两种声音顷刻间和在一起,整个黄石谷混乱更甚。
这还不止,戚继光好不容易刚愎自用一次,汪直哪有可能这般轻易放过他,深夜袭营,众兵围谷,那都只是基操而已,他的大招还在后面呢。
所以一念至此,在少许的等待后,他也约莫时间差不多了,便将手一招,对着身边的副将底底私语了起来,那副将也很快会意,接到命令后便只身离开汪直,望前线指挥部赶去。
没错,汪直来了!
既然知道戚继光孤军深入,那么为了这个老仇人,汪直在怎么舍不得,也还是挪了窝,离开了如铁桶一般的大陈山,亲率精锐三万增援黄礁山而来。
不过即便他来,这最高的战略指挥也不是他,非是有人夺权,而是他汪直知人善任。
当然此战的最高指挥也不是原来的黄礁山守将,而是他的本族宗亲,子侄辈的顶级历史武将王一枝。
这个王一枝可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虽然仅是顶级历史名将,但远非背主投敌的叶宗满可比。
十数年之前,东海海域还非现在这般全是汪直一人说了算,这其中与他较劲争夺的就有卢七、沈九、陈思盼等人。
他们分属不同势力,彼此之间盘根错节,利益往来冲突极大,不时就会发生火拼。
后来再一次黑私贸易中,汪直与其余三大势力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几方分为两派,大打出手,其中汪直以一敌三,被打的好不狼狈,基本都快要灭绝。
正此时年仅十六岁的王一枝从家乡前来投靠自己的叔叔,在听闻此事后,不由得恼怒,整生也忍不住这口气,当即便主动请缨担任三军主帅,口口声声要为自己的叔叔报仇。
十六岁的孩子为帅,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汪直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魄力,力排众议,扶王一枝位。
原因无他,仅是因为他在其眼里看到无穷无尽的倔强与不屈。
而王一枝取得三军帅印后,并没有如同大家所想的那般,整顿兵马,恢复士气,然后或进或守。
而是仗剑孤身,前往陈思盼营中,以言明其中厉害,将陈思盼以言语退之。
陈思盼撤退,其实汪直的危机已经解除大半,卢七、沈九虽也不赖,但终究还是实力不足,魄力不够,实在难以为患,只需以利益诱之,便可轻易让其退去。
只要三军退去,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有了这次的经验,汪直有理由相信自己,至多只要一年半载,他便可以彻底恢复元气,再有兴兵之力,届时,未必不能一雪今日之耻。
不过他还是小看了王一枝这个少年郎,只见其退了陈思盼后,又施展离间计引得卢七、沈九大打出手,自己则作壁观,渔翁得利,在二人内斗最激烈的时候突然杀出,直接枭了二人之首,并接收其余下势力。
卢七、沈九身死,事情本可就此告一段落,但一想到自家叔父这些日子所受的耻辱,王一枝就不由得牙关紧咬,如此情况下,他又怎会放过陈思盼这个罪魁祸首呢?
于是,他决定兵行险着,在陈思盼尚未回到自己的地盘时,假借相送之名,行刺杀之实,一剑将陈思盼枭首在半途中,并嫁祸他人,而后又以为陈思盼报仇的名义,成功将其手下势力接下。
至此,这场时长一年半之久的海贼倭寇内斗结束,结果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直处于劣势的汪直居然反败为胜,以寡胜众,不仅成功渡过难关,还一跃成为了这片海域最强大的存在。
也因这一战之功,少年王一枝名声鹊起,成为这边海域远近为名的麒麟儿。
有了当年的奇迹,再加这些年来的汗马功劳,对于王一枝,无论是实力还是忠诚,汪直都是百分之百无条件信任的。
与往常一样,王一枝这次也没有让汪直失望,只见在他的指挥下,哪怕是漆夜里,一众倭寇也还是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占领山脚,放火烧山的任务。
黄石谷腹地已失,烈焰急速向中央戚继光驻军的山顶卷来,这一切完成不可谓不迅速,不可谓不完美。
不过即便如此,戚继光也依旧没有慌张,只是淡淡道:“果然是个难缠的家伙!”
看得出来,哪怕月黑风高,借着火光,戚继光也还是将王一枝给认出来。
两人也不是第一次交手了,若说这倭寇之中谁最让自己头痛,那么戚继光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王一枝投出来,但也仅是头痛,仅仅是有那么一点点痛而已。
倭寇要来劫营,可能还没有出发便被戚继光料的一清二楚,所以,对此,他并没有什么惊讶。
只不过这放火烧山手笔也未免太大了。
江浙沿海有童谣曰:山中有谷,谷里有山,谷中万顷粮,叶叶接玄天,说的便是黄礁山的黄石谷地形以及作物。
保守估计,王一枝这一把火,最起码将汪直三十万大军未来半年的粮草给交待了。
果然生意人,出手就是阔绰,戚某比不得呀!
可惜,这注定只是无用功,除了能让戚继光心疼那些还在生长中的庄家之外,再无其余一丝作用。
“兄弟们,将谷顶新修的蓄水池凿开,放出里面的水来灭火,记住,尽可能的抢救这些庄家!”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