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乔国强在一次出现在独立团控制区的时候,看到的是扛着锄头的孔捷还有牵着马给地里运农家肥的李云龙。
“您二位这是,改行当农民了?”乔国强问。
“啥改行啊?!”李云龙说“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是大少爷啊?!俺老李本来就是农民!”
孔捷走到车跟前,看着乔国强骑着的农用三轮车,解释说“这雪化完了,天也越来越暖和。这不闹春耕么!”
“这村里的老百姓,壮劳力都当兵了,有的牺牲了,有的转移了!”李云龙说“俺们这些当兵的,当然得帮人家老乡出出力气。”
“说的好!”乔国强拍了拍手“就凭你们这作风,将来就该你们得天下!”
“哈哈哈…”老李笑的两颗大门牙都露出来,指着乔国强“那你这奸商还不加入我们?”
“按照统一战线的说法,我现在也是你们的同志啊。”乔国强说“再说了,我一个大少爷,身尽是些腐朽的小资情调。跟你们这些土八路一起革命,我吃不了那个苦。”
“退一步讲,我要是跟着你们吃苦去了,谁帮你们找机会搞那些能享福的东西?”拍了拍车斗,乔国强说“还不赶紧叫人卸车!”
“你带了啥东西?”
乔国强掀开帆布,指着车斗里面:“四十副犁头,100个锄头,还有两百斤种子。”
李云龙和孔捷立刻从里面拿出一个犁头,看了看那锋利的刀口“好钢火!这犁头的钢,都快赶刺刀的了。”
“你们拿去分给村民吧!”乔国强说“有了这些东西,你们也能早点完成春耕和播种。”
“好嘞!”李云龙立刻招呼警卫排把东西带回了团部。
“哎,你这箱子里是啥?”取下两袋土豆和玉米后,孔捷指着最里面的箱子问。
乔国强看了一眼,不在乎地说“刺刀!”
“刺刀?!”孔捷问“你能搞到刺刀?”
“嗯!”乔国强承认。“次张大哥手下有个兵,刺刀被损坏了,一只哭丧个脸。我一问才知道,好多战士的刺刀都没配全。我就给你们待了些。”
“有多少?”孔捷问。八路的兵工厂现在能造手榴弹和地雷,也能造写单打一的手枪和步枪,但是造不了刺刀。不说什么材料钢火的问题,光一个卡榫按钮他们就没法造。
“500把!”乔国强在德阳找了家五金厂,以道具和工艺品的名义定做了500把鬼子的30年式刺刀,花了他将近3万块。
孔捷连忙问“你能大量搞到刺刀么?”
“能是能!”乔国强说“但是我不太想搞,还不如给你们多弄几把狙击枪呢!”
“狙击枪要,刺刀也要!”孔捷急切地说“没有刺刀,战士就要多带一把大刀,这重量一大,就费力气。你要是能给大伙配刺刀,那可是能省不少吃的呢!而且刺刀练起来比大刀简单的多,新兵也更容易手。”
原来是这样!孔捷作为团长,更多的考虑还是在部队的消耗。刺刀才几百克,大刀有几公斤;刺刀的动作是刺,大刀是挥舞,消耗的力气自然是大大的不同。
“五百把刺刀,够你们用了!”乔国强说“后面我最多把钢材和卡榫给你们配,其他的自己搞定!”
“行!”孔捷答应道“就这么说定了!你想要古董是吧?咱们回头再打一个汉奸地主,抄他家。金条古董归你,银元粮食归我,怎么样?”
“行啊!”
李云龙和孔捷去安排生产,赵刚拿着土豆和玉米仔细研究着乔国强给他的《种植须知》。
“这玉米,大家伙没种过啊。”赵刚有些发愁,这东西按照小册子的说法,产量很高,而且能提供大量淀粉。但是这山西,历来是把小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的,玉米洋芋老百姓没种过啊。
“没种过可以学,老百姓不敢种,那就让他们看一年。”乔国强说“等秋天丰收了,大家就都会来求着留种子了。”
“嗯~”赵刚同意乔国强的话,于是说“要不,咱们先找个地方种一些?”
“行!不过这东西要先催芽和育苗,然后再移植。咱们先育苗吧。”
跟着赵刚忙了三天后,乔国强把一些墨西哥玉米草和紫花苜蓿的种子种在了山沟里、小溪边还有靠近山森林的地方。
春季,那些鬼子也突然老实了下来,没有进山烧杀抢掠。他们也知道这个时候是在春耕,进山也得不到什么收获,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粮食现在也没法支撑大规模的作战。
“你在河沟边,还有山里,中了些啥啊?”李云龙问乔国强。“那些种子,俺可没见过。”
“种了些草而已!”
“草?”李云龙摇摇头“不像!你乔大少爷不像是种草来祸害农民的人。”他呵呵一笑“你说说看,是啥啊?”
乔国强瞥了他一眼,说道“你不是搞了个骑兵连么?总得把马料解决了吧?天天吃野草,
那马的力气能跟得?要知道,鬼子的战马吃的可是豆饼,有时候还加鸡蛋的。”
“那你种的那些就是马料?”
“是啊!”乔国强对李云龙说“想要增加战斗力,不是看你招了多少兵,有多少武器。后勤保障,士兵训练,武器的保养,这些都是影响战斗力的因素。”
“你前面还想搞一个骑兵营?!”
“没错!”李云龙说到这个就来气“那次打仗你不也参加了吗?好不容易弄了几百匹马,结果被旅长给要走了大半,就给我留下一个连!”
“你知足吧!”乔国强说“一匹马的饭量顶三个人,打仗的时候顶四个人。有一个骑兵连,你相当于要多养一个步兵营,你养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