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开怀畅饮,不时有人走过来给老乔治敬酒,表达着心里的不舍之情,感谢老乔治为红石镇所做的贡献。
老乔治眼里泛着泪花来者不拒,举杯就干,顺便还不忘把克里斯介绍给每一位小镇居民。
兰迪微笑着看着这一切,感慨万分,老乔治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拥护和爱戴,足以证明他对红石镇的深厚感情。
牛仔已经被收押在警局监狱里,等待他的是将是绞刑架,人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约翰和马奎斯有了这笔钱,这两个奔波了大半辈子的赏金猎人就可以退休了。
当晚兰迪和马奎斯约翰住在同一个旅馆里,兰迪提着一瓶酒敲开了马奎斯的门。
“当当当,马奎斯,你在吗?”
门应声打开,露出马奎斯那张大黑脸,马奎斯露出雪白的牙齿爽朗的笑着。
“兰迪伙计,你怎么来了?”
“有事想请教你。方便吗?”
兰迪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对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交情来说,不需要客套。
他的目的是想跟马奎斯学学左轮枪术,马奎斯左轮手枪玩的出神入化,值得学习一下。
马奎斯很痛快,对兰迪倾囊相授自己多年的战斗心得和枪斗要术。
西部牛仔之间很流行决斗,一言不合就要拔枪一分高下,决斗所用的大部分都是左轮手枪,所以如何快速的在对手拔枪之前抢先出枪,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马奎斯讲课很有一套,用他那非常有特色的黑人英语慢吞吞的讲述要点。
时不时还站起身来快速拔枪示范,要点就是要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是真理。
速度需要时间练习,要点却要牢牢记住,马奎斯反复强调不要打头。
“兰迪伙计,除非对手不能再动了,那时候要爆头都随便你。要不然,千万不要尝试,相信我,这很危险。
我们追求的是的速度打中对手,不是神枪手比赛。你记住了吗?”
“是的,我记住了。”
兰迪正色说道,马奎斯建议第一枪打胸口,因为身躯干部位面积最大,很容易射中。
第二枪尽量打心脏,目的是利用左轮手枪强大的停止作用让对方丧失抵抗。
第三枪打脑袋,因为有的人心脏是长在右边的,或者胸肌太厚也会挡住弹头的路径。
“尤其是乌蒙,你懂的。”
马奎斯坏笑着,兰迪脑海中浮现出奶牛状的大胸,不禁打了个冷战。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很有可能有力气拿起枪反杀,所以一定不能大意。
两人彻夜交谈,聊了很多很多,马奎斯起先是一个黑人农奴的儿子,在白人农场主家里长大,饱受折磨。
吃不饱饭,被无故殴打那都是家常便饭,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马奎斯,得益于强大的黑人基因,并没有变得瘦弱多病。
反而身高马大很是强壮,后来南北战争开始了,他就离开家乡去打仗。
他要靠自己的一双手来改变悲惨的命运,参军入伍后勇猛作战,一度因战功积升为骑兵少校。
在一次敌我悬殊的战斗中,寡不敌众被俘,痛恨黑人的南军要处决他们几百个黑人士兵。
理由十分奇葩荒谬,居然是为了节省粮食,马奎斯并没有束手待毙,他放了一把火。
点燃了马棚改装的监狱,这场大火烧死了大部分的俘虏,他拼死求得以逃生。
落了个怯战的罪名,被开除出军队,靠着在军队里学到的杀人技能,他开始了赏金猎人的生涯。
“那个客栈里的将军,跟你有过节?”
兰迪好奇的问道,话才出口又很后悔,自己问的太冒昧了。
马奎斯摆摆手示意并不介意,用低沉的语气谈起了那个懦弱怕死的将军。
原来那个将军就是下令烧死马奎斯一众俘虏的罪魁祸首。
马奎斯恨透了这个歧视黑人的将军,他改变了自己的生命轨迹,毁了自己曾经前途无量的军队生涯。
落得餐风露宿到处奔波,靠捉拿通缉犯过活的下场。
怪不得马奎斯设计杀了将军,原来是为了报仇雪恨。兰迪恍然大悟。
喝了很多酒,聊了很多话,不知不觉酩酊大醉的两人倒头沉沉睡去。
克里斯的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一早就结清了剩余的款项。
那些追击他们的匪徒都是小喽啰,悬赏不是很高,但加起来也有不少。
再次谢绝了约翰和马奎斯分钱的要求,只是邀请他们有空来蒙塔拿的话,尽管来卡梅尔镇作客。
马奎斯很过意不去,在镇商店里买了盒最好的雪茄和一瓶威士忌送给兰迪,以此表达心中的谢意。
这个兰迪倒是没有推却,朋友之间的馈赠要是不收就太不近人情了。
拿了钱的约翰和马奎斯一秒钟都不想多呆,谢绝了克里斯一起喝两杯的邀请。
跟兰迪拥抱告别后就消失在了群山小道中,只听见寒风中隐隐约约的传来催马赶路的呼哨声……
兰迪本打算租一辆马车运送棺材,克里斯却做主把一辆马车和六匹夸特马送给了兰迪。
一辆崭新的马车,木板还残留着油漆的清香,在克里斯的帮助下装好了棺材。
又到铁匠铺给红云换了副马掌,这一路跑下来可费了不少功夫,光马掌就换了好几副。
之前的马掌还是在刚进怀俄明州换的,一直找不到铁匠铺来更换,都磨损的差不多了。
给红云穿好了新鞋子,又到杂货店准备买点日用品和子弹。
走进杂货店,店主迎了来,站在柜台前饶有兴趣的下打量兰迪和克里斯。
这个店主打扮在兰迪看来有点奇特,穿一身黑色大衣,戴着一顶是非常小的黑色毡帽,像块瓜皮似的扣在脑袋。
鬓角两侧还留着两条小辫子,一脸标准的络腮胡,胡子居然还是红色的,简直让兰迪大开眼界。
“两位先生,请问我可以帮你做点什么?”
ps:感谢黑执事?寒的慷慨推荐,感谢拉格纳.温布尔登一直以来的宝贵意见。感谢所有人对本书的关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