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丽舍宫,密特朗总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会议中,密特朗代表法国政府与何遇签下合约,并宣布,何遇将执掌大卢浮宫计划,是卢浮宫扩建项目的主持设计师,拥有最高权限。
密特朗声称,他将召集法国最优秀的设计事务所与工作室,让法国著名的明星设计师做何遇的助手,以何遇为核心打造团队,完成整个扩建工程。
......
签下合约后,何遇终于能短暂的喘出一口气。
所有成员解散,何遇也漫无目的的游荡在巴黎城的街头...
他随意的走着,悠然而惬意。
不知怎么的便迈进了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学院内环境幽静、古老,入目的建筑多以古典主义居多。
建筑的构图非常严谨,多为三段式。
古典的柱式与山花,十分精细。
何遇一路走,一路仔细的观察着这每一处的柱饰,他一只手伸出食指,看着柱式时常常就在另一只手的掌心比划勾勒。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是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有三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整个欧洲美术的发展。
某种意义来讲,巴黎美院早已不仅仅单纯作为一个教育、展览和沟通交流的国家机构而存在,她更是作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艺术文化遗产而存在。
天朝老一辈的油画大师,徐悲鸿,吴冠中,潘玉良都是从这里毕业...
何遇踱步迈入了一座建筑内。
在拐角处,一道洪亮的嗓音忽的吸引了何遇的注意。
“它是非常伟大的作品!”
何遇脚步停下,向声音传来的地方走去。
走了几步,他站在了一处教室的后门。
顺着后门望去,教室内挤满了学生,密密麻麻一片。
别说坐了,教室里是连落脚的地方都快没了。
教室前方,巴蒂斯特教授正在分析些什么,面色红润,显得有些激动。
巴蒂斯特教授是狂热的玻璃金字塔支持者,并以研究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出了名。
“何遇设计师的玻璃金字塔不仅仅只是造型惊艳!”
这时,只听教室前方的老教授,沉声道:“在与环境的接触,在与整个巴黎城区的交流,玻璃金字塔亦能惊艳世人!”
“大卢浮宫计划能选到这样一个方案,是我们法国人的幸事!”
巴蒂斯特教授说道。
曾经他每天都要去看一眼卢浮宫,现在他则每天都必须去看一眼玻璃金字塔,哪怕那金字塔还只是模型。
老教授最大的心愿就是期待着玻璃金字塔的建成,并漫步其中。
何遇站在后门,听见巴蒂斯特教授的鼓吹,脸不由带出了些兴趣。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建成之日,将重构巴黎城的中轴线!”
只见到教授面色肃穆,郑重道。
他话音响起,身后,有一段巴黎城的航拍图出现。
在航拍图的中央可以看见一个个红色圈,而卢浮宫金字塔正是被圈着,有红线把红圈相连,赫然发现这红线竟横跨巴黎城,把巴黎城分割成近乎均等的两截,是中轴线!
欧洲古典主义讲究的就是对称,称其为对称美,理性美!
如果说对于玻璃金字塔,巴黎人还有最后一丝不甘心的地方,那一定就是现代派与古典主义的隔阂,金字塔毕竟太现代,老一辈中,仍缺几分认同感!
可看了这张图,谁还敢这样说?
何遇是太懂欧洲了,是太懂巴黎城了!
在他们关注局部时,何遇设计师已经俯瞰向整个城市,以整个城市为体量,着手拿捏出这古典主义的理性对称美!
这简直能够称为帝的手笔!
除了帝,谁能自高空之,以大地为棋盘,以建筑为棋子,让它们准确无误的落定在正合适的地方?
满屋子的学生们见状,睁大眼睛,满心的震撼,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惊呼。
“大家站在这个角度,向西望去。”
“你可以发现,半圆形的拱门正好框住了远处何遇.白先生设计的玻璃金字塔。”
“然后越过路易十四骑马雕像...”
“越过小凯旋门,跟前即是我们法国最经典杜乐丽花园。”
巴蒂斯特教授似乎也是被这玻璃金字塔惊艳到了,语气越高:“花园再往前是协和广场及方尖碑!”
“顺着香榭丽舍大街一路延伸到轴线的尽头凯旋门。”
教授每报出一个地方,他身后都会出现对应的图片,他高声道“这条主线在不远后的将来,将成为巴黎城的新轴线!“
“何遇设计师是站在帝的视角进行着设计!”
教室里,学生们被震撼住了,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门后,何遇听见,微微点了点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一点。
这正是金字塔又一处让人惊艳的地方。
这位巴蒂斯特老教授,确实有些水平!
不多会,何遇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再次悠闲的踱着小步...
巴蒂斯特教授有些感应似的突然向门外望了一眼,看见了那个背影,只觉得有些熟悉,正想着,却被同学们接连的提问拽回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