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林初在周女士的带领下,来到了兴维公司的曙光实验室。
这里是兴维众多研发基地里,最神秘最特殊的存在,外界对其知之甚少。
它不仅为兴维研发随时可以替换外国的备用技术,更是兴维探索尖端科技的最前沿。
“林同学,我们曙光实验室,拥有数十个国家级的实验室。囊括通信、芯片、化学材料、算法等等近百个研究项目。你可以随便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
实验室的何总裁热情的接待了林初。
他是全公司下知道林初“底细”的仅有几位高层之一。
“何总,目前在制裁下,公司最急缺的技术是什么?”
“是芯片制程工艺!这不仅是我们公司,也是当前国家的短板!”
何总裁坦言,目前兴维公司虽然已经拥有了国际一流的芯片设计能力。
但是高端芯片制造,还是得依靠海外代工厂。
当前国际芯片代工厂,最先进的是流电科技,其次是南高国的三盛集团。
他们已经可以实现7纳米的工艺制程。
而大陆的最先进的芯片代工厂天芯科技,连14纳米都还没能大规模量产,落后了别人好几代。
无论是台电还是三盛,背后都有鹰眼联邦的资本。
这意味着脖子还是被鹰眼联邦人卡着。
一旦鹰眼联邦在这里做文章,不仅仅是兴维,星海国全国的高端芯片都将陷入停摆的状态。
林初此前看过相关的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芯片进口消耗的外汇,已经超过了石油,高达数千亿鹰币。
芯片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至关重要,核心技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可受制于人。
既然如此,林初决定了自己要研究的第一个项目:
芯片制程工艺!
“何总,你们有关于芯片制程工艺的研究项目吗?”
“有的。我们和天芯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制程实验室。”
“我就到那儿去吧。”
“好的。”
何总裁没想到林初竟然会对芯片制程工艺感兴趣。
毕竟那是一个枯燥无趣,又费时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研究。
芯片制程是一个复杂的学科。
主要涉及光学。
所以制造芯片的机器,又名光刻机。
当前光刻机的制造技术,被荷兰的阿斯麦公司垄断。
受制于西方的技术封锁,阿斯麦公司向来对华禁售最新的光刻机。
而曙光实验室的这台光刻机,是已经早就被淘汰的50纳米工艺制程的老爷机。
但林初有个惊人的野心,他要在这台老爷机,实现3纳米的工艺制程!
“什么?3纳米??!”
当制程实验室的一众专家听了林初的豪言,觉得这个小孩一定是疯了!
林初这番豪言,已经不是要让拖拉机跑出法拉利的速度了。
简直就是要拖拉机飞天啊!
当前世界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是台电的7纳米,就连强如三盛集团在7纳米工艺都翻了车。
7纳米下一代制程工艺是5纳米。
然后才是3纳米。
而3纳米工艺,正是业内普遍认为的制程工艺的极限!
林初来就放言说要一步到位直接实现终极制程,不怪实验室的众专家,会觉得他是在满嘴跑火车。
但是何总裁却愿意相信林初。
毕竟,这可是一个制造了核氦闪的人啊!
何总裁给林初安排了一个助手,张凡。
他是全国前五的大学刚刚毕业的研究生。
戴着一副高度眼镜,典型的理工男。
他是一名十分受何总裁器重的青年研究员。
同时也是曙光实验室里,除了何总裁之外,唯一一个知道林初底细的人。
所以他对林初这个小弟是极为崇拜。
“林……林老师,我是张凡,请、请多指教。”
他和林初说话的时候,激动得连声音都在发抖,表现得反而像是一个小迷弟。
“你好,叫我林初吧,一起加油!”
林初微笑的握住了他的手。
接着,就开始投入全面的学习研究之中。
对于芯片制程工艺,林初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但架不住他拥有100倍的思维能力。
他从零开始,一边学习,一边活用研究。
三天时间,就看完了百本专业书籍,以及SIC关于光学研究的所有论文。
这多亏了有张凡这个出色的助手,全天候不停的收集整理相关的书籍资料。
张凡心里很震惊,面对这些晦涩深奥的专业书籍资料。
林初竟然一目十行,用几乎是复印的速度在阅读。
他心里不由得对林初更加的崇拜。
在公司安排的高级宿舍闭关了三天之后,林初正式踏入实验室。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拆解光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