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伐天之战后,稷下学宫满目疮痍。
大祭酒指挥着门下弟子收拾出一处场所,所有人都席地而坐。
玄空、王权,坐在众人中央。
公子扶苏率先发问:“玄空前辈你见多识广,可知刚刚出剑的那位前辈是何人?”
玄空沉默片刻,随即开口说道:“正是本门掌教师弟,张道陵!”
此言一出,场中不禁一阵议论声起。
“竟是正一道掌教真人。”
“正一道正道第一果然实至名归。”
“张真人莫不是已经成了造化?”
张晴雪坐在下方,此时忍不住开口问道:“空师伯,我爹他到底去了哪里?你不是说他去了极其遥远的地方么?”
顿时所有人都看向玄空,等待着他的答案。
玄空蓦然一叹,“他确实去了极其遥远的地方,那里被称为道狱,乃是中天界东之尽头。”
“他去哪里做什么?”张晴雪当即追问。
玄空沉默了一会,“这还不是现在的你能接触到的事情,总之他在那里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听玄空如此说,张晴雪当即不再追问,她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小女生。既然玄空不愿说,那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此时扶苏再次开口问道:“那么张真人既然远在极东之地,为何能及时出剑解围?”
众人也同样心存疑惑,刚刚若非那一剑及时挥出,此刻众人只怕大多已经身死道消。
“因为师弟他已然成就造化,步入一种无处不在的玄妙之境,所以才能相隔无尽距离出剑解围。”
众人闻言不由一阵神往。
同时,在场诸人也不禁意外,谁都没想到,人族竟然还有一位造化境存在。
只是不知因何缘由,这位造化竟是如此低调,以至于外界竟是一无所知。
公子扶苏和李斯对视一眼,当即不再追问。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位造化境高人并不是他们的敌人,至于未来,等秦皇正式步入造化,大秦不惧任何人。
当即他们将目光转向王权。
“王义士,先前你言造化之前当还有一境,不知可否为我等详说。”
刚刚就因为这一番话竟惹到天降神罚,可知这番言论绝对非同小可。
一时间在座众人顿时齐齐看来,静气凝神,生怕漏掉一个字。
王权此时淡然一笑,罕见的没有玩闹。
“之前秦皇冲击造化时,我隐约看到,生死之门之后似乎勾连着一处极为奇异的所在。”
“而秦皇又以白骨铺路,鲜血铸甲,所以我便推测,在生死之门后,恐怕便是九幽酆都!正是因为如此,造化才会如此难成。”
听到此处,众人不禁一阵骇然。
生死境竟然勾连着九幽酆都,这是何等骇人听闻?
“难怪造化难成,原来这背后竟藏着如此骇人的真相。”
一时间众人不禁一阵心灰意冷,生死之门竟勾连着九幽酆都,这岂不是说,前路已绝?
此时扶苏蓦然向王权一礼,“请先生教我,当如何成就造化?”
众人闻言顿时醒过神来,此次天罚如此之强,定然不仅是因为王权洞悉了这个隐患。
顿时众人齐声喊道:“请先生教我。”
王权轻轻挥手,“诸位无需如此,在下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经过之前的神罚,王权此时心态已然大为不同,此刻丝毫没有藏私的念头。
须知此事关乎整个人族气运。
人族多一个造化,子民就多一份安全。
当即王权为众人讲解。
“造化之前,横有九幽,欲成造化,当先抵彼岸。”
“而欲渡九幽,当先成彼岸之舟。”
“彼岸之舟如何成,当以身作舟,渡元婴真灵入造化。”
随着王权讲解大道,天空蓦然有天花飘落,地有金泉涌现。
原本被玄空收起的《道经》蓦然飞出,王权每讲一字,便化作无道则,铭刻在《道经》之中。
这一坐便是三天三夜,期间无数人心有所悟,蓦然入定,顿时陷入顿悟之中。
当第三天的大日跳出地平线,第一道光正照在王权身,他刚好讲完最后一个字。
刹那,天地间道音齐鸣,王权的生死关窍中蓦然金光闪现,竟架起一座金桥,横渡九幽酆都。
有此金桥,王权日后冲击造化再无阻碍。
许久,王权蓦然睁开眼睛,刹那虚空生电,浑身气势直贯霄汉。
此时就连玄空都再看不出他的修为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此时在座众人纷纷从入定中醒来,当即齐齐向王权一礼。
“谢先生为我等解惑!”
“谢先生为我人族补全大道。”
两声称谢,发自肺腑。
王权之功,当为人族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