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第三章(1 / 1)含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厂子的那二个人又来接她们到厂内去见厂领导。因为商珏的父亲是工伤,按政策得给一定的抚恤金,念及孩子都小,商珏的母亲没有工作,又破例多给一些补偿。

商珏的母亲这时却表现得很镇静,提出了要让商珏顶替父亲来厂上班的要求。厂领导见商珏已经满18岁,而且长得很壮实,就同意了这个要求。事情安排好后,又由单位出车,把商珏父亲的遗体送回村,因为是死在外面的,不能在家里停放,就直接给埋在了村子的小树林旁。

埋葬了商珏的父亲,商珏的母亲反倒不哭了,她开始给商珏收拾东西,准备让她到城里去上班。但商珏却看到,母亲总是一个人在偷偷的抹眼泪,她是舍不得自己去那么远的地方。前二年,商珏也提出中学毕业后,到灯塔去上班,父母都不同意。“你一个女孩家到外面多危险,遇到麻烦都没人帮你。你还是念完书,在家务二年农,然后找一个好人家嫁了。”商珏没再坚持,但可能就是该她远离家乡,这次却顶替父亲到更远的大城市。她知道,母亲为她担心,但好在父亲的单位是一个国营大厂,比较正规,而且商珏又是顶替父亲去那,自然就是正式的职工,这一点比她自己到外面找工作保险。几天后,商珏终于离家走了。母亲带着弟弟和妹妹送她到村口,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让自己太受累。商珏含泪与亲人告别,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商珏到城里上班后,她母亲来到她父亲的坟前,告诉她父亲,“你放心吧,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商珏已决定到城里顶替你上班,以后家里的日子会过下去的。你要保佑她在城里一切都好。”

第二章、

商珏到厂后来到人事科报道,被安排到厂子最累的工序络筒车间。这个车间的活是靠手工操作的,挡车工站在机台旁,一个人要照看二十多个纱锭,用腰钩刀把纱穗一个一个的接起来,由机器緾成大筒子,然后出厂。

这个工序的活看似简单,但是很累,工人要站着8小时,不停的接纱穗,才不至于让纱锭空转。

这个工序操作虽然简单,但也有危险。旋转的槽筒是电木做的,与筒子摩擦后,产生很强的热量,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把胳膊给烫伤。有不少老工人的胳膊上都留下被烫伤的疤痕,而且终生不掉。

商珏被分配到运转班的丁班进行三班倒,和于师傅学徒,负责照看25个纱锭。如果想上白班或者有好工作,那得家里有门子,对于一个来自农村的她,根本是不可能的。一开始,于师傅让她帮忙插纱穗,这样的话,于师傅就能打得快点。过了二天,于师傅在她的腰上系上一个钩刀,让她学打结。她刚开始用不好劲,不是接不上,就是把纱线给拉断了,这比她在家做农活麻烦多了。过了几天,她才适应了。见她能接上线头了,于师傅又开始让她往筒子上接纱穗,就这样,她一点点的学会了操作。代班长见她能打纱了,就给她分了十个纱锭,让她一个班打一排筒子。她慢慢的也能完成了,于是她就顶整人照看25个纱锭。

她的师傅人很好,有40多岁,是个老工人,在这个车间工作了20多年,再有几年就退休了。她很喜欢商珏,虽然她来自农村,但她却把她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头几天,商珏刚来时,有人看她穿的比较土,就对她指指点点,让商珏不知所措。她师傅就告诉她,“你不要管这些!她们就那样,总对别人指指点点的,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听师傅这么说,商珏笑了,觉得师傅挺可爱。

商珏刚从农村出来,穿的确实和城里人不一样。她认为比较好的几件衣服,却被别人看成是笑料。一件花衣服,还带大襟;一件白布衣服,还带钮绊。那时城里人们都穿军装或中山装,男女几乎差不多。岁数大一些的人,也不穿带大襟或带钮绊的衣服。商珏没有办法,她没钱买时尚的衣服,因为家里刚刚发生变故。她师傅说:“谁想笑,就让她笑,过一阵子就淡了。”后来,商珏回家让母亲把衣服的样子做了改动,才不被人笑。

商珏因为是从外地来的,厂子给她安排了宿舍。4个人一个屋,其中二个是外地的,只有一个是本地的,姓钱。她因为家里姊妹多,没地方住,才申请宿舍的。另二个人,一个是辽中的,姓李;一个是新民的,姓王。因为商珏生性豪爽,不计较一些小事,和同屋的人都相处的很好。为了不影响大家休息,厂子在分配宿舍时,安排的都是一个班的,但不一定是一个车间的。

商珏的到来,让很多人感到纳闷。她即不是学校分配来的,又不是招工来的,听说她是因为父亲工伤死亡从农村来的,人们开始议论她。大部分人都挺同情她的,但也有个别人说她命不好,妨人。真是嘴损!商珏只当没听见,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不再议论她了,因为她已经是她们当中的一员了。

除了工作以外,商珏也和同宿舍的人去商场。以前她只和村里的小伙伴去过灯塔的商场,去那买一些布,回家让母亲给她和弟弟妹妹做衣服。头一次进到城里的大商场,让商珏感到眼睛不够用了,到处是琳琅满目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让她眼花缭乱。商场洁净、明亮,就是白天也点着日光灯,让所有的东西一览无余。她一打听价钱,就伸了一下舌头,她买不起,只好和同伴转一圈就回宿舍了。

商珏的家在灯塔县附近的农村,对于她来说,到灯塔去看看,买点东西已经很不错了。她一年能去二次灯塔,或和村里的小姐妹去,或在过年时和母亲弟弟妹妹一起去。妹妹总是对一些小东西感兴趣,吵着让母亲给买。母亲总是笑着说:“真拿你没办法,你买那些东西有什么用?”“我就是喜欢吗。妈你就给我买一个好不好?”母亲没办法,只好给她买。并说:“过年了,就给你买一个这个东西。不许再要别的!”妹妹顽皮的说:“是,长官!”母亲笑了。那时家境还可以,母亲尽量的给她们买一些好吃的,她总说:“一年到头,应该多买点好吃的。一年都幸福。”商珏这时也感到很幸福。母亲带着她们逛商场,买年货,这是一种最快乐的时光。但后来,父亲去逝了,母亲再也没带着她们去过灯塔。母亲也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站在商场服装专柜前,商珏多想给母亲买一件新衣服。但她每月的钱都不够生活用,哪有钱给母亲买衣服。见她站在那发呆,同伴喊她:“商珏快走呀,别走散了!”商珏才从暇想中回来。“哎,知道了。”然后不舍的离开服装柜台。

那时人们的生活比较简单,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单位下早班后,一般都组织学习,学习时事或组织青工学习技术。每年厂子和局里都会组织操运赛,先是车间比赛,取得前三名的,可以培训参加局里的比赛。能被局里选上能手的,还能晋升一级工资,所以,所有的人都尽量争取这个机会。商珏因为来自农村,从小就做农活,手又粗又硬,对于干细活很费劲,她就下班后常一个人进行练习。可她的手不听使唤,越着急越慢,还常把纱拉断。有人对她说:“你要想让手变得又细又软,你就用热水泡手,时间长了,手就会变。”商珏就每天用水房的热水泡手,你还别说,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手不那么硬了,手上的老茧也退去了。但她还是比不过那些手快的人,于是,她没参加上操运赛。但她的努力、她的进步大家都看在眼里。她每天都提早到达车间,到达她的工作岗位,将机台打扫干净,将纱穗整理好,让自己的工作环境干净、整洁,也让她打出的筒子没有杂质。于是,她常受到班组的表扬,入厂一年后,她加入了团组织。她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己到城里后,还能加入组织,这样的话,她又有了一种家的温暖。她更上进了,在车间成为积极分子,被列为党员培养对象。她的进步,让她的师傅为她高兴,说她是一个好苗子。

一开始到食堂去吃饭,也让商珏感到眼花眼花缭乱,不知道在哪买饭。有主食窗口、有副食窗口。主食有:馒头、煎饼,还有苞米面发糕(食堂不做大饼子)。副食是各种炒菜,还有汤。

商珏一开始进厂,工资按学徒工定的,一个月19.5元。她要把一半的钱寄回家,自己留下9.5元用于生活。她没有钱买炒菜,只能买4两发糕或4两煎饼,一碗汤。馒头和大米饭是定量的,换一斤粮票才给一两米票、一两面票。她总是把细粮票攒起来,回家时一起买,然后拿回家给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吃,她自己则一直吃粗粮。由于没有营养,再加上倒三班,她的脸色越来越不好,没有了红色,也没有了健康。她每次回家母亲都问她:“你的脸色这么不好,是不是活累?”商珏安慰母亲说:“活不累,比在家务农轻多了。”她母亲知道她是营养不良,但家里实在没有能让她带的,就在青菜下来时,给她带西红柿、黄瓜,或用萝卜、芹菜腌成咸菜,让她带回去。可这样也不能让她增加营养,为此,她母亲很心疼她。看到商珏生活如此艰难,同宿舍的人,就有时给她点自己从家带的饺子和炖鱼,或者一些时令的水果。商珏每次从家回来,也尽量的带一些蔬菜或咸菜给她们。年轻人日子苦点也不当回事,只要心情好,生活就觉得很快乐。

刚开始工作时,商珏每月才挣19元钱,刚够她自己的生活费,可她硬是从自己身上省下一些钱,寄给家里,用于家里的生活。看她这样,她母亲也心痛她,但实在没有办法,家里要是没有她寄来的钱,就没法活下去。虽然农村吃粮和菜可以自己解决,但一些生活的必须品得买。而且,商珏的弟弟妹妹还在上学,也有不少用钱的地方。学校知道了商珏家的情况后,给她的弟弟和妹妹减免了学杂费,因为他们都是学习的好苗子,不想让他们因为家庭的变故而辍学。为此,商珏还到学校对给予弟弟和妹妹的帮助表示了感谢。但其他的地方也要花钱,这就要由商珏来负担了。

那时商珏还想,我要是在城里混好了,就将母亲和弟弟妹妹接到城里来,让弟弟妹妹在城里上学,以后还能找个好工作。将母亲接到城里,不再让她受累,自己养活母亲。这样的想法一直激励着她,使她比别人更努力。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商珏的工资由原来的19.5元涨到31.5元,这无形中,让她和她家人的生活好了一些。她吃的也不再是最便宜的,也能适当的添几件衣服了,没有人再耻笑她。

看到她在城里上班,村里人还对她母亲说:“你女儿到大城市上班了,你以后就不用再受苦了,也能跟她到大城市去享福。”每当这时,商珏的母亲都喜滋滋的说:“她才上班,还没有能力把我接到城里,以后再说吧。”商珏的弟弟妹妹也幻想着姐姐能把他们带进城去,体验在城里上学的感觉。就在一切都向着她们的梦想前进时,商珏的一个错误的决定却毁了她的一生,也打碎了她们一家人的梦想。

第三章、

时光荏冉,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环境的变化,商珏由原来的农村姑娘出落成一个有几分姿色的俊俏女子,浓眉大眼,唇红齿白,长圆脸型,肤色虽然没有城里人那么白净,但看上去是健康的。她虽然不算漂亮,但也可以说是中等人。看到她出落成这样,她母亲都为她感到自豪。村里人也说:“城里的水养人,你看商珏进城后,由原来的丑小丫,变成了白天鹅。”人们真的很羡慕商珏,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到城里去生活。

少女是爱做梦的阶段,她即单纯,又爱憧憬,总希望有一天,一个白马王子来到她面前,将她扶上马,飞向幸福的彼岸。但这个年龄又是最爱受骗的阶段,不谙世事的她,抵制不住花言巧语,抵制不住诱惑,导致一生的不幸。商珏也像那些人一样,希望有人来把她拯救,让她和别人一样,过上好日子,可她的愿望却成为了泡影,她被跌入深渊不能自拔。

同宿舍的4个人中,数商珏的岁数最小,三年后,有二个人找对象结婚了,又来了二个人,小黄和小孙。小黄也是本市的,小孙是东陵的。她们被分配到前纺车间,按工作量,比商珏的车间轻。小黄长得比较漂亮,来了没多久,就有对象了,因为追求她的人很多,她选了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其他人都只能望而兴叹了。商珏见人家那样,也很羡慕,因为她也二十多岁了。她一回家,她母亲就问她:“你在城里有人给你介绍对象没有?”商珏安慰母亲说:“妈,你别着急!我尽量早点给你领回来一个让你满意的人。”没多久,车间就有人开始给她介绍对象了。“小商,你也二十多了吧?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看如何?”商珏点头。于是,她看了一个又一个,一晃就见了有十来个,但没有一人肯同她相处。开始有人说闲话了,“一个农村来的,肯定不好找对象,人家都嫌她有拖累。”商珏对此也没办法,只好让人去说。她想,我一定要找一个好的,让你们看看!

说来也巧,没过几天,班里的刘师傅就给她介绍了一个又高大又帅气的小伙子——许之谦。对方不计较商珏家是农村的,也不计较她是从农村来的,他说,“只好人好,长得说得过去就行。”听他这么说,刘师傅才把商珏介绍给他。

因为商珏以前在家常务农,风吹日晒的,颧骨有两块红,而且皮肤也粗糙,看上去就像农村人。进城后,一是在车间干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她的皮肤比以前强多了;又听说,常用热水洗脸,可使皮肤变白、变细。她就常去洗澡,结果,她脸上的红颧骨不见了,皮肤也不再黑黄。她也出落成了个有几分姿色的女子。

听介绍人说,对方条件很好:人长得好,家庭也好,商珏还有点不敢去见。但又听了介绍人说的对方的话,她才抱着试探的心情去见对方。

见面时,商珏一下子就被对方的外表吸引了,她坐在那不敢多看,怕对方对她反感。那小伙倒挺大方,说出的话很有分寸,而且还很有力度,不时的谈笑风生,让气氛很活跃,一点都不冷场。他还不时的问商珏一些问题,商珏红着脸谨慎的回答。见面持续了半个小时,这说明对方对她的印象还不错,不像上几次,见面只问了几句就走了。

商珏与许之谦见面后,总是放不下他,虽然只是见了一面,许之谦的音容笑貌一直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这就应了那句话,一见钟情。但她又怕许之谦嫌自己不漂亮,家是农村的配不上他,不同意和自己相处,因此她处于忐忑不安的境地。没想到,介绍人告诉她,对方同意与她相处,这即让商珏高兴,又让她感到意外。于是,她和许之谦开始了一段有美好回忆的交往,也是一生痛苦的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