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长安。
太极殿,君臣礼毕。
李二扫视群臣,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李靖带去攻打高句丽的三十万大唐将士遭遇大雨,在泥泞中交战,苦不堪言,你们有何建议?”
魏徵走出班列,道:“陛下,微臣认为昨晚代王殿下呈送来的塘报,表示的意见最为贴切,符合微臣的想法。”
李二闻言,眉头一皱说道:“呈来朕看看。”
太监把奏折恭敬呈送去后,李二一看,顿时发呆起来。
鸡肋!
何其直观,准确。
如今的高句丽之战就是如此的战况,李二感觉自己的内心被这份奏折一击而中!
画的不是很好,这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表达出来的意思,比朝堂重臣们长篇累牍更加形象,更加简洁明了。
“简儿的奏折,以朕看来还是相当清楚的,现在高句丽洪水汹涌,朕的大军深陷泥泞,如此消耗下去,国力不允,众爱卿觉得如何?”李二道。
话音一落,长孙无忌走出班列,躬身启禀道:
“陛下,代王粗鄙,奏折怎可如此草率,微臣反对!”
魏徵马走出班列,怒怼长孙无忌:
“臣反对长孙无忌,代王哪里粗鄙,而是准确真实点出国是,体谅陛下,关乎民生,长孙大人完全是子虚乌有,见缝插针,一派胡言!”
“魏徵,你是什么立场?高句丽眼看就要灭国,陛下将会建下千古奇功,如果按照代王的意思,那就是撤军,也就是说高句丽将会得到喘息之机,而我大唐就会功亏一篑!”长孙无忌反驳道。
魏徵语速很快,神情激动继续怼道:“你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长孙无忌,你也是看得到前方战报之人,前方何来高句丽即将灭国征兆?”
“我大唐将士虽然拿下二十三城,然而,高句丽主力退缩,并无受到重创,如今雨水不断,粮道阻塞,将士作战艰难,就算可以继续拿下几个城,于事无补!”
“代王殿下一语中的,明确指出高句丽于大唐,现在就是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长痛不如短痛,我大唐可以下次再战,高句丽还不是我大唐觜边一块肉?陛下英明神武,请听代王殿下之言,撤军吧!”
魏徵话音一落,十来个大臣一起附议魏徵:
“陛下英明神武,请尽快决断撤军吧!”
“你们——裹挟陛下,实在忍无可忍!”长孙无忌一脸怒容,却也无可奈何。
看着大臣们的激烈争论,李二脑海里也在剧烈的思索着,抉择着,如果撤军,等于无功而返,白白损失许多军费军粮,士兵的士气也会受到打击。
而如果继续打下去,势必会引起更大的损失,更多的军费投入,更多的粮食消耗,国力将会继续急剧被消耗。
如果高句丽几个月内还没被消灭,搞不好会重蹈隋炀帝杨广的覆辙!
不好决断,难以抉择,李二感到头有些晕……
————
同一时间。
并州,刺史府。
五十四个豪族世家已经荟聚并州城,他们来自于并州五十四个县。
这些豪族都被安排在偏厅,偏厅里面已经站满了人。
他们的脸都很紧张,疑惑,茫然,有些手足无措。
殿下叫他们来做什么?他们心里没有一点准备,叫他们去的人也没有和他们说到底什么事。
“殿下这是要作什么?”
“是啊,有点忐忑,昨晚我是眼皮子一直在跳。”
“左跳财,右跳灾,李员外,你哪边跳?”
“唉——殿下不会把我们抓起来吧?”
“你想什么呢?殿下只抓贪官污吏,我们是良民,怎么会被抓?”
“是啊,是啊,殿下在邝县,阖县做出了多么大的政绩,杀了大恶霸长孙无霸呢,饶庆和也被杀了,大快民心啊!”
“殿下不仅民生成绩斐然,还两次打败了薛延陀骑兵,能文能武,文武兼备,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大唐皇子,只可惜不是太子……”
“王员外,莫谈国事,别觉得这里没有太子的耳目,并州现在已经是非常微妙的地方了,小心为,好自为之了。”
这些豪族世家在窃窃私语,真正来这里的豪族大当家的并不多,而是派了代表,或者是自己儿子,或者是信任的管家。
李简出现的时候,豪族一起行礼:
“草民叩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殿下威震并州,草民拜服!”
在系统不断加持下,12岁李简俨然已经拥有了十八岁的身高和体魄,整个人高大勇猛精进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