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没想到,大明朝廷如今已是无官不贪,不贪就会被排挤,就会被孤立,就会不合群,就会寸步难行。
“秦桧也曾是正直过,严嵩刚刚步入仕途,也曾刚直不阿。”
“可是你要清楚,谁才是一心一意为大明的!”
“张居正是真的想要挽回大明颓势,为此不惜背叛自身的阶级,可是万历皇帝在他死后将他家族清算了。”
“戚武毅对大明有功,甚至提出轮训九边军队,以此来增强战力,便于掌控,可是最后却失败了。”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因为朝廷拖欠他们的军饷很久了,生活都陷入了困境之中。饥寒交迫的戚家军跑到蓟州镇总兵府讨薪,要求按当初承诺的双饷标准发放拖欠的军饷,并且兑现平壤之战中先登城头的赏银。蓟州总兵王保,以发饷的名义诱骗戚家军到石门寨演武场集合,然后设下埋伏,对手无寸铁的戚家军进行了残的屠杀。”
“史称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
“事后朝廷不仅没有追究王保屠杀有功将士的罪责,反而认为南兵大逆有十!”
“拖欠饷银由此闹出兵变之事,在大明很少吗?”
“太常见了!”
“仅仅在神宗一朝,就发生过多次兵变,比如万历十年的杭州兵变,十一年的广东罗定兵变,十三年的四川建武兵变,十五年的浔阳兵变,十六年的甘肃兵变,十七年云南永昌兵变,万历十九年,京营的士兵甚至在长安门闹事,相比之下,万历二十三年这场兵变又算的什么?”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沉默不言,估计他也在感叹吧。
若是戚家军犹在,恐怕今天不会有建奴什么事。
正所谓一啄一饮,岂非前定?
罪魁祸首蓟镇总兵王保,随后替代董一元镇守辽东,卒于任,死后赠左都督。可谓是死的光荣。
戚家军将士们半年前刚刚为国家远征归来,在异国土地扬名立万,在战争中奋勇当先。可是,这些军人,没有在战场死于日军枪林弹雨,却在驻地被自己长官诱杀。
朝廷这么对待功臣,不怕让人心寒吗?
结果就是蓟镇之变后,戚继光花费十六年,苦心积虑构筑的防线很快失去了作用。三十多年后,皇太极指挥清军长驱直入,大明的北边各重镇不堪一击。在清军面前,它们仿佛已失去了屏障作用,只剩一道道边墙。
“好了,不说了,你此番过来又是有什么事情?”
朱由校对崇祯皇帝早就心死了,取而代之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看他能作死到什么地步。
不过,如今山陕局势大有好转,随着皇家工坊建立,再加源源不断的工匠,太监驻守,流民大半被吸收。
现在的山陕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田地,矿山,工坊,甚至运输采买都需要人手。
可幸亏皇宫之内有内书堂,专门请翰林院的进士教导太监读书识字,因此不缺人手。而随着煤铁联合体以及纺织等工坊开业,流民立马被一扫而空。
只要坚持三四个月,等到土豆红薯收获一茬子,山陕天灾之后的粮荒,就会得到缓解。
可以说,此时的大明朝没什么大事发生。
崇祯皇帝却不这么看,他就像是被狼撵着一样,希望大明朝的种种积弊,也可以一扫而空,而且越快越好。
他老毛病又犯了,急躁!
“皇兄,大明皇权不下县,又有那么多的读书人享受特权,如今到了地方,完完全全就是乡绅一手遮天,就连朝廷派去的县令,没有当地大户支持,也难以收齐税收。”
跟着朱由校学了这么久,崇祯皇帝也算是有些长进。
“这种情况若是太平时节也就算了,如今外有建奴肆虐,内有乱民造反,正是需要将手里的力量一分一毫用在正经地方,实在是没时间和他们你来我往,试探妥协。”
“可是偏偏他们也看出朝廷无力,一个个都想乘此机会大捞特捞。”
“地方有官吏将收取的税赋供自家享用,却书朝廷,说是百姓贫苦,请求免税,自己不仅得了利,还有了好名声!”
“有乡绅勾结贪官污吏,盗采国家资源,还将收税的太监打死打伤。”
“更有辽东军阀,养贼自重,看着朝中有了些银钱,就开始频频闹饷。”
“皇兄,若是长此以往,恐怕百姓就要和朝廷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