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御前风波(1 / 1)远行的微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噩梦终将会有醒来的时候,长夜亦会有远去的一天。

当小七缓缓的睁开了眼眸之后,就看到了站在床榻前面的两名侍女。

她们二人一见小七醒了过来。其中一个容貌较好的侍女,就马上躬身问安道:“公子您醒了。身子感觉可有异样。要不要请大夫来,给您在瞧一瞧。”

小七这才感觉到自己的胸膛上传来一阵阵疼痛和瘙痒的感觉。

他又向下看了看,就发现自己的上半身衣衫尽去,已然是缠绕着厚厚的一层轻纱。

小七对着那名侍女摇了摇头,他试着动了一下身子,想要坐起来。

那两名侍女连忙上前,把他搀扶了起来。

小七靠在了床榻上,这才问道“这是那里?我睡了多久?”

其中一个侍女说道:“这是永安王府,您已经睡了两夜一天了。”

“永安王府。”

小七楠楠道。

他突然想起来了在昏迷之前。看到了那个少年。

他应该就是永安王吧!

他为什么要救自己呢?

小七就又向侍女问道:“那你们王爷呢?”

侍女回答道:“我们王爷一早就被陛下传唤进宫了。他在临走之前还特别嘱咐我们,如果公子您有什么要求都要尽量满足。”

那侍女说完后,看着小七俊美的脸庞,不由得脸色发红,以至于越来越烫。

可是小七并没有在意这侍女的话有那些不对。

他靠在床榻上,慢慢地陷入了沉思。

话说在金昌城内,皇城之中。

此时的金銮大殿之上,文武大臣分立在两边。

左边是武将一列,在第一位站立的一名男子,他的容貌与宋慕慈有三分相似,而且身上还穿黑色四爪蟒袍,显然此人就是太子宋慕白了,

而右边的文臣之列,站在第一位的正是宋慕慈,他身穿红色四爪蟒袍。

而这时大殿之中一片寂静,呼吸可闻。

只是殿里的诸位大臣,几乎都是面露疑惑之色。不时的抬起头,瞄上一眼龙椅上的宋承天。

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看到当宋承天看完一本奏折后,他的那张脸上,就会变的越冷峻一些。

所以这会大殿之中,只有那龙椅上坐着的赵国皇帝宋承天,不时的翻动着手中的奏章,传来哗哗的声音。

待到他把手中的奏章看完之后,便看向了下方的宋慕白。

“太子,你可知道几日前,边疆定远城中,发生了什么事吗?”

宋承天看着宋慕白说道。

可是从他的语气中听不出来喜怒,只是那眼眸微微收缩着。

宋慕白走出了朝臣之列,向前一步说道:“儿臣不知。请父皇明示。”

宋承天突然一把,就把面前的奏章,全都推到了龙案之下。

大殿之上顿时传来了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

他暴怒的吼道:“你拿起来好好看看!”

殿中的诸位大臣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又看到宋承天暴怒的指向了宋慕白。“你看看你麾下将领阮文玉,都……干了些什么事。”

宋慕白听完后,脸色已经微微的有些苍白了。

他默默地捡起了,地上的一本奏折,翻阅了起来。

而大殿上的众臣一时间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因为他们在这十年间,都不曾看到过宋承天,发如此的火了。

而那最后一次,是十年前,北方的胡人,劫掠他们赵国的,边陲小城的时候。

而这时的而大殿之中,只有一人,此刻还是一如往日一般,气定神闲。

至少他表情上没有丝毫惊澜。此人正是那永安王。宋慕慈。

他只是偶尔望上一眼宋承天,然后就又看向那。正在翻阅奏折的宋慕白。

好像他的嘴角,还微微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直到宋慕白翻看了数本奏折之后,能看他此时的身影,已然是轻轻颤起来。

他终于知道了宋承天,为何会如此愤怒的原因了。

原来在几日前,在和魏国交界处的守城将领阮文玉,不仅自己叛国投降了魏国,还把定远城也献了出去。

虽然定远城比不上赵国其他城池那般繁华,可是几百年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高大坚固的城池,一直抵御住了南方诸国的数次的侵犯。

而失去了定远城,从此赵国复地再无天险阻隔,更何况魏国大军刚刚灭了风国,魏帝李秋明此人更是野心勃勃,已经和南方的越国楚国结盟,如若这时出兵伐赵,难免赵国不会成为下一个风国。

也难怪宋承天会如此暴怒。

宋慕白翻过了手中奏章的最后一张,这才抬起头看向了宋承天说道:“父皇,阮文玉叛逃之事,儿臣事前并不知晓,事发突然,儿臣也并未收到任何消息。但是阮文玉毕竟是儿臣一手举荐的,所以罪责难逃,请父皇严惩。”

宋慕白说完后,就跪倒在大殿之上,静候发落。

宋承天看着眼前,跪在大殿上的宋慕白。

他深呼了几下,这才说道:“你还在强词夺理!什么叫事发突然你不知道?身为朕的大皇子,枉费朕平日里对你,宠爱有加。”

宋承天把“宠爱有加”这四个字咬的即重。

说到这里宋承天指向宋慕白的手指已经颤抖了起来。

这时文臣之列中,御史大夫李泰出列说道:“陛下,太子所言也是实情,自古天威惶惶,人心难防,太子一时被有心恶徒蒙蔽,也是在所难免。再说太子自立之日以来,忠君爱臣,才德仁厚。聚贤纳良,甚得天下臣民之心。所以微臣觉得此事和太子殿下并无太大关系,所以还请陛下饶恕太子这次,以收复失地为重。”

而殿中的一众大臣们,一见有人第一个出来为太子说话了,于是乎,便纷纷出列请奏,要求赦免太子。

而这里面,也不乏一些有心之人,要趁着这个机会,和这未来的赵国皇帝搞好关系。

而在众人眼中,那个以前和太子的关系,除了他的胞弟宋慕言外,最为亲密的皇子宋慕慈。

他却在此时一言不发,犹如一个外人一般。

一时间大殿之间不论文武大臣,还是六部高堂,都是一同请命。

而宋承天看着殿中的众人,手中的拳头,已经在袖中握紧多时。

这赵国的天下,是他宋慕白说了算吗?

这满朝的文武,都是他宋慕白的臣子吗?

这还是朕的天下吗?

宋承天终于站起了身来,他对着龙案重重的拍了一下,一时间请奏的大臣立即闭言。

所有刚才上书的大臣们。瞬间便跪倒在了大殿之上。

这时宋承天,便对着跪倒在殿中的大臣咆哮道:“混账东西!”

然后又伸出手指,指向了下方的一众大臣,愤怒咆哮地说道:“你们食的是谁的俸禄?当的是谁的臣子?这谁才是赵国的皇帝?”

这几句话,如同晴天爆雷一般,响彻在大殿之中,激荡在诸位大臣的心头。

一时间,竟然再无一人在敢抬起头来。

而这时的大殿里,只剩下了宋承天,粗重的呼吸声。

又过了一会之后,宋承天这才看向了宋慕白,冷冷的说道:“太子,你还有何话要讲吗?”

跪倒在地上的宋慕白,此刻闭上了眼睛,又深呼了一口气。

他在心里想着:“这次父皇如此恼怒,责罚是一定不会太轻的。怪就只怪自己,当初瞎了眼。”

然后宋慕白便睁开了眼睛,他缓缓说道:“父皇!儿臣有愧圣恩,甘愿受罚。”

龙椅上宋承天望着宋慕白,那双还带着惊恐的眼眸。

心里一瞬间,又不是滋味。想到虎毒尚且还不食子呢!

但是他又想到刚刚,众臣们为他求情的样子,就又怒上心头。

他还没有死!

这赵国只能有一个皇帝。

想到这里,宋承天脸色更加寒冷了几分,他开口说道:“太子宋慕白,御下不严,无视圣恩,即刻囚禁东宫,等候圣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