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离宫密会(一)(1 / 1)伊人不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雍城,离宫。

太后赵姬坐在凤床之,面色十分渗人。

嫪毒坐在床边,整了整衣襟,怒斥道:

“嬴政以前可是牢牢的被你所控制的,如今却完全不听从于你。”

“不过让他废除一个外姓侯,他就拼着和你干!”

“我觉得,这个儿子不要也罢!”

嫪毒颇有怨气,话语之中掩饰不住的杀意。

“嫪君,那依你之计,我们应当如何?”

“长生侯极其难以对付,又是嬴政的人。”

“不解决长生侯,我们想要对嬴政下手,实在是太难了。”

赵姬想到当日的场景,心中着实憋愤。

苦心经营多年的最具有威慑力的武器,一朝被人折断。

而且还是以那种雷霆手段血洗,这让赵姬畏惧的同时。

更多的是怒恨和深深的杀意!

“那就先从长生侯入手,你不是三十大寿要来了吗?”

“到时候,你就私下里给长生侯下一个请帖,让他过来给你拜寿。”

“我们埋伏好杀手,等他出来乘机解决了他!”

嫪毒细细道来,嘴角阴冷的弧度带着异于常人的恶毒。

对于秦凡,嫪毒欲除之而后快。

而这股怒火,在赵姬的三千死士死亡的瞬间就膨胀到了极致。

闻言,赵姬眼中一亮。

她又何尝不想啖其肉,食其骨?

“好!”

“就依嫪君之意,请那长生侯来赴离宫之会!”

赵姬幽恨的声音格外有力量,整个离宫都回荡着阴森的气息。

而嫪毒也是志在必得之色,这一次,无论如何。

长生侯都必须死!

他已经将用于赈灾的钱大部分用作了招兵买马。

门下舍人,门客多达三千。

人才济济,训练的死士也与吕不韦不相下。

他就不相信,在这些精锐杀手的埋伏之下。

秦凡还能活命不成?

得罪一个不该得罪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这代价。

便是秦凡鲜活的生命!

嫪毒得意的压了赵姬,心中愤恨交加的他,动作越来越粗鲁。

没过多久,离宫里又传出赵姬满足而肆无忌惮的呼声!

……

咸阳宫。

秦王殿。

案牍之,放置着关中官员发来的告急文书。

在这间奢华的房间内,一袭黑色冕服的嬴政眉头紧皱。

关于关中旱灾的书前半个月之前就传达到了咸阳宫。

百官朝议之下,决定打开秦国国库,用以赈灾救民。

原本以为这可以帮助那些关中老秦人改善些情况。

只是没有想到,这才半个月不到,情况恶化了!

饿死的人已经达到了半数之多。

并且剩下的赈灾粮食完全不够。

旱涝之灾,在得不到妥善的治理的话。

整个关中,将是一片生灵涂炭。

而那又是整个秦国的粮仓,对秦国能否一统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嬴政额头皱纹紧锁,眉宇间皆是忧愤之意。

“大王,现在伸朝的时候了!”

一个宦官跪立于嬴政身前,恭敬道。

嬴政放下了竹简,朝着大殿之踏去。

……

朝堂之。

吕不韦坐于秦王右边,而嫪毒分坐于左边。

下方,秦凡站立于左方第一,是为文臣第一。

与秦凡并列的有李斯和蒙恬,而赵高则是作为一个居于李斯身后。

秦王嬴政坐下,满朝文武立即齐齐跪下。

先是对着吕不韦拜道:“拜见相国!”

紧接着才是对着嬴政拜道:“拜见大王!”

在嬴政的眼中露出了一丝杀意,一瞬即逝。

这文武百官,率先参拜的不是他这秦王。

而是仲父吕不韦。

这大秦的天下究竟是属于谁的?

即便如此,秦王嬴政也只得忍耐不发怒。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嬴政问道:“关中的旱情越来越深重,关中子民民不聊生。”

“而这关中又是我大秦粮仓,是我大秦之根基,不可不治。”

“你们有何良见?”

话音垂落,众人的心中皆是一震。

秦王嬴政一来就给他们抛了这样一个大问题。

历年来,每次关中发生旱情,大秦也都没有解决的办法。

而今只不是故戏重演,只不过,今年的旱情的确更加严重了。

众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不愿意去碰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天灾人祸,非人力所能抗衡。

如何接过了这一道梁子,有没有治理的办法。

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见百官没有表态。

吕不韦轻轻一笑,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

“既然是治理天灾,自然要顺势而为。”

“我觉得,这个必须派遣一位有能之人,前去治理旱灾为妥。”

“我觉得,长生侯是绝佳的人选。”

吕不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点名道姓的指出了秦凡。

这次旱情是秦国历史之罪,面对的都是一些食不果腹的灾民。

秦国的国库当中已经不可以再拿出什么东西出来了。

可以说,治理关中的旱灾完全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件看起来绝对不可以完成的事情,吕不韦这把它丢给了秦凡。

虽然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

但是,如果秦凡没有成功治理旱灾。

那么,吕不韦就可以从中大作文章。

让秦凡丢官弃职,还是锒铛入狱,还不是他说了算?

嫪毒听到了这里,难得的和吕不韦产什么不谋而合的言论。

这朝堂本来就是他们二人的权利角斗场。

如今突然加入了一个秦凡,自然是他们二人合力对付的对手。

“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长生侯贵为我大秦第一侯。身份高贵。”

“派这样的人前去治理旱灾,大秦百姓,皆可以看出大王救万民于水火的决心!”

“实乃大王最佳的决策!”

嫪毒的声音带着一丝痞气和揶揄,满朝文武都从中听出了讥刺之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