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四号选手作答。”
“无机成旅逸,中夜江楼。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凫声闻梦泽,黛色昭丘。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回答完了之后,四号选手面带自信,这首诗,是他专门为这次古诗词大赛准备的,凭借这首诗,他觉得自己很有希望成为第一个擂主。
四号选手回答完之后,立刻第二个参赛选手按铃。
越早回答,越能给观众们留下越深的印象,因为是同一个题材,如果大家实力差不多,那么,观众在听了前面几首之后,就会造成‘审美疲劳’,哪怕是后面的选手诗作的更好一些,在观众们听来,也未必就能赶前面的。
第二个选手念出自己的诗作后,紧接着就是第三个,第四个……
直到秦清第十个按铃,程劲还没有按铃。
实在是他脑子里关于这个题材的诗词太多了,选了这首,舍不得另一首。
眼看时间快要结束,程劲才做出选择。
他的选择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这首诗可以说完美的契合大屏幕的图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程劲的声音越来越高亢,声音的穿透力非常强。
嘶!
听着程劲高亢的声音,现场传来很多人的吸气声。
有些人,甚至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即便是其他参赛选手,都觉得头皮发麻。
爱诗文的燕京女教授,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站起来身。
大家都没想到,最后一个站出来回答的,竟然拿出如此一首佳作。
如果这首词的下半阙不崩的话,说成是经典也不为过。
下一刻,程劲的语气变得稍稍低沉、细腻。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程劲的声音落下,现场鸦雀无声,有人想要鼓掌,却不忍破坏掉此时的意境,颇有些余音绕梁的感觉。
一部分年纪稍微大一些的成年人,竟发现自己的眼角不知何时挂了泪珠。他们也没觉得这首词如何如何的感人,就是不自觉的眼眶就红了。
主持人夏沫张了张口,想要对这首词发表一些评价,可是,他却发现,从事主持人行业十余年的她,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首词。
程劲心中却有些遗憾,因为相比这首词,他更喜欢李白的《月下独酌》。不过,想要成为第一个擂主,还是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有把握一些。
主持人盛赞了程劲一番后,轮到了评委点评。
“2号选手程劲这首《水调歌头》,让我觉得,他仿佛是在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耐人寻味,百年后,必将成为经典之作。”
燕大女教授接着说道:“另外,我最近在编撰新版的教材《古诗词解析》,我会将这首词放入教材中,这首词,完全有资格录入到任何文学类教材之中。”
第二个评价的人是孙菲菲,“评价?我觉得不必了,观众们都是带着耳朵来的,他们能听出这首《水调歌头》的优劣。至于其他选手的作品?就我的个人感觉来说,从现在往前数五百年,都没有作品敢与这首《水调歌头》相提并论,更别说是其他参赛选手的作品。”
作家凌华对程劲问道:“我觉得,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2号选手,介意给观众朋友们讲述一下你的故事吗?”
程劲摇头轻笑,“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就如我的开场白,我来,我见,我征服,我会靠我的诗词来征服大家,而不是靠故事。”
凌华脸色一黑。
主持人夏沫见程劲不配合,话题有些僵住了,适时开口道:“现在,请四位评委和观众开始给11位选手打分和投票,选出本届古诗词大会的第一个擂主,投票开始,现在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十一个选手的名字并列为一排,下面是一个进度条,进度条的数字,代表所获得的票数。名字的面,则是四个评委的打分。
几乎是同时,四位评委,在程劲的名字,打出了十分的满分。就算凌华对程劲的不配合有所不满,但面对这首《水调歌头》,他也不敢不给满分,这关乎到他的名声。
而下面的进度条,程劲更是呈现着碾压的态势,几乎是眨眼间,票数就超过了十万,而排在第二名的秦清,还不到2万票。
要知道,秦清可是美女,在这种投票性质的比赛中,占据着天然的优势,但依然被程劲碾压。
而随着时间一秒秒的过去,程劲的票数进度条,越拉越长,和其他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看着大屏幕的最后分数,程劲发现,自己低估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威力。
当最后结果出来,很多人都默然无语。
排在第一位的,毫无疑问是程劲,总票数,201.6万,而其他10个人的票数加起来,只有可怜的不到100万。
而201.6万这个数字,是古诗词大赛存在以来,预赛阶段,选手所获得过的最高票数。
这届比赛才刚刚开始,程劲就率先打破了这个记录。
而积分榜,成为擂主的程劲,得到了30积分,暂列第一名。
“让我们恭喜2号选手程劲,以超强的实力,成为本次大赛的第一个擂主,请2号选手程劲,站到擂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