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给出的理由让李世民很意外,当日还因为这个理由,差点儿杀了一个人!
差点儿杀了原天策府记事参军,现太史局太史令李淳风!
二十二天以前,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前一天,李淳风夜观星象,说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会有一个劫难。毕竟玄武门之变是杀兄逼父,是逆天道的事情,当了皇帝,总得有个劫难。
只有过了劫难,才能把这皇帝坐稳。当初李淳风说出这个劫难的时候,也隐晦的说了李世民不仁不孝,差点儿被杀,还是程咬金和魏征保下来的。
程咬金看向李世民:“陛下,还记得李淳风说得劫难吗?”
李世民双目一寒:“内忧外患?”
程咬金严谨回答道:“显然,外患解除了,是您遗落在民间的长子,替您解除的。”
李世民现在想来,还有点儿后悔当初这么对待李淳风了,还真被说对了。外患,就是突厥陈兵长安城外,差点儿端了老巢,还好天降少年,手持凤翅鎏金镗解决了。
那么内忧?
李世民一想,立马走向书桌。
一叠各地呈来的奏折全部打开,从八月十五日开始,每天都有八百里加急送到朝来,全部都只有一件事。
这个地方大旱,那个地方又大旱,另一个地方还是大旱!
不仅大旱,还各地江河水位降低严重,就连益州犍尾堰这个从先秦留下来的伟大工程,也降低水位严重。严重到,益州内河入口(宝瓶口进入口)不进水了。(犍尾堰,现成都市都江堰!)
本来还说,如果各地大旱,水位降低,又不下雨,产不出粮食,还有天府之国作为支撑。
益州有良田万亩,可是现在大旱,加水位降低,宝瓶口不进水了,没水灌溉。结果只有一件,如果继续大旱下去,下苗的季节无法下苗,来年全国颗粒无收!
想想都后怕,李世民一下子瘫软在龙椅,冷汗直冒。
“这,就是内忧吗?”
“老天爷,朕是做了人神共愤的事,但却是为了天下百姓,何为要如此考验,如此降罪于天下百姓啊!!~”
话音一落,李世民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时候,程咬金前拱手道:“陛下,李大人神机妙算,忠言逆耳,请求复其官职。”
“准奏!”
“另外,陛下应该亲自去少林寺为天下百姓祈福,同时消业解难!”
李世民一听,言之有理,祈福是应该的,而且也可以顺便寻找心中的答案,打听一下流落民间长子的下落。
但是,他立马又觉得欠妥。
李世民再次问道:“朕还没有立太子,朕一走,何人监国,何人管理水患之事?”
程咬金笑了笑道:“可以让长子李承乾监国,命魏征、长孙无忌、李淳风为辅政大臣,长孙皇后偏座监督!”
李世民一想,这个没问题,这程咬金还是聪明。
长孙无忌占辅政一个名额,又安抚了世家不闹,同时又让魏征和李淳风两个信得过寒门大臣制衡,长孙无忌一个人翻不起浪来。
既然不是长孙皇后整杨妃,那说明还是信得过,还是很贤惠,可以信奈。
说是长子监国,这长子也就七岁,也就是坐着玩儿,还是长孙皇后拿捏轻重,几个大臣商量着办!
“准奏!”
“爱卿回府休息吧!”
“是!~”
程咬金离开后,李世民去了长孙皇后的风仪宫。
他试探性的说了下杨妃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长孙皇后很诧异。但聪明睿智的皇后,立马意识到了是她哥哥和舅舅等门阀世家的人在搞鬼。
她当即认罪,承认没有照顾好姐妹,并承诺日后一定亲自过问杨妃母子的生活。
李世民听了程咬金的意见,也仔细的观察,确定长孙皇后没有说假话,也相信她的确不知情,便离开了。
他来到杨妃的寝宫如意宫,发现灯还亮着。
可是,他没有进去,因为他不确定杨妃身边的太监宫女,是不是又是门阀世家的眼线。
对杨妃的怜爱之情,只有暂时放在心底。也因此,他更认可杨广打压世家的主张,决心今后要把这还不成熟的科举,实施到底。
如意宫在后宫以东,从宫内到宫外的春明渠,经过了院子。
院子里,杨妃正在为这匹少年送给她的马,亲自刷毛。
她嘴角带笑,很开心,很满足,很乐观。
“母妃,为什么别的皇子都是两荤两素,到了我们这里,就一荤一素啊?”
杨妃一边刷毛,一边笑道:“恪儿,人要学会知足,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
这时候,贴身宫女也抱怨道:“他们就是故意的,一定是皇后针对您。”
“您才是陛下的正妻啊!”
“她白捡了一个皇后还......”
杨妃突然一怒,眼睛里的怒气,如同当年隋末救父带兵打仗时一样,有了巾帼女将的煞气。
“住嘴!”
“我相信皇后,她不是这样的人。”
“朝堂之,多少人给陛下压力,陛下也是无奈。”
“这点委屈,都受不了吗?”
“我,这辈子也别无他求了。”
话音一落,她那白皙的玉手抚摸着骏马,嘴角一笑,笑中带泪。
“如果,我那~我那还没来得及取名的儿子还活着,也该和他一样帅气,一样懂事,一样正直了。”
呜呜~
“母妃,哥哥一定还活着,一定还活着。”李恪抱住杨妃的腿,哭泣道。
话音一落,母子俩都哭了,只是杨妃更坚强,没有声音,只有眼泪。
林子里,李世民也流泪了。
他没有走正门进来看杨妃,怕他一进来,会忍不住拥抱杨妃,拥抱李恪,表现出无比的怜爱。到时候,就有人汇报给那些门阀世家,从而给杨妃和李恪带来杀身之祸。
于是,他选择了飞身一跃!
谁说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皇帝也有皇帝的无奈。
现在的李世民才登帝位,距离天可汗,还早得很。他对哪个妃子好,对哪个皇子好,说不定就会传到其他家族的耳朵里。
所以,他必须雨露均施,必须公平对待!
唯有杨妃,雨露均施,他现在都不行。只因为杨妃的娘家没人,如果他对杨妃好,对李恪好,指不定哪天他们俩,就会死于非命!
李世民恨得咬牙,暗自流泪,心道:“爱妃,你可知道,送你马的人,或许,和为朕打败突厥的少年,是同一人。”
“或许,他就是朕和你的儿子啊!”......
(尊敬的读者大大们,作者后台这几天有时候进不去,比如昨晚,就发不出来。还求鲜花评价一波,作者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