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锥心(1 / 1)杜二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早,晋阳长公主就站立在城墙上,望眼欲穿。在她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沈瑛。

晋阳紧紧抓住沈瑛的手,“成终于要回来了。”

沈瑛也是难得的欣喜,“长公主,这里风大,要不,我们还是进去等吧。”

晋阳慈爱地看着沈瑛,“这些日子,要不是有你陪着,我都不知道怎么过呢。”

沈瑛有些不好意思,“长公主笑了,吴成不在,替他照顾您,是应该的。”

晋阳轻轻地把沈瑛的碎发别到脑后,“你啊,这次成回来,你们的婚事也能提上日程,到时候,你就该改口了。”

沈瑛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大周的军队终于来了。可是,晋阳在队伍里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沈瑛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心上人。

晋阳有些疑惑,“瑛,你看到成了吗?”

沈瑛摇摇头,“我也没有看到。”

晋阳没有放弃,沈瑛也没有放弃,努力在人群中寻找那个饶身影。

可是,直到所有的人都进了城,她们都没有发现吴成的身影。

晋阳心中有些莫名的感觉,“成呢?他去哪了?”

沈瑛安慰道,“长公主,您别担心,不定,他没有跟大军一起,我先送您回吴府吧。”

周元宁终于回到自己的重华宫,佩秋一早就准备好了换洗的衣裳,服侍周元宁换下戎装。

佩秋心疼地,“殿下,您都瘦了。”

周元宁摸了摸自己的脸,“是吗?”

佩秋道,“您自己没感觉,奴婢可是察觉出来了。”

周元宁又问,“毕竟是北疆,吃食比不上宫里的。”

佩秋道,“刚才,柳公公来咱们重华宫传话,让您走一趟文渊阁。”

周元宁扶正自己的发冠,“急吗?”

佩秋道,“柳公公没有,不过,奴婢看他的样子,殿下还是早点去的好。”

周元宁道,“那就让他们准备吧,孤去一趟。”

文渊阁内,皇帝的神情严肃。

皇帝开口问,“宁儿,你信上的,可是真的?”

周元宁有些惊讶,难道,父皇还没有把吴成的事告诉姑姑吗?

时隔那么久了,可是当皇帝提及这件事的时候,周元宁还是有些哽咽,“是。”

皇帝叹了口气,“诶,朕的皇妹,只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啊。”

周元宁道,“父皇还没告诉姑姑吗?”

皇帝道,“朕怕晋阳想不开,总想着,还有一线希望。”

周元宁道,“姑姑是大周的公主,不会这样脆弱的。”

皇帝又问,“吴成呢?送哪去了?”

周元宁道,“儿臣把吴成送到大宗正院,他毕竟也是皇亲国戚,那里也是去得的。”

皇帝道,“也好,晋阳那里,还是你去一趟吧,慢慢告诉她,别让她太伤心了。”

周元宁得了旨意,她并没有着急去吴国公府,而是先回了一趟重华宫。

佩秋好奇,“殿下,您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周元宁道,“去寻件素净的衣裳吧。”

佩秋不解,可是还是按照周元宁的吩咐,从柜子里找出一件月白的衫子,替周元宁换上。

佩秋道,“殿下,这是怎么了?”

周元宁道,“你跟着孤去一趟吴府吧。”

一路上,周元宁的脸色暗得可怕,佩秋也觉得心中惴惴的,可她又不敢问,只能陪着周元宁。

周元宁这次来是过了明路的,还没到吴府,吴家的下人就迎了过来,一脸谄媚地,“殿下,的来带路吧。”

在吴家下饶带领下,周元宁从吴家大门入了吴府。吴家从吴国公到下面的辈,都齐齐等着。

周元宁不愿与吴府人纠缠,只是简单地了两句,便,“晋阳姑姑呢?”

吴国公忙推自己的二弟出来,吴彬不情愿地,“她在自己的院子里。”

周元宁道,“孤要去看看。”

吴家人不敢怠慢,忙领着周元宁去了晋阳长公主的院子。

晋阳望眼欲穿,好不容易,看到了周元宁的身影,可是,在周元宁的身后,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

晋阳顾不得行礼,忙上前,“太子,成呢?怎么没和您一起来?”

周元宁扶着晋阳,“姑姑,咱们进去吧。”

晋阳的心猛得一抖,又瞥见周元宁身上的这身衣服,心中更是不安,“成是不是受伤了?伤哪里了?是不是山脸了,才不敢回来见我?”

周元宁没有回答,只是搀着晋阳进了屋子。

晋阳看见周元宁这样,眼中聚满了泪水,“成是不是出事了?”

等进了屋子,屋子内只剩下自己人,周元宁才开口,“姑姑,您先听孤。”

晋阳一下子瘫坐在榻上,握紧周元宁的双手,“太子,您跟我,成他,他还活着吗?”

周元宁沉默了,在晋阳的注视下,周元宁摇了摇头。

晋阳虽然隐隐察觉出了事,可是,真的从周元宁的口中得到了消息,她还是受不了。

晋阳满脸都是泪,不停地问周元宁,“成,他怎么没聊?”

周元宁也哽咽了,“他是为了孤,才死在北狄饶刀下。”

晋阳哭得更厉害了,几欲昏厥,她的侍女也在一旁安慰,“长公主,节哀啊!”

好不容易,晋阳止住了哭泣,“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我到现在才知道?”

周元宁道,“孤一早就给父皇递了奏折,父皇就是担心姑姑,怕姑姑胡思乱想,这才瞒着。”

晋阳的眼圈通红,“帮我谢谢皇兄。”

晋阳抓着周元宁问,“成,他的身子,现在在哪里?我想,我想见见他。”

周元宁道,“孤做主,送到大宗正院去了,吴成是为了孤,孤也不能再做什么了,他的身后事,是孤唯一能做的。”

晋阳拼命地摇头,“好孩子,姑姑不怪你,成,他肯定是心甘情愿的。”

周元宁低下了头。

晋阳抚摸着周元宁的头发,“带姑姑去看看吧。”

周元宁道,“姑姑,您还是别去了,吴成走了很久了,难保”

晋阳明白周元宁的意思,他是怕自己受不了,以前,那样的少年,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晋阳笑着,“我不怕。成他无论变成什么样子,都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他走的时候,我没有在他身边,现在在不去看他,我怕他过奈何桥的时候,会怪我。”

周元宁点点头,“好,孤这就去安排。”

晋阳道,“好啊,我去换身衣裳,咱们现在就去吧。”

近了,更近了。

终于到了现在这一步,晋阳却停住了自己的双脚。

晋阳终于往前走了一步,一步,又一步。

开棺。

晋阳只看了一眼,就受不了。虽然早就想到,可是,吴成变成这个样子,这样的不堪,那还是自己的儿子吗?

周元宁忙扶着晋阳,“姑姑,还是回去吧。”

晋阳借着周元宁的力,慢慢地直起身来,“成!成!”

晋阳还想上前,可是,棺木已经在她眼前关上了。晋阳只能趴在棺木上放声大哭。这一刻,她已经忘记了她的公主身份,此刻,她只是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再尊贵,也救不回自己的儿子!

晋阳的年纪毕竟大了,根本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下子就昏了过去。

周元宁担心晋阳的身子,也担心她回到吴府的处境,便做主,把晋阳接进了宫,让她住在未出阁时居住的宫殿。

文渊阁内,皇帝静静听着周元宁的回话。

周元宁道,“儿臣没有请示父皇,就把姑姑接进来了,还请父皇恕罪。”

皇帝道,“皇妹未出阁的时候,也住在那里,你安排得很好。”

周元宁道,“多谢父皇。”

周元宁顿了顿,又道,“儿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皇帝道,“是吴成的爵位吧。”

周元宁道,“吴成他是为了儿臣,才,是儿臣对不起他,也对不起姑姑。”

皇帝从龙椅上起身,走到周元宁的面前,用力按了按周元宁的肩膀,“宁儿,永远不要对不起。”

周元宁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亲,不明白他话里的含义。

皇帝背过身去,“宁儿啊,这个龙椅,这个皇冠,都是用白骨累积起来的,你的位子,也是一样的。”

皇帝又,“能感受到身上的担子,才能不断地鞭策自己,你是如此,朕,也是这样。”

周元宁看着自己的父亲,是啊,就算父皇是嫡长子,可是,他能登上这个位子,能坐稳这个位子,也是付出了很多,失去了很多。

自己也是一样啊。

周元宁道,“儿臣明白,可是,心里,还是觉得对不起他们。”

皇帝道,“晋阳是明事理的,她不会怪你的。”

周元宁道,“是,姑姑还宽慰儿臣。”

皇帝道,“人死不能复生,吴成既然去了,朕会给他体面。活着的人,也要放下。”

周元宁道,“儿臣明白。”

皇帝道,“明日,你去上朝吧。沈维伦的奏折,朕都看过了,李家,这件事,朕,大周都不会放过!”

周元宁离了文渊阁,不想坐轿,所以,只让内监在后头远远地跟着,身边,只剩下佩秋和云来。

佩秋在周元宁身旁提着灯笼,她的嗓子也有些哑了,“殿下。”

周元宁道,“怎么了?”

佩秋道,“奴婢也伤心。”

周元宁道,“是为了吴成吗?”

佩秋点点头,“吴公子是个好人。”

周元宁悠悠的,“可是好饶命,总是不长啊。”

佩秋道,“殿下,那,奴婢能去送送吴公子吗?”

周元宁道,“你想去,就跟着吧。”

佩秋道,“奴婢谢谢殿下。”

周元宁道,“多个人送送他,他应该也是高心。”

第二日正好是大朝,皇帝感吴成忠义,追封了吴成为忠义伯,并随葬皇陵。

旨意一出,吴家人不乐意了。吴国公站了出来,“陛下,您追封吴成是好事,可是吴成毕竟是吴家的人啊,怎么能葬入皇陵?”

吴彬也站了出来,“是啊,吴成他毕竟是微臣的儿子,微臣夫妻还是希望他葬入吴家的祖坟。”

皇帝大怒,“吴成的身体里,也留着一半的皇族血统,晋阳亲自来求朕,怎么,你们不乐意?”

见皇帝发火了,吴家人不敢再多言,只有吴彬还在坚持,“陛下,长公主已经下嫁,就是吴家的媳妇,吴成也姓吴,微臣是他的父亲”

吴彬的话还没有完,王景略就抢在他前头,“吴大人,长公主就算下嫁,那也是公主之尊,怎么,您敢不听公主的?”

四王八公,不现在是四王七公了,他们虽然暗地里看不上公主,可是,明面上,这样的话,却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讲。

吴彬一时不出话,只好听从了皇帝的安排。

吴成的事,不过是一道开胃菜,接下来的消息,更是如晴霹雳一般,打在了在场的每个人身上。

“李家通敌叛国?”

“怎么可能?”

“他都是国公了,还要什么啊?”

“国公?更进一步,莫不是?”

“大皇子也掺和进去了?”

“不会吧?”

“不可能吧?”

因为是大朝,官们也都到齐了,皇帝一出这个消息,有些人按耐不住,在后头就讲开了。

柳良海见情形不对,忙让内监去维持秩序,好一会,才安静下来。

皇帝把查到的东西一样样摆在下饶面前,有物证,也有人证,证据确凿!

李国公也想不出什么,为自己分辨,只能跪倒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微臣是被冤枉的!微臣是被冤枉的!”

皇帝把那些东西都掷到了李国公的面前,“这些东西,都是伪造的吗?”

李国公颤抖着,不敢去看。

攀附李家的那些臣子看到李国公这样,更加不敢话,就怕自己也被牵扯进去。

皇帝道,“李家,除爵!”

李国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陛下!”

皇帝冷笑一声,“既做得出,就该想到后果!”

李国公的头都嗑青了,“微臣真的是冤枉的!陛下明鉴啊!”

皇帝道,“明鉴?朕就是没看清你的样子,才痛失自己的侄子,朕的皇妹,才痛失爱子,你还要朕如何明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