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子所主张的严刑峻法,也是一把治世的利剑。”
韩非毫不避讳,直言道:“乱世重典,法可以惩恶也可以扬善。”
易途在一旁点点头,的确如此。
一般我们在提到暴政的时候,都会跟严刑峻法这四个字。
秦始皇如是,武则天如是,雍正亦如是。
但是每逢大乱之世,严刑峻法则是治国良方。
必须意识到的是,严刑峻法并不意味着国家衰弱,只能说明了统治者的严苛。
盖聂看着韩非强调道:“剑,是凶器!”
盖聂的意思是严刑峻法会伤害到黎民百姓,加重百姓的负担。
“剑,也是百兵之君子!”
“剑虽双刃,关键却是在执剑之人。”
易途更赞同韩非的观点。当政者如何运用法律这把兵器才是重点,不可能因噎废食。
盖聂深深地看了眼韩非,侧身道:“请。”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传来嬴政的声音。
“今日听两位一番言论,此行不虚。”
嬴政说这话的时候,也从藏身之处走出,不过却背对着众人。
易途见到嬴政出现,心里暗道:“这就是千古一帝,秦王嬴政。”
易途丢下手中的水果,拍拍手想着嬴政而去。
韩非紧随其后。
而盖聂和卫庄则是警戒四周。
易途走到嬴政不远处,很是随意地打量了嬴政一会儿后道:“神交一交,今天总算见到。”
“哦,易少侠很关注吾。”
易途摇头。
“只是听过你的名字,不过听的有些多,所以想见见。现在也见到了,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嗯,你们聊,我就不打扰了。”
易途说完,直接回到房间,一个人坐在案桌前,优哉游哉吃着水果。
看到易途如此,嬴政等人全都不解。
……
韩非收回目光,看着嬴政道:“我是该称呼您为秦王,还是尚公子?”
“那只是一个称呼。”
“的确,不过既然您秘密到来,我还是叫您尚公子。”
嬴政微侧头,看着韩非道:“我曾经听人说过,身处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狭小的天空。我很好奇,在这样破败的庭院中,如何写出谋划天下的文章?”
“有些人没有见过王阳,以为江河最为壮美。而有些人通过一片落叶,就能看到整个秋天。”
“所以……你是后者?”
“行万里路,才能见天地之广阔。”韩非语气感慨道:“我曾经流浪!”
“为什么流浪?难道家国不容?”
嬴政这一句话问的大有深意,他指的是韩非的现状。
“家”中也就是han国王室中四公子韩宇谋夺王位,“国”中也就是朝廷中权臣大将军姬无夜把持朝政。
这两个人,都不允许韩非台分走他们的权力。
所以说是家国不容。
这点,在场的几人都清楚,韩非也清楚。
韩非不疾不徐,平淡地道:“为了寻求一个答案。”
……
对于韩非和嬴政的谈话,易途若有所思。
韩非先说自己一叶知秋,又说自己行万里路,看似矛盾,实则不然。韩非说一叶知秋,是以一个han国就参悟透了天下。
‘万里路’与‘流浪’,是指在百家学说中追求治天下之道的过程。
韩非从一个学说‘流浪’到另一个学说面前,之所以流浪,是因为寻找治国之道。
在易途想着这些的时候,韩非和嬴政的对话继续。
“我遇到了一个老师,我问他,天地间真的有一种超越凡人的力量,在冥冥中,掌控着命运吗?”
“你的老师如何回答?”
“老师说:有。”
“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韩非轻笑道:“当时我也是这么追问的。”
嬴政一愣,终于转身。
“那么你的老师回答了吗?”
“所以,这就是你在这里等我的原因吗?”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韩非没有回答,而是转移话题道:“你为什么来到这里?难道家国不容?”
听到韩非的话,易途嘴角一掀,韩非还真是犀利,刚才被嬴政‘追击’,现在算是‘反击’。
而且韩非此话说的十分犀利,对此时尚且没有亲政的秦王来说,确实家国不容。
“家”中,嫪毐(太后的男宠,吕不韦进贡给嬴政之母)迷惑太后,曾经造反企图谋夺秦国政权。
“国”中,权臣吕不韦把持朝政不让秦始皇掌权。
对于嬴政而言,他的处境也算是家国不容。
嬴政踱步道:“我只是四处走走,散散心。”
可嬴政如此动作,恰好说明他此时内心的不平静!
韩非嘴角微掀,不过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叹气道:“心,如果在深井,眼中的天空就会变小。”
“你并不了解我。”
之后就是韩非和嬴政说‘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让嬴政心神颤动。
……
“你刚才追问天地间,那种超越凡人,在冥冥中,掌握命运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嬴政盯着韩非道:“不错。”
“高山变成深谷,沧海变成桑田,夏冬的枯荣,国家的兴衰。”韩非感叹道:“人的生死,真的是神秘莫测!”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
“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这,就是答案?”
“这种力量,就在身边,充盈了整个天地,当静下心来聆听时,它就像是一首歌。”
“你,听到了吗?”
韩非的话,让所有人,包括易途在内,都有所触动。
易途受地球信息大爆炸的影响,对韩非之言瞬间明了。
韩非所说的那种力量是:时间。
而对韩非之言,易途也有所猜想。
韩非想告诉嬴政的是:历史的发展,就像江河奔腾不止,在滚滚历史的车轮中,权力欲望称霸天下等等都只是过眼云烟,都只是沧海一粟。
就如同所有人的命运一样,最终都要走向灭亡。
而人的贪心就在于,妄图以蝼蚁之力控制天地万物!
我们在争夺权力的时候,天地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因为我们的汲汲功利,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如果,治国之术是法,那么治国之道又是什么呢?
就是遵循天道,不违人心,顺其自然,是尊重天地万物的生存之道,不打扰,不干涉,不改变。
……
韩非说,凡人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就如同井底之蛙。
韩非是井底之蛙吗?显然不是。
即使是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这些今人也都知道韩非子的大名,有着无数的作品弘扬着法治精神,用着韩非子的精神与思想来治理着我们的国家。
可见,国家之兴衰都成了过眼云烟,最终遗留下来的,是思想的闪光,是智慧的果实,是那些名垂不朽的千古名著。
韩非并非用一姓之人、一家之学、一国之臣这样简单的眼光来审视天下,他已经看到了“死亡”,他说他会死,秦王会死。
他看到了兴衰灭亡,他也看到了永垂不朽。
他更明白,推广自己的学说以后不只惠及一个han国,更可以惠及一个秦国、一个楚国、一个齐国、惠及整个天下的百姓,惠及这个群星璀璨的战国时代;
他更知道,让自己的思想流传下去,经过岁月的长河历史的长河,去惠及十年后的七国,去惠及百年后的那个国家,去惠及千年后的那个时代,去惠及整个历史!
而这个时候,一姓之人的王族荣耀、一家之学的繁荣昌盛、一国之臣的胸襟抱负在这样崇高的理想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以七国为锋,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为天子之剑。
韩非,不正是一个这样的“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