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龙颜大悦。
群臣对李承乾的态度也大为转变。
对于这些重臣来说,过去李承乾的逆天之处,只是虚无缥缈的传说,但是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的看在了眼里。
李承乾的梦入仙乡,圣人亲传,此事是难以考证的。
但这一曲仙乐,十里桃花,却是实实在在的圣迹!
朝堂顿时响起了一片恭维之声。
“殿下深得皇英武之姿,真乃是大唐之幸,万民之福啊。”
“不愧是圣人亲传,此等圣迹,真是令人心神震撼。”
“殿下既有勇武之风,更是将智勇双全,实在是惊才绝艳。”
“先服宋青衣,后服黄玉钟,殿下日后之成就不可估量。”
“不错,殿下九岁已有圣贤之姿,未来必是当世圣人,这是天佑大唐啊。”
这些狂拍马屁的,尤以适才不言不语,想看笑话的人为主。
李承乾经历了人情冷暖,对这些人的姿态,都是洞若观火一般。
那些真正有才干的重臣,如魏征、房玄龄等人,都没有这么急于表忠心。
事实,他们内心的震惊半分不少,只是比较内敛,没有表现出来。
魏征忽然开口,问道:“殿下,只是那黄玉钟为何突然来到长安,不知殿下可问清楚此事了?”
适才魏征在抨击程咬金的时候都不捎带李承乾,显然觉得李承乾还是个孩子。
但是现在,他俨然已经把李承乾当做了有资格位列朝堂的成年人。
他的性格极其务实,若不是李承乾表现如此逆天,他是不会去问一个孩子话的。
李世民也想到魏征问的这事,若是不弄清楚这黄玉钟本来的目的,还是让人难以安心。
李世民也问道:“承乾,此事你可弄清楚了?”
李承乾却是迟疑了一下,这黄玉钟来长安的缘由,涉及到李恪,似乎不便在这种场合提及。
李承乾于是道:“回禀父皇,此事说来话长,待父皇议政后,儿臣再行禀明。”
李世民略一沉吟。
房玄龄似乎看出了几分李承乾的意思,拱手道:“陛下,既然如此,不如先处理岭南的事?”
李世民点点头,道:“也好。”
他又看向李承乾:“承乾,你且在一旁等候,也听听国家大事,对你日后是有多有裨益的。”
群臣又是一惊。
李世民这话,俨然是露出了要确立李承乾为太子的意思啊。
其实这时候李世民完全可以让李承乾下殿等候,但他却让李承乾旁听议政,这是在给李承乾接触朝政的机会。
一山不容二虎。
皇帝有很多儿子,但是接触朝政,处理政务的,却只能是太子。
而且,李承乾终究只有九岁,若不是他实在太过惊艳,即便他身位嫡长子,也不会让他这么早就接触政务的。
李承乾领命,往左几步,静静的站在一旁。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道:“玄龄啊,适才所说岭南一事,你继续说。”
房玄龄躬身道:“是,陛下。”
“这岭南谋反一事,其实早些年就有风闻。”
“这次乃是地方官府报朝廷。”
“主要的焦点在于……”
不愧是与杜如晦合称“房谋杜断”的人,把这件事整理的井井有条,逐条说来。
大抵来说,就是岭南的长官冯盎,许久不曾入朝,近来有各地方州府,前后十几次奏称冯盎起兵拒境,意图谋反。
原来,那岭南虽然名义隶属唐朝,但是地位有点类似当年的北平王罗艺,听调不听宣。
这冯盎统御岭南,虽向大唐称臣,但是雄踞一方,地位超然。
所谓岭南,也就是后世的广东一带。
别看后世广东地处沿海,经济发达,但在那个时代,却是中原的边缘,被视为蛮荒之地。
那冯盎也不是什么土著,而是世家子弟。
他的父亲娶了岭南越族洗家的女儿为妻,因而成为越族首领
冯盎昔为隋朝官员,在隋朝灭亡后,他赶回岭南,集聚民众,自任首领,经过多年经营,因而能雄踞岭南、百越之地。
后来,冯盎接受李靖的檄文,率领部属归顺唐朝。
当时,李渊在冯盎的辖地设置八州,任命冯盎为柱国,后封为耿国公。
这冯盎统御二十个州,占地方圆数千里,影响力极大,所以收到报“冯盎谋反”一事,李世民极为重视,特地召集朝臣,商议此事。
十六卫的大将蔺暮朗声道:“陛下,岭南酋长胆敢谋反,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他是比较激进派的将领,历史李世民曾想派此人去攻打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