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府,秦斌与唐姬、万年先后清洗一番,换干净衣服后,唐姬带着万年去学女红,万年虽然不舍得离开秦斌,不过却也听话,乖乖跟唐姬去了后院。
而秦斌则是出府去了长安城治所,刚走进治所大门,工部那边的格物司就派人来通报,说水泥已经制出。
秦斌一听,就连忙赶去工部格物司。
工部格物司司正是秦斌具现出来的,清末时期的能工巧匠,名为刘承志。
一开始见到刘承志脑袋后面拖着的辫子时,秦斌心中复杂万分,随即就下令让刘承志将辫子给剪掉,并且还通过内阁强行颁布废除髡刑(剃头。古代刑法,堪比杀头),并鼓励官方和民间剪发,留短发。
甚至为了以身作则,秦斌还想将自己的长发给剪掉,不过被王安石、卢植等大佬死死拦住,见劝说不通,秦斌只得作罢,不过髡刑还是被顺利废除了。
可惜关中百姓对此并不心,甚至还有传闻说是,王府中某些奸臣蛊惑君,从而颁发这等荒唐政令。
对此,秦斌都有些哭笑不得,甚至还对‘某些奸臣’感到抱歉,毕竟黑锅不知不觉就甩出去了。
至于‘某些奸臣’是谁。
咳,秦斌表示完全不知道。
大概在百姓心中,王府颁发的政令里,只要是不好的,肯定有‘某些奸臣’作祟,这肯定与贤明的弘农王无关。
好吧,百姓啊,还真是淳朴呢。
不过很快秦斌也明白了,在这个《孝经》横行的时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之说深入人心,想要改变,短时间里也很难做到。
言归正传,格外司司正刘承志并不是什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只是秦斌为了获得更先进的科技,将系统的非历史名将的人物具现设定,改成清末时期,因为《311华夏风云》游戏中,最晚出现的将领也只有清末时期的李鸿章,所以秦斌能具现最晚出现的职业人物,也就是清末的。
通过与刘承志的交流,让秦斌感到惊喜的是,李鸿章时期国内已经能自产,并量产水泥了,所以刘承志还真知道水泥的炼制工艺。
只是刘承志的设定是矿物工匠,所以对水泥工艺知道的并不详细。
而秦斌又测试过,无法直接将具现设定更改为‘水泥工匠’或‘洋灰工匠’之类的,最后秦斌又具现了数十名相近职业的工匠,多次确认后,发现都和刘承志差不多,对水泥工艺知道一些,却不全面。
不过这也很好了,至少比秦斌带人去摸索要靠谱的多。
这不,才两个多月,刘承志就交出答卷了。
秦斌来到格物司,见到刘承志正在对新出炉的水泥做测试,秦斌也不打扰,就那么的安静地看着。
这么一看,就好几个时辰,直到放在在露天场地的水泥凝固后,秦斌就知道,或许这些水泥的质量比不后世工业化产品,但是也是水泥,作用依旧巨大。
例如关中那些一旦下雨就会变得泥泞不堪的破路,又比如那些城墙。
用坚固石条、岩块砌成的城墙,防御力还好一些,但是这种城墙耗费巨大,特别是人力耗费,更是惊人。
而这种用巨大石条岩块砌成的城墙,秦斌目前亲眼所见的也只有函谷关一处。
除此之外,大城一般用青砖加夯土建造的,而小城更是直接用土砖加夯土,甚至还有直接夯土堆成的城墙。
而现在有了水泥,那情况就不同了。
传统的城墙因为坚固和平衡点的问题,无法建造的太高。
汉代城墙通常高七至八米,一些特殊地形的关卡墙高可达十米左右,不过这也是极限了。
这是因为技术制约。
而现在有了水泥,秦斌完全可以弄出混泥土结构的城墙。
到时候完全可以将重要关卡的城墙升级,成为那种高十五六米的庞然大物。
一想到敌人在城墙下望墙哀叹,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秦斌就不自觉地会心一笑。
等水泥试验有了初步结果后,秦斌就招来刘承志一问,得知水泥量产不成问题,并且投入并不大后,秦斌就直接下令,让新城建造的城墙和道路全部换成混泥土结构。
对于秦斌忽然而来的命令,内阁一众大佬通过了解水泥和混泥土的强大,并且廉价后,也不做劝谏,而是对新城建成之时更为期待了。
除了水泥一事之外,格物司的另一个项目也完工了。
那就是——纸张量产项目。
纸张在东汉年间本来就不算稀奇物,毕竟随着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张就逐步开始普及,到了隋唐时期纸张就已经彻底取代了竹简。
所以纸张的工艺提高和量产对于秦斌来说并不难,秦斌只需要具现隋唐之后的纸张工匠即可。
并且为了更先进的造纸工艺,秦斌具现的工匠多为明清时期的。
纸张量产得以解决后,秦斌就策划着开科取士。
不过秦斌也知道这事情不能急,就好像明清时期的火器一样,虽然也能通过系统具现清末时期的工匠来打造火器,不过这玩儿危险性太大,产能短时间里很难提高。数量少了,效果不显著,若是遗失了一两把火器,那秦斌自身安危都成问题。
毕竟秦斌自信能躲过弓箭偷袭,却没信心面对火器。
所以火器装备军队的问题,秦斌暂时压下了。
并且要改变军队作战风格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而开科取士,也一样不能随便乱来。
因为秦斌知道,一旦关中开科取士,并且因纸张量产导致书籍泛滥,那么将会直接触动天下所有士族的根本利益,一个不好就会演各路诸侯齐聚函谷关前的戏码。
虽然不怕,不过秦斌依旧认为,事情得一步步来做,步子太大了很可能会扯着蛋。
现在纸张量产不成问题,那么第一步就是普及书籍,打断士族千年知识垄断的局面。
然后等关中大小学校建设完毕,并授课几年,那就是开科取士的最佳时间。
并且有了几年的缓冲期,秦斌也好将关中的防御体系、基础建设等都升级一遍,到了那个时候,别说各路诸侯诸侯齐聚函谷关,就是与全世界为敌,秦斌也敢。
当然,此时秦斌又为人口头疼了。
量产水泥和纸张的熟练工人,秦斌可以咬牙从系统里具现,可是纸张的印刷,出产书籍的装订和销售,这些都需要人力去完成。
水泥也一样,仅仅是满足关中基建需求的水泥烧制,少说也需要数万,乃至十万人口投入。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流水线设备,单靠手工制作,耗费人力当然巨大了。
并且这还不算最要命的,更要命的还是基建一块。
无论是道路休整,还是学建造设这些公共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口投入。
就在秦斌为人口头疼的时候,身为参谋部主官,并兼任情报司的韦睿却找了过来。
“君,据武关守将吴玠送回急报,以袁绍为首的诸侯联军于一月前收拢兖、豫两州流民,约一百三十万人,分批送往武关,现在第一批约四十万流民,还有数天就要到武关处。
吴玠请君派遣更多人手与押送更多接济流民的粮食!”
“什么?!”秦斌瞪大眼睛,连忙接过韦睿手中的书信,细细一看,就大笑着说道,“这还真是正打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嗯,还得好好感谢一下袁绍才行。
文怀,你说我们要不要送一份‘为君分忧’的锦旗给袁绍?”
“诶?”韦睿倒是有些不明所以。
“呵呵...说笑而已。文怀,将消息送去内阁,让内阁与各部各司全力以赴,务必让入关后的流民一个都不能饿死!”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