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乃四朝元老,明史张廷玉评论他:博学善权变,尤晓畅边事,出将入相,文武全才。
皇的皇恩浩荡一下子让杨一清诚惶诚恐起来。
“陛下,草民当不起如此厚恩,陛下英明神武,谈笑间,鞑靼化为乌有,实乃雄主明君。”
杨一清坚辞不受赐座和置酒的待遇。
朱厚照看了看身边的付殿举,付殿举示意御膳房已经准备好了。
“各位爱卿,朕今日特意叫御膳房给各位做了饭菜,一起吃。”
“臣等不敢!”
群臣跪成一片,金銮殿吃早饭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你们啊,就是守着那些条条框框,这事,朕就乾坤独断了,朕也饿了,就在这儿吃吧,传旨,饭菜。”
朱厚照大手一挥,早就准备好了候在外面的太监宫女鱼贯而入,搬来矮案几,摆热腾腾饭香味扑鼻的菜。
御案摆了九个菜,还有酒杯酒壶。
“怎么?都不吃?想抗旨不成?”朱厚照拿起银筷子夹了一块鹿肉笑着道。
“臣等不敢。”
群臣又是一通跪拜。
这时,杨一清倒安之若素盘腿坐了下去,和杨廷和共用一个案几。
“陛下体贴臣工,大家焉能抗旨不遵?”
杨一清说完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其他人一看杨一清如此,也一个个的盘腿坐下。
这杨一清被刘瑾陷害前本来就是朝廷重臣,金銮殿里面何人不知。
一顿早饭一直吃到了天已经大亮。
宫女和太监撤去碗筷案几后,朱厚照缓缓道:
“朕宣布一个事,从明日起,早朝推迟两个时辰,没有大事,五日一朝。”
杨一清又是马赞同,他以一个草民的身份抢了首辅的发言权。
奇怪的是,首辅谢迁根本就不在意,其他大臣见首辅不在意也就没有说什么。
礼部尚书有点难堪,照说这是违反礼制的事,完全可以当场抓人,甚至可以定罪斩立决。
朱厚照从御案拿起一份空白的圣旨,提笔写了起来,很快写好交给付殿举念。
“有旨,前三边总督杨一清受刘瑾之流陷害,朕决心起复,着杨一清任左都御史兼三边总督,钦此!”
一下子,杨一清又从一介草民变成了三品大员。
对于杨一清的这个起复,整个金銮殿的人都不觉得奇怪,。
因为在之前的孝宗朝他已经有过致仕又起复的例子。
后来刘瑾用灭族的罪诬告他,他还是能全身而退。
杨一清是特例,这是举朝下的共识。
谁让杨一清在和蒙.古对峙的十几年里交手几十次无一败绩,这是铁一样的军功。
退朝后,朱厚照特意留下杨一清。
乾清宫御书房里,胡子花白的杨一清正襟危坐。
而朱厚照歪坐在御座,场到现在坐了几个时辰还真的有点腰酸。
“杨一清,在金銮殿,你说的三点应对朕并没当时答复你,现在朕可以告诉你,你说的那三个策论完全是针砭时弊的,很有道理。”朱厚照道。
“谢主隆恩!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杨一清急忙跪下。
“不用多礼,澄清吏治之事朕知道一下子急不得,而打击豪强和撤藩这事缓不得,拖久了情况就变了,这个事,朕也有考虑,你说说你的看法。”
朱厚照亲切的对杨一清道。
“微臣看来,撤藩应该撤的是他们的土地,这是他们的命根子,土地也是百姓和朝廷的命根子,要撤藩,就必须做土地的重新丈量,如此方能知根知底,继而一举拿下。”杨一清语气坚决道。
“朕知道,全国土地规模庞大,要丈量结束恐怕尚需时日,朕觉得不妨先打击几个巧取豪夺民愤极大的藩王,可以杀一儆百,震慑其他藩王,朕看安化王就是那样的人。”
“陛下圣明!微臣也是这样想的,安化王不仅鱼肉百姓,还有谋反之心,家里豢养了死士不下千人,微臣以前做三边总督时就对他的事所知甚多。”
杨一清简直是欣喜若狂,帝别三年,刮目相看啊,以前他也写过密折给朱厚照,不过被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想不到今天这个年轻的皇帝主动提到了这个安化王。
“这事,就交给你办,记住了,要快,雷霆万钧,快刀切木一般处理,尽早的把他押解到京师来。”
朱厚照很振奋,有这样一个能臣辅助自己,接下来的改革就好办了。
“陛下圣明圣断,臣,万死不辞!”杨一清激动的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唐伯虎那个人怎么样?”
朱厚照又问道。
“唐寅?臣有所耳闻,此人才高八斗,只是比较傲气,不太懂人情世故。”杨一清有点惊讶,皇帝怎么问起唐寅来了。
PS,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收藏求鲜花求鲜花求打赏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