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此乃国之大贤 新书求(1 / 1)飞跃黄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孙皇后顿时有些奇怪。

“不知先于臣妾之前,还有谁劝解了陛下,让陛下对魏征消了气。”

长孙皇后对于李世民的脾气可还是很了解的。

真要认准了一件什么事,除了自己的劝解或者李世民脑袋转过弯来,其他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他的主意。

可今日居然像是听到了奇闻一样,居然还有人有这本事。

李世民转而将放在桌的那幅字给拿了起来。

“就是写这幅字给我的那个小子,今日劝解了我一番,让我彻底明白了,魏征此人值得重用。”

长孙皇后顿时大惊。

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那幅字。

本以为先前李世民口中提到的那个小子,也不过就是皇帝微服出行,偶然遇见的一件有趣事情罢了。

结果到现在才发现,居然还是个重要人物。

但这也不由得让长孙皇后越来越困惑。

“陛下,你不妨就一次说完吧,也好让臣妾去了心中疑惑。”

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一脸惊诧好奇的模样,不由有些得意起来。

“我跟你说的这小子,他可不是什么寻常市井小民,而是实实在在的天纵之才。”

“要按朕的说法,那实在是苍赐予我大唐的麒麟,这是天佑我大唐!”

“杜如晦和无忌都已经见过这小子了,二人对他那是赞不绝口,说不出哪怕一丝一毫贬斥的话语。”

长孙皇后这下是吃惊的不得了。

李世民一个人如此夸赞就算了,连带着自己哥哥和朝中众臣杜如晦都这般评价。

那这个说法一定是不会有错误的。

可究竟是什么样的年轻人,才接连当得君臣三人如此追捧,连天佑大唐所赐麒麟都来了。

李世民在总结性的夸赞了一句之后,边回忆边说着。

“今日我向他提起我身边有个这样性格耿直,脾气倔强的老管家,问他该怎么办。”

“他当时便告诉我了,不仅不能把这老管家赶走,还得提拔重用。”

“这样我身边才会出现越来越多敢于说真话的人,而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只有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多,我才能耳聪目明,不断的做出正确的决断。”

“甚至他还在不知道朕的身份情况下,直接拿出魏征的例子作比,说只有朕这样的贤明之君,才会把魏征如此敢于劝谏之臣留在身边。”

“所以朕思来想去,觉得治理国家必须做个耳聪目明之辈,因此魏征得留,而且得重用!”

“要不然我今日一降罪魏征,明日这小子知道之后,指不定怎样在背后编排我这位当今圣。”

长孙皇后在边听的是目瞪口呆。

虽然这番话是经由李世民转述而来,但长孙皇后能够清楚的感知到其中蕴含的真意。

甚至都能够想象出当时二人在对话时的模样。

她禁不住拍起了巴掌。

“说的好,这话说的真好!”

“治国之君,理应耳聪目明,当有直臣于左右。”

“这年轻人说的好,说的实在太好了,如此乃是国之大贤!”

“怪不得陛下这一个多月来时常微服出宫,原来市井之中居然有如此贤才。”

李世民听到长孙皇后如此夸奖王辰,仿佛也是夸到了自己身一般,脸的笑意怎么的也收敛不住。

就像是在邀功一样,李世民赶忙把那幅字的绳结给拆开。

“不仅如此,他还说了三句话,朕是久久不能平静。”

“那三句话恐怕足以陪伴朕的一生,我特意让他誊写在这张纸,这也就是我先前所说,求来的绝世珍宝!”

长孙皇后立马站起来,依偎在李世民身边,准备见证一番,究竟是怎样的三句话能够让李世民如此动容!

很快,这幅卷着的字被展开来,王辰颇为俊秀的书法跃然纸,呈现在长孙皇后眼前。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嘶!”

长孙皇后倒吸一口凉气,满眼都是惊诧的神色。

“圣贤之语!”

“这足以媲美圣贤之语!”

“能说出如此话语,那足以当得国之贤才的名号。”

“能用这三句话来劝解陛下您,那是实实在在的忠良之辈,这已经足以证明其品性。”

“陛下为何不将如此国之栋梁纳入朝廷,以臣妾之见,这是能够媲美房杜等朝中重臣的大唐脊梁!”

李世民看长孙皇后如此激动,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当初他自己和杜如晦,也是这番模样。

他只是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道:“我倒是这么想,只是这小子却不乐意。”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