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交换(1 / 1)迷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物似乎是在一夜间苏醒的,青草钻出土地、老枝发出新芽,葡萄架下的几株老藤也焕发了新生命,开始牵藤。

值得一提的是,冬季嫁接的其中一根黄果子树枝条抽了芽,显然是种活了。

两只篮球大的白鹰发出高亢的鸣叫,在高空盘旋一圈,然后落地,它们正是大白小白。

乔安的肩膀已经容不下它俩,大白小白短短时间内迅速抽条,总算让人认出了它们属于鹰科。

在白鹰不远处,乔安搬了个躺椅在空地上,懒懒的躺在晒太阳,手里拿着两本书发愁的看着。

陶器,可用于日常生活和与其他部落交易;砖,是如今想搞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

他现在看的就是各类砖和陶的制法。

说来,在两种东西在异界弄出来也不算困难,但部落加上两个婴儿也一共才十四人,根本无法完成造窑和之后的炼制。

人口,如今成了制约他发展的最大阻碍。

或许,是时候和其他部落打交道了,如此想着,正好泽走到身旁。

“泽,我问你个事儿。”乔安坐起身来。

“大人您问。”

“你知道附近有什么小部落吗?部落人数不超过百人那种。”

泽思考片刻,摇了摇头。

这个世界太过危险,人类都会选择抱团取暖,他知道的大部落只有炙木部落,即使有其他小部落也都依附着那个上百人的大部落。

阿蕨正好在旁边听见了两人的对话,插口道:“大人,我知道附近有个小部落。”

云部落位于东边的森林边缘,当初阿蕨和同伴最初就是逃亡到那个部落的。

云部落只有三十几个人,冬季储存的食物更是少,根本无法收留他们留下。

即便如此,那个小部落也送了他们一些吃的,最后更是他们的建议,逃亡的四人才找到了逐鹰部落。

友善而弱小,乔安对这样的邻居很满意,当然,若是能将他们拉过来当一家人就更满意了。

……

次日一早,六个人备齐货物、拿上武器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几人领头的是乔安,这次的出行是临时决定的,他以逐鹰部落族长的名义,带上一百斤大米和几个陶罐前往东边的云部落。

那些东西有两个人拿就够了,六个人一起是为了行动安全。

森林中几人快步穿行,大石肩头的大米丝毫没有影响他的速度。

两个小时后,他们与一队猎人在森林里不期而遇。

阿蕨一眼认出对方领头的正是云部落族长的儿子云角。

云角颇为警惕的看着他们,在知道大石背上背着粮食到部落来交易时,目光才柔和了许多。

不管对方要换什么,反正他们最缺的就是粮食。

匆匆结束狩猎,云角带着他们回了部落。

云部落的屋子和逐鹰部落的很相似,建在二十多米高的地方,乔安如今已经能够自由上下。

来到一间相对宽敞的树屋,这是云部落族长云盘的住处,也是他们待客的地方。

乔安说明来意,云盘并未面露喜悦,反而面色沉重了。

食物的珍贵可想而知,云盘实在不知道他们部落里有什么值得对方远道而来的。

但无论对方开出什么条件,他都得抓住送到眼前的食物。

“不知……乔族长想换些什么?”

“换人力。”

这是个新鲜说法,云盘表示自己没听懂。

“我们部落需要一些年轻力盛的男人帮我们做活儿,用他们的劳动力交换这些食物。”乔安考虑过,云部落的人少,若是他直接提出用食物交换人,云盘极有可能拒绝,然后将他们纳入警惕范围。

换人力这种办法才是最好的渗透。

云盘也觉得这方法不错,近一步询问换法。

“十个人给我们做一百天的活儿,这些食物和陶罐只是酬劳的一半,另一半等他们回来时再给。”

云盘有些心动,乔安再接再厉,“这期间,他们十个人的住处和伙食我们全包。”

“成交!”

云盘很厚道,派出去的十个人都是年轻男人,有把子力气那种,还是乔安要求,才将其中两个换成了女人。

此行出乎意料的成功,十六人回到部落时天还没有黑。

逐鹰部落的人意外热情,这是以云角为首的几人来到这里的第一印象。

这个部落……好像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云角将目光落在围起来的栅栏里。

那里喂养着十几只禽类,多数为母禽,一部分公的已经在母禽开始生蛋后就陆陆续续杀了吃。

当然,其中最威武的还数那几只野禽,如今已经不用拴着它们了,即使偶尔跑出去,也能在天黑前回到窝里。

“咯咯哒!咯咯咯咯哒!”一只母鸡从鸡窝里出来,里面留着一颗刚生下来的蛋。

远处,鹰翼又在巡视菜地,因为冬季温度过低,地里的菜死的七七,想摘来是是绝对不可能了。

如今活下来的这些他尤其珍惜,眼看这些蔬菜已经抽苔,按大人所说,过些日子它们就能开花结种子了。

“这、这这些是做什么?”云角指着那些悠闲觅食的家禽和抽苔的蔬菜问道,在他的认识里,没有饲养的概念。

然后,他和他的同伴们就一直处于震惊当中。

养殖、种植,刀耕火种的方式都是他们从未见识过的,更何况他们将要修建的砖窑和陶窑。

传统砖窑的窑室是环形的,四周等距开有多个门,可以认为是由多个互相连通的窑室构成的,多个窑室共用中部的一个烟囱。

砖窑点火后,火头从一个窑室烧到另一个窑室,在环形的窑室间流动,在火头过后,砖就烧好了,送风降温后,即可取出烧好的砖。

乔安如今做的,当然不可能达到这种标准,他只打算按烧砖的原理做个小的,然后将书丢给泽,以后砖窑能发展成什么样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陶窑也是如此,虽然泽不识字,但这两本书中有非常多的图画,两种窑的原理图、结构图也不在少数,足够他学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