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陛下不能就这样放过他们
“陛下,难道就这样算了?
若是只砸了臣的铺子,老臣就听陛下的劝,忍一回屈辱罢啦,
可他们如此嚣张跋扈,都欺到皇后殿下的头上了,
难道,咱们还要继续忍气吞声不成,陛下贵为九五至尊,何以如此退步忍让,老臣实在有些想不通啊,俺的好陛下呀”
尉迟恭说完,郁闷的一口干掉一大樽高度白酒,由于喝的太猛,不停的咳嗽起来。
就是一直不说话的程咬金,听了尉迟恭的话,也是大点其头,跟着出声支援
“陛下,臣觉得,尉迟老黑说的没错!”
牛进达紧攥住拳头,盯着李世民道
“陛下,尉迟大将军所言,正合臣意,岂能任他们如此猖狂,若是就此罢休,也太窝囊了些。
难道离开他们五姓七望,陛下的江山,还没人治理了不成,
陛下的子民,千千万万,何必担心无人治理,臣也是心中难服。”
牛进达用恳求的目光,看着李世民。
他盼望陛下能像以前那般,乾纲独断,号令一出,他牛秀就立马冲杀出去,斩将夺旗,再建功业。
牛进达那好战的血液,正在期盼皇帝的命令,才能再次沸腾
李世民看着三个忠心耿耿的超级打手,自己也郁闷至极。
内心也在强烈的挣扎着,曾经指挥千军万马,征战沙场,
那是何等的快活,如今,竟然要被这些小人,逼迫到这等地步,还不能还手乎?
另一个声音,不停的蛊惑着李世民的内心
杀了他们,把那些敢欺到你皇后头上世家门阀,全部斩杀的干干净净,欺皇后就等于欺你
也叫他们也知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李世民险些就要松动心神,关键的时刻,最后一丝清明,又占据了上风,
李二郎啊李二郎,你这皇位来的就不正,已经是个诟病了,倘若再做不好这皇帝,
岂不是更要惹天下人耻笑,还要惹后世子孙的嘲笑?
把那些人的家族,全部都斩杀干净,只不过是一时的痛快,痛快之后呢,诺大的天下,谁去治理?
不行,朕必须做一个千古明君,叫百世后的那些子孙也看看,
到底我李世民,才是那天子的最佳人选,
朕不是还要开创大唐盛世的吗,怎能小不忍,去乱大谋
强自压下心中那凶狠的念头,李世民和程咬金一块儿,拍着不停咳嗽的尉迟恭后背,温言相劝
“诸位卿家,不必如此这般,何必与他们置气?
你看看,你慢点吃不成,还怕谁还来抢你的酒尊乎?”
尉迟恭终于止住了咳嗽,坐直身子,
“陛下”
李世民直接抬手打断了尉迟恭
“三位爱卿之意,朕都明白。
这些年,你们对朕忠心耿耿,朕也相信,你们是为了他们欺到皇后头上而气恼。
可是这打天下,和治理天下是两码事,成江山易,守江山难。
难道你们还不明白,这是个陷阱乎?”
李世民再一次挥手,示意想要说话的三人,这才继续陈述详情
如今已经不是当初,大业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了,
我李唐江山已经稳固,这天下也要走向泰宁,
当今之时,正是明律法,修典史,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的大好时光。
当务之急,是要励精图治,一些大事非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这边从谏如流,那边还要整饬吏治,
又要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需致力复兴文教,
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吸取秦隋,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
怎能以一时之意气用事乎?诸位爱卿应当多加思虑才是。”
李世民没指望这三个憨货,能听懂他的苦口良药,只希望能安抚他们焦急爆躁的内心。
程咬金虽然听得有些吃力,可大是非上,却是明白了不少,虽然心中还有气恼,却是能沉住气了。
牛进达的阿耶,曾经做过一方主薄,按说应该懂一些文笔才是,
奈何这厮,除了能看懂排兵布阵的那些兵书之外,几乎行事不带脑子,急急的辩解道
“陛下,砍杀了他们的狗头,咱们一样可以,像陛下方才说的那般行事,还能出这胸中的恼气,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世民烦闷的抚摸着自己的额头,闹了半天,这些发人深省的大道理,竟是对牛弹琴了。
还两全其美,简直是狗屁不通,一点小事儿,就将五姓七家砍杀一大半,这能算是两全其美?
恐怕也就是你们几个心里美吧?
“进达稍安勿躁,那些小人,正是看中了你们这种火爆的脾性,才故意将你们的铺子砸毁,
如今,天下安宁,正是明修律法的时候,倘若这等小事,就砍杀百姓,
痛快是痛快了,世家门阀群起而攻之,都来参奏,你们将大唐的律法视若无睹,要将你们法办,以证典刑,朕该如之奈何?”
李世民平摊双手,向三人一一看了过去。
尉迟恭和程咬金,牛进达不同,他就是个打铁的出身,生性暴躁,
当年被地主欺负之时,怒火攻心,直接将那一家老小斩杀了干净,这才加入了义军
回想当年,自己归降之时,同僚先是降了唐营,后又背叛而去,
彼时,唐营诸将,皆主张杀了他尉迟恭以防后患。
唯独秦王殿下,力排众议,不但放下屠刀,反而还用银钱宝物,来赏赐自己。
想当初,秦王殿下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向太上皇做保证,自己不会生出反心,这才有了尉迟家族上下,今日的富贵一场。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尉迟恭的人生里,对李世民的忠心,那是典型的死忠。
他虽然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可是主辱臣死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
如今那些贼人,不但砸了他的铺子,还欺负到皇后头上,
那皇后殿下,对自己更加恩宠,皇后殿下自己,都是省吃俭用,不舍得添加新衣,
还总是从牙缝里扣出来一些,给自家山妻,赏赐衣物,
尉迟恭这人,就是个直肠子,谁对她好,他就拿命去换,谁敢欺负他,立马砍死你个狗头。
两种仇恨加起来,尉迟恭狠下心来,咬着牙说道
“陛下,所有人都嘲笑俺老黑,愚笨无脑,老臣也不反驳,臣不识几个大字,也不知道太多大道理,
可老臣却知道,主辱臣死之理,他们不就是想要老黑的项上人头吗,
陛下只管应允便是,老臣再为陛下尽忠最后一次,
待我杀光陛下的绊脚石,为陛下清理干净道路,
老臣也不叫陛下为难,更不用去大理寺,刑部受罪,
臣但有一死,以报陛下当年活命不杀之恩,请陛下允准。”
尉迟恭说完,离开太师椅,双手相合,深深的拜了下去。
牛进达愣住了,他和尉迟恭争抢多年功劳,尽管都是过命的交情,可难免有些不服气,
今日他牛进达服了,论忠心他也能如此,如此不要性命的去支持陛下,尉迟恭是条汉子,
这一番行为,直接刺激的牛进达也失去了理智,仿佛又回到了残肢断臂四处飞散的沙场
“陛下,臣也和尉迟大将军想的一样,愿为陛下效死忠,
不就是一颗头颅吗,让他们拿去就是,
可臣就是死,也要杀光他们,免得以后给陛下留下后患无穷。”
程咬金也重重的点点头,他不要命的救过李世民两次了,没必要多说。
李世民向来知道,这三人都是死忠,可今日,三人又一次不要性命,也要为他清理障碍,李世民怎能不感动?
他也是人,人心都是肉长得,岂能不激动?
强忍着情绪,李世民,有些哽咽的说道
“我知道,众家兄弟依然都像当初那般,不曾改变,我都知道”
搀扶起来尉迟恭,几人重新坐下,李世民沉声说道
“你们的忠心朕一直明白,那些小人的心思,朕也清楚的很,奈何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如今,天下初定,看似国泰民安,实则不然,
前朝遗贵,还有一堆,五姓七望又把持大部分职位,平静的湖面下,惊涛骇浪正在酝酿,
外,又有狼族野心虎视眈眈,三位爱卿难道忘记了,那白马之盟的耻辱乎?
突厥与薛延陀,蠢蠢欲动,龟兹,吐谷浑,互相试探,
高句丽更是想逐步蚕食我李唐土地,回纥也不安分,焉耆,吐蕃又在日益壮大之中,
是以,可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之处,倘若朝廷不安,动乱一起,渭水之边的情景,必定再现。
朕岂能轻举妄动?
若是你等觉得,以后无仗可打,那就大错特错,
朕先整顿吏治,再安定了天下百姓之心,待局面稳定之后,才能拿下他们那些小人。
届时,朕还要依靠你等猛将,为朕平定四方蛮夷,
众卿家,随朕成就那不世之功,名传百世而不朽,岂不是美哉?
如今将大好性命,葬送在世家小人的手里,孰轻孰重,众卿家难道不能自行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