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迷雾重重(1 / 1)爱渔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随后被带到了当时还是妃子的元皇后这里抚养。

年幼的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从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小的他没有太多的心思,只是觉得突然一下住得好了,吃得和穿得都变好了,就连宫人们对他的态度也都突然变得恭敬起来。

在太学里,再也没有人敢随意欺负他了,就连那几个以前经常欺负他的哥哥们,也一改往日的态度,对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他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只是模模糊糊的觉得,这一切的发生,都跟他新认的这个母后有关。

于是尽管年纪很小,机灵的他依然牢牢的抓住了这个机会。

当时,元妃的宫里还有一个孩子,就是同样失去母亲的太子秦霄。

相较于秦霄对于元妃的疏远冷淡。

秦珏则完全相反。

他努力的察言观色,想尽一切办法的讨元妃欢心,一口一个“母妃”叫得一直没有自己亲生孩子的元妃心花怒放,对他的疼爱也越来越多。

秦霄则越来越不受宠,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日子静静的流过,他越来越懂事听话,得到的宠爱也越来越深,在宫里的待遇也就日益的水涨船高,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天之骄子,什么是锦衣玉食。

他已经完全把元妃当做自己的母亲了。

至于自己的亲生母亲,那个可怜的卑微女人在他脑海里的形象越来越模糊,甚至渐渐消失不见了。

甚至在年岁渐长之后,他的心中对于母亲的死偶尔还生出一丝庆幸,幸亏她死了,否则的话自己也得不到今日所得的一切,幸亏她死了,否则自己还要和她在泥坑里死死的挣扎。

他知道这样想不对,这样简直是大逆不道,可是,事实是,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后来秦霄在元妃那里终于彻底失了势,自己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子,这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面对着这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面对即将唾手可得的万里江山,他怎么肯去轻易的失去?不能,绝对不能,哪怕忍受再多。

秦珏心里暗暗的狂喊着,缓缓站起身,擦干了嘴角的血迹,离开了锦绣宫。

宏阔的大殿里,百官分列两旁,向着金銮宝座上身着龙袍的男子深深的叩首,整齐划一的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雄浑的声音响彻大殿,直冲天宇。

皇帝端坐在宝座上,皇冠前的珠帘将他的面容完全挡住。

因为无尘说不能让大臣们看见他的真容,否则的话,就再也找不到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神仙了。

皇上对道士们本已经有的一点疑心,也在那日夜空出现异象后,彻底消散了。

他缓缓的开口,语调一如从前的威严低沉:“寡人专心求仙,国事难以兼顾。幸得众爱卿一如既往的忠肝义胆,呕心沥血,国家才日益的繁荣昌盛。现在,只因天上出现荧惑守心的异象,这是上苍对我的一个警醒,所以寡人决定,以后会定期的上朝。现在有本的上奏,无事就退朝。”

皇帝说完静静的扫视着黑压压一片跪伏在地的大臣们。

几百人的大殿内鸦雀无声,连一声咳嗽都没有,静得落针可闻。

大臣们表面上都垂首顺目,暗地里却各有各的心思。

皇帝沉迷修仙,已经数年不上朝,朝廷的所有政务均由内阁来处理。

而内阁里的七位辅政大臣也是离心离德,互有帮派。

陈怀虽为内阁首辅,官阶最高。但是,近几年,元氏一族的势力急剧扩大,元皇后借助元峰之手,独揽了朝政大权。故而元峰在内阁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风头早已经超过了陈怀。

但是陈怀贵为首辅,几十年的宦海沉浮,势力的累积,也不是可以被轻易忽视的。

自从昨日收到今天皇帝要亲自上朝的消息后,大臣们自觉地的分成两派,一派前往元府,一派前往陈府,少部分人在家里纹丝不动。

大家聚在一起,秉烛商议,一直到三更时分才各自回府。

故而围绕着皇帝突然开始理政,表面上一派平静的朝堂之上,一场场的血雨腥风明争暗斗即将掀起。

只是,现在所有的人都明白,局势尚未明朗,不能轻举妄动。

因为所有的人都想着先观察一下,没有人愿意先开口。

大殿上,陷入了一阵难言的沉默。

皇帝微微眯起了眼,透过脸前细密的珠帘一一扫视叩首在地的大臣们。

虽然他们都低着头,可是他却依然能清楚的辨认出每一个人,看到他们身上的细微变化。

有的人位置往前挪了一大截,有的人却已经排到了最后,差点被挤出殿外去;有的人老了、有的人不见了。五年的时间,一样的朝堂,不一样的人,江山还一样否?

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声,自他的胸腔发出。

“陈爱卿”皇帝语调低沉的唤跪在东首最前面的陈怀,“你可有要事奏报?”

陈怀抬起头恭敬的回答:“启奏皇上,臣没有。”

“元爱卿呢?”皇上又问跪在陈怀身后的元峰,他也是恭敬万分的回答:“启奏皇上,臣没有。”

“杨爱卿呢?”皇上继续问同为内阁辅政大臣的杨渊,杨渊同样没有。

七位辅政大臣均没有要事奏报,皇上又点了其他几个人,也是一样的回答。

皇上的心中不禁有些恼怒,这些人当真以为他已经成为了一件可有可无的摆设?还是有其他的顾虑,现在不敢说?他微微皱着眉。

刚准备宣布退朝,在大殿的最后方突然传来一个不高的声音“皇上,臣有事禀报。”

皇上抬目望去,却是一名六品的礼部官员。

那名官员走出队列,跪在大殿的正中,双手平举笏板,沉声说道:“城西广天寺近日突然闯进一头麋鹿,通体雪白,实属罕见。百姓们以为这是天降祥瑞,乃是皇上皇恩浩荡感天动地,故而上天才派出这样一个神鹿来,以示对皇上的满意和嘉许。因为此鹿,广天寺的香火愈盛,百姓们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纷纷以能一睹此鹿的真容为幸。微臣以为,出现如此祥瑞之兆,真乃我带天尊朝的幸事,全凭皇上的恩德啊!”

听闻此言,大臣们嗡嗡的小声议论起来,纷纷道:“真是奇了奇了,天下竟有这样的怪事?”

皇帝端坐在金銮宝座上,没有任何的反应。

几日前就大费周章的通知所有在京六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今日的早朝,不得请假。

没想到,这样规模颇大的一场早朝,竟然无人上奏,只是这名六品官员上奏了这样一件不疼不痒的事情。

随后他仍旧眉头轻舒,语调略显轻松地说道:“祥瑞之兆乃天机也!我作为天子,能够得到上天的肯定,是我的荣幸,也是我天尊朝的荣幸。看来,荧惑守心暂时不会对我天尊朝造成任何的损害,大家继续勤勉政务吧。散朝。”

皇帝转身大踏步离去,金色的龙袍渐渐的消失在内殿入口。

大臣么这才纷纷起身,三五一群的边走边议论纷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