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成果即将亮相给大家检验,所有的新生都很激动。
这一个月的汗水,已经让他们完全的脱胎换骨了,他们不再是娇娇的小女生,他们不再是天天葛优躺的颓废青年。
他们现在能站40分钟军姿不动摇,在烈日下训练一整天眉头也不皱一下。他们不再目光涣散,眼神变得坚毅锐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心,变得强大,自信,充满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他们甚至希望真的有巨大的困难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能立马将它击得粉碎。
他们也急切的希望将自己崭新的面貌呈现到世人面前,向世界宣布我们不一样了。
军训汇报表演正式拉开了帷幕!各个方阵严阵以待,等候主席台的检阅。
姚欣华心中激情澎拜,虽然不是真正的军队阅兵式,但是对于她来说,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表演,真正的参与其中,一步步的走过来。
她站在方阵队列中,表情严肃。她的手很稳,没有因为等待的时间过长而松懈。她也没有太过紧张,因为她知道她的哪些汗水没有白流,她已经为今天做足了准备。
听着前方航海中队方阵打头,一阵整齐的正步踢踏声中,“向右看”,主席台上校长对他们说着“同学们辛苦了”,方阵齐声喊道“为人民服务”。
终于到了法学院中队方阵了,踩着音乐的节拍,整齐的步伐走向主席台,换正步,一丝不苟。走出主席台范围,换踏步,她们的脸上终于露出来笑容。
站在操场上继续观看后面的中队表演,姚欣华心里一股满足油然而生,用自己的努力,换来这一刻的高光,才是真正的幸福与开心。
最后合影留念,姚欣华留下了她一身戎装的飒爽英姿。
军训之后就是大学的学习生活了。
相对于每天赶场的课程,最吸引新生的要数各种社团的招新了。
之前听说海大社团招新号称百团大战,周末一看,果然壮观。各家社团纷纷设立了招新的牌子,各显神通,吸引同学们的目光,希望招募到优秀的新人。
姚欣华对每个社团都很好奇,每个社团招新的台子前面都看了看,拿了不少感兴趣的宣传单,准备回去和大家研究研究之后再定。
中午姚欣华拿了宣传单跟大家讨论,进哪个社团好。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拿出自己收集的宣传单,开始讨论怎么选。
“首选当然是兴趣所在了,我肯定要选一个英语类的,我看这个外事志愿者协会不错,看这个介绍,以后能接触到很多老外,能锻炼口语啊。”曲悠然拿了外事志愿者协会的招新宣传给大家看,“你们谁和我一起?”
姚欣华摇摇头,她也要选一个兴趣所在,就是文学社,高中的时候她就是文学社的成员,大学肯定也要加入的。不过英语也是要练的,可以去去英语角什么的。外事志愿者这个压力有点大,还是算了。问问其他人,也没有选文学社的,文学社招新上明确要求了,是有稿件要求的,一个月要求交一篇稿子,文学社有自己的杂志《蓝海》,每个月出一期,有学生投稿,但大都要从文学社内部稿件中挑选。姚欣华觉得还能接受,对于她来说,除了高三期间,因为学习紧张,其他时候,每天晚上写点东西,算是她的一项日常活动。
最后游舒萌和曲悠然搭伴,选了外事志愿者协会。可惜没有人再选文学社了,姚欣华有点遗憾,没人作伴。
田蕊选了自管会,这个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机构,有点偏向于半官方社团。田蕊提前报道的时候是老生带的她们,所以有很多信息提前打听到了。田蕊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班长,比较适应这种社团工作。
“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有点不一样,自管会算是分了一大部分学生会的权力,也算是学生发声的一个重要渠道。”田蕊介绍。
姚欣华想了想也决定加入自管会,她在学生工作这块经验不是很多,倒是有满腔的热情,而且自管会里大都是经验丰富的学生干部,她可以多学习学习。
廖敏也选了自己喜欢的社团,还建议道:“大家再选个运动类的吧,一静一动,相辅相成啊。”
大家都觉得她这个建议不错。
姚欣华也选了跆拳道协会,田蕊选了篮球协会,其他人各自选了一个运动类社团参加。嗯,动静结合,有利于身心健康。
下午没事,姚欣华还跑去乔雨涵宿舍串门。没有提前打招呼,能碰上就碰,不在也没关系。运气不错,乔雨涵在宿舍里和她另外一个同学正在准备一些小卡片和手工。她已经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明天有一个阳光活动,去看望特殊教育的小朋友们,服务队特别准备了一些小礼物和小卡片送给小朋友们。乔雨涵她们本来作为新加入的成员,没有任务,但她们见老生们招新活动就很忙了,就主动要求接手这些活了。
姚欣华也坐下来帮着做起来手工,一边聊天。
“你就选了这一个社团吗?”姚欣华问乔雨涵,“我选了三个呢,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忙的不可开交。”
“我就选了这一个,不过我准备竞选班长。”乔雨涵解释,“我希望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班级活动上。以前在高中的时候,有好多想法,可惜高中时期没有发挥的空间。现在终于能大展拳脚了。”
“我们班上大部分人都是一直当班长的,你们班也差不多吧?我看这个班长竞选估计竞争非常激烈,做好准备哦。”姚欣华提醒她。
乔雨涵点头认同:“我有心里准备,也算是进入大学的第一个挑战。”
姚欣华看她自信满满,充满斗志的样子,也深受感染,人生需要不断地接受挑战,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才能让自己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