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是秦门庆引起的,这笔账,他一定要跟秦门庆算回来。
韩裳是怒火中烧。
丁浣雪,多么美好的一个小少妇,就是被秦门庆这个家伙给搅黄了的。
这有多么可恶?!
秦家一直跟他不对付,处处跟他作对。他要不给秦家人一个厉害看看,这家人还以为他好欺负。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话,韩裳是知道的。
但他可不是任人宰割的人。
谁要是认为他韩裳善良可欺,那可是看错了行情。这样的人一定会后悔的。
本来,他一直不愿把秦家当做是自己的对手。
因为他是穿越者,有外挂,但是却拿明朝的土著来当自己的对手。
这样格局是不是太低了?
韩裳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他要和人作对,对手最少也需要是魏忠贤,或者是天启皇帝那样的级别呀!
如果有外星人就更好了。
但外星人明显明朝找不到,那就退而求其次,像皇帝那样的就够了。
可现在皇帝还没有来给他做对手,一个普普通通的明朝土著,却火急火燎地来跟他过不去。
这难道就是平常人们口中那种所谓的“活得不耐烦”的情况么?
真是可笑啊!
而既然秦家这么想找死,那么,他就成全他们好了。
韩裳虽然不想把秦家当做自己的对手,但是对方既然这么急着找死,那他也不介意,先惩治他们一番。
真以为他是信奉公平原则的人么?其实惹恼了他,他是什么原则都没有的。
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不留情。”
韩裳是不想再沉默了。
敢破坏他享受糜烂生活的人,这样的人,他必会对其毫不留情。
“笃”!
当日夜半,一道火光直扑秦家大门,最终忽然停住,钉在了秦家那扇厚重庞大的红木大门之上。
原来那火光包围之中,有一把刀子。这团火之所以能够钉在门上,正是因为其中有这把刀。
而在刀尖之前,似乎是有一封信笺,无论刀上火焰怎么燃烧,那信笺总也不坏。
这也算是奇事。
而这么一团火钉在秦家大门之上,当然也是很快惊动了秦家的守夜人。
当时就有人过来巡视。
看到火焰刀之上,竟然还有一封寄书,巡夜人不敢怠慢,立即就把这封书信,送到了主人的手上。
“秦禄秦门庆,你们两个混蛋听着:
你们这一对狗父子,在苏州城嚣张跋扈,无恶不作,欺压善良,鱼肉百姓。
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现在,我代表苏州百姓,令你向被你家伤害过的苏州良民何家昌,游本厚,权本重,韩裳等人,赔礼道歉。
并各赔偿经济损失三千两。
另外,还要向全社会捐赠纹银六千两,以支持苏州城内的慈善事业。
如若不然,吾必降天火,惩罚于你。
毋为言之不预也!
钦此!”
这封寄书,原来是一封警告信,是要让秦家向苏州城内的居民低头。
这样的事,以前可从来没有过,秦禄秦门庆看到这信,忍不住哈哈大笑。
书中提到的几个人,都是被秦家欺压打击过的人物,当初都还算是小康之家,但现在都已经破落了。
由此可见,以前秦家在苏州城内,做过的坏事可不少。
但这之中,韩裳是个例外,韩裳现在可还是威风得很。
而这封信,明显是要为这些人出头!
秦家父子一看到信,就明白了这点。
但是他秦家可不是受人恐吓的人。
装神弄鬼,就想惊吓他们,可能么?
什么将降天火,惩罚他们。这样的事情,谁信?
有本事你来烧死我呀!
秦禄秦门庆父子俩,可完全没把这事放在眼里。
而这封信,体裁僭越,用词放肆,信尾竟然用了钦此两个字,简直罪该万死,大逆不道。
在古代,有些词可不是能乱用的。
秦家本想将这封书信上报,告对方谋逆。
但是信是谁发出的,他们都不知道,那怎么告?
所以,这事是被暂时压下了。
而对于这封信的来源,秦家当然也想弄清楚。于是,他们花尽心思,仔细查找。
但是很快就放弃了。
因为,夜半射来的书信,不知所由,他们怎么去查?
这根本不可能查清楚的。
所以,这事就这么又断了。
而对于这封信中的警告,秦家并没有认真对待。
装神弄鬼,虚张声势,狐假虎威,鬼魅魍魉。
这样的手段,就能够吓到他们么?
秦家秦禄和秦门庆父子,都对此表示嗤之以鼻。
但这样,秦家的商铺,就出事了。
在他们接到火刀信的第三天,秦家位于东大街的一处绸缎铺,一家酒楼,还有城西的一家玉器行,就被火给烧了。
损失惨重。
秦禄是感觉头上冒烟。
虽然这几处发生火灾的商铺,都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但是货物还有店面的损失,也是价值不菲。
各处汇总而来的损失,让秦家知道,他们这次几家商铺,加起来损失有两千多两,接近三千两。
这么数额巨大的损失,当然让秦家承受不住,秦禄只感觉自己全身的肉都在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好端端的店铺,就会着火呢?”
“是不是你们懈怠,店内的明火,没有清理干净。如果是这样,你们这些人,得承担我家的损失。”
秦禄是把各家店铺的负责人大掌柜,都是叫过来,气急败坏地对他们训斥。
这些人其实都是他们秦家的雇员,但是这个时候,秦禄也顾不得了。
不把这些人痛骂一顿,怎么出得了他心中的这口恶气?
“老爷,这事不怪我们啊!我们日常操作,可都是按照安全条例来的呀!”
听到秦禄的训斥,这些负责人纷纷叫屈。
他们这时候的各家店铺,都是有自己的操作守则的,寻常的水淹火烧,他们也有防备。
你以为那时候的人们,没有安全意识吗?
当然不是,那时候的人们,也知道水火无情的。
不然,店铺淹了,或者着火,店铺内货物的损失,谁来预防?
古人虽然科技知识缺乏,但是这样的生活小常识,他们还是有的。
但这次,他们实在是没有发现,自己的操作哪里错了。
所以他们感觉自己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