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的人是王素贞。
她们几个,都是豆蔻少女,其实私下里经常讨论韩裳的。
韩裳这么帅,而且现在还是她们的主人,如果对她们有什么心思,她们也不会拒绝。
而且真要韩裳喜欢她们中的哪一个,完全可以向皇后提出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可是韩裳却就是对她们好像无动于衷。
韩裳倒没有对她们不好,事实上,韩裳对她们很好。
但是,一切也就只止于很好罢了。
韩裳对她们,从来没有过逾矩的时候。
这让她们几个人也很气馁。
她们在一众的宫女中间,也算是中上以上的人选呀!不论是人品样貌,还是才学气质,都是上上之选。
不然张皇后怎么会派她们几个来韩裳这里?
拉拢人心的工具,肯定是要有十足的魅力的才行!
但韩裳却好像对她们置若罔闻,只当她们是人,不当她们是女人,而且是很漂亮的女人。
这是怎么回事?
所以虫曹丽华就问韩裳家里是不是有女人,是不是很漂亮。
只有家里的妻子很漂亮,才会对她们无动于衷吧!否则怎么会一直当她们是普通的存在?
按道理韩裳是会对她们做些什么的。
可是韩裳却就是什么都没有做。
这真是让人心急呀!
曹丽华听到王素贞那么,赶紧分辩道“我才没有这个意思呢,别胡。”
同时她脸也更红了。
王素贞道“你真不是这意思么?那你的意思,是不是要更直接的问,为什么韩待诏不对你做点什么呀?嘻嘻……”
曹丽华撅着嘴,没话。
不过她心里道“大家私下里闲的时候,不是都怀疑韩待诏为什么从不对大家做点什么吗?大家几个其实都是希望韩裳对大伙儿做点什么的。”
但现在王素贞却只是她一个人这么想,这就是有点出卖她的意思了。所有的锅都由她一个人背。
曹丽华心里是有微微的不满的。
不过她也没有在这时候什么。
她就是有这想法又怎么样呢?不是很正常吗?
皇后这是把她们几个,赏给韩裳了。
那也就是,她们几个算是韩裳的奴仆。
无论韩裳对她们想做什么,或者是做了什么,都是可以的。绝没有任何问题。
韩裳听得王素贞那么,他是道“我也想啊,但是大家每都那么辛苦,我怎么好把你们每每夜都使唤呢?这样是不好的。”
王素贞道“其实不辛苦的,丽华姐姐若是嫌辛苦,我们不会嫌辛苦。”
曹丽华听到王素贞这么,她就急了,跳过去伸手打了她一下,对她道“谁嫌辛苦了?你可别乱我,同时又把你们的那么好。”
王素贞真是可恶,竟然她会嫌替韩裳做事,很辛苦。
这把她成是什么人了?
她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吗?
她也很勤快的好不好?
曹丽华是怕王素贞把她描绘成一个没有妇德的女子。
大家都在韩裳身边做事,若王素贞她们都心甘情愿地替韩裳做任何事,到是曹丽华心里却有自己的九九,那几个人一对比,韩裳不是会更喜欢她们,而对她有芥蒂?
曹丽华可不想韩裳有误会,同时微恼王素贞对她这么编派。
“主要是我这里也没什么是可以让你们做的,根本没事做,我怎么需要你们服侍呢?”
韩裳道。
曹丽华和王素贞都只有叹气。
韩裳这是……没把她们看在眼里啊!
她们话都的这么明白了,韩裳还是什么也没表示,真是气死人。
三个人正在这里闲聊,史玉芬忽然进来,对韩裳道“韩待诏,娘娘那边,叫你过去。”
韩裳听了,自然立刻起身,不过他随即又问道“是有什么事?”
史玉芬摇头道“我也并不知情。”
韩裳遂没有再什么。
到过张皇后这边,却见张皇后眼角微红,满面怒色。
韩裳心里微惊,不知张皇后何以如此。
张皇后看到韩裳过来,让宫女们都出去,她是在屋里来回的踱起步来。
她来来回回地走,可见心情很不平静。
韩裳不话,等张皇后自己开口。
“韩待诏,你可知道,杨涟和左光斗两人,今都死了。”
原来是为了这事。
韩裳知道了。
但是他还是没有话。
这些人进了诏狱,本来活着出来的可能性就不大。
这是早已注定的事情。
张皇后继续道“杨、左两位御史,都是国家大大的忠臣,可是现在都被魏忠贤那阉人所害。”
“现在国家糜烂至此,皇上又对他们一味放纵。”
“长此下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原来她是找自己来发牢骚的。
韩裳心里想。
这些事都是国家大事,皇后本也有参谏皇帝职责。
但是现在启只听客氏和魏忠贤的话,对皇后的话,就听不进去了。
所以皇后心里是十分的苦闷。
其实启并不是听不进别饶话。
只不过当一件事情,有别人和客氏以及魏忠贤都对此开口时,启就会偏向于魏忠贤和客氏的法,而把其他饶谏言,先放一边。
这就造成了皇后此时的郁闷。
“皇上不听忠臣的谏言,只一味偏听偏信奸佞之言,总有一,他会受到反噬。”
皇后是愤愤不平。
但这同时也是忧心忡忡。
只不过皇后这样,其实是大逆不道。
因为这也可以理解为诅咒。
三国时洛神甄宓,就是因为这样的言论,被曹丕废掉的。
后来还死于非命。
但张皇后此时是真忍不住了。
韩裳看张皇后如此焦躁,他便道“皇后慎言。”
张皇后看了看他,知道身为皇后,有些话是不能乱的。
她岂会不知道什么事是犯忌讳的?
长吸了一口气,张皇后对韩裳道“你是忠臣……”
略微停顿了一下,她又道“可是杨涟左光斗他们,也是忠臣,但是现在却受到这样的迫害,而我却无能为力。”
“我这皇后,真是太也没有能力了!”
她是情绪激动,同时为自己感到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