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此话,满场的人都在心里紧着一根弦。这个扭筋出了名的老篾匠的突然闯入,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在他女儿的婚事介绍中,很多次都是因为他的扭筋而失败,或者是因为人家怕他扭筋而主动退出。
老篾匠虎着脸走过来,寻着舅妈就问,“这事就这样成了?”
舅妈就笑着,“成了不好吗?”
“就这么简单?”老篾匠反问,“初次见面,就空手套白狼?”
“三哥有啥话就直吧!”舅妈开门见山。
“也不意思意思?”老篾匠也不含糊。
“意思肯定是有的!”舅妈赶紧圆场,“只是这第一次,不准成不成,就没有准备的。”
老篾匠不以为然地摇摇头。
“三哥别急!”舅妈,“这事定下来之后,马上就要定个日子让你那新女婿上门的,那时候自然会有意思的!”
“那是另一回事!”老篾匠固执地,“麻花不搞饼子帐,这是这,那是那,今是今,明是明!跟我女儿初次见面,不意思一下,那怕不过去呀!”
老篾匠把话到这个地步,舅妈就为难了,就看着爹妈。爹妈相互看了一眼,爹就把舅妈拉到一边,对舅妈,“你就先给我拿二十块钱,先意思一下。”
舅妈只好先拿了二十块钱,先暗中交给爹。爹笑着走过来,把二十块钱一边往老篾匠手里递,一边笑着,“未来的亲家,这也算是一个意思,你先收下吧。”
老篾匠毫不含糊地收了那二十元,然后转过脸去,对舅妈,“其实我还有想法,初次看人,也不问一声我这个当爹的,是不把我这个当爹的当人了?算了,这话我今就不了,这个理我今就不争了,争了你们还要我这人扭筋。”
“是的是的!”舅妈明明心里有话,却不敢出来,出来的,是舅妈自己并不愿意出的,“你大人大量,就不要跟我们计较了!这次也算是个教训,以后注意些就是了。”
老篾匠且走且,“我这人还算是通情达理的吧?”
大家都赶紧违心地点头,深怕这老篾匠又生出什么事来了。
老篾匠一走,大家紧张的心弦这才放下,却又不知什么好,只是彼此摇个头,算是心照不宣了。
临出门时,爹又对舅妈吩咐,“新女婿上门的礼数,你干脆直接问那老篾匠,个清楚明白,免得到时候又出扭筋,麻烦!”
舅妈点零头。
回家后,爹妈当着大家的面,出了今的看人过程,包括那老篾匠的插曲。一家人听了,都觉得好笑,五妹甚至这样,“遇上个这号的,算是大哥要倒八辈子霉的了!不过,大嫂要是长得比大哥强,大哥也就没吃亏了!”
“你就会贫!”妈瞪了五姐一眼,,“年纪就学会多嘴多舌的,将来寻个婆家,遇着人比你更厉害的爹爹婆婆,把你这张嘴折腾得不想话了!”
“大哥你放狡猾点,”五姐对大哥指点迷津,“象他这号人,无非是想多要几个钱,你就装个孝顺儿,哄得他开心,让他早点把大嫂送过来,也省得常年四季地还那流水帐!”
五姐的话让大家笑了。
大哥见面成功的事,给我们这一家人带来了极大的欢喜,也让爹和大哥进一步拉近了距离。
几以后,舅妈亲自来我们家,了那老篾匠的上门要求:三百元彩礼,六样礼物。
五姐听了又多嘴道,“我们家是工人家庭呀!他们家养的是金子女儿呀!彩礼要得这么重,那老篾匠不是吃五谷大米长大的?不晓得农村的困难?一百元彩礼就要到处筹措,还用三百元?”
五姐的一番话,让大家顿时觉得那老篾匠也太贪财了,分明就是难为人了。但大家见爹妈不开口,也不好什么。
爹妈象是早就知道,而且似是早有准备,他们并没有对这个彩礼的事发什么声,只是开始筹备其它的六样礼物。按照当下的规矩,爹妈准备了两条鱼,三斤肉,四斤面,两斤油,还有十斤面粉,两斤米粉。这些东西,后来当然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可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爹甚至为这些跑了南漳县。
好不容易凑齐了那六样礼物,正要准备上门时,舅妈赶紧跑了进来,对爹:“那老篾匠又提条件了!”
“哈条件?”爹听了这话,顿时既紧张又生气。
舅妈喘了口气,,“那老东西,还要一条烟,两斤水果糖,两瓶好酒。”
“这是什么意思?”爹就问。
舅妈,“那老东西,烟糖是上门那用来招待客饶,酒也是客人要喝的!”
“难不成要我们家跟他把菜都办上?”五姐抢着,“哪有这样的道理?”
爹没有理会五姐,只是,“理由也不是没有,只是应该早些提出来,也让我们有个思想准备的!”
“就是!”舅妈也愤愤不平地,“这老东西,先不清楚,临时提条件,简直就是在故意为难我们!也害得我跑了一趟又一趟。”
“算啦!”妈,“既然遇上了,就只能顺着点儿,等走完了那些过场,娶了那媳妇进门,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那不见得!”爹,“就算把媳妇娶进门,一年三节你跑得脱?”
“也是!”妈,“遇上这号人,也算是我们家的负担了!”
“不管他!”大哥突然冒出一句,“等我娶了媳妇进门,一切再!”
“这话可不是你能的!”妈,“若是让那老丈人听到了,怕是麻烦事没完没了!”
家里实在是拿不出现钱了,爹只好对妈,“你去林关垭,跟秋成大哥几句,先赊了,下年过年时还清这个帐就是了。”
“你怎么不去?”妈觉得爹这是在让她做为难的事。虽然那秋成大哥是自家屋的,但平常四季,妈没少在那里开口赊货,油盐酱醋的,有时是没钱,有时是身上没带,妈就随便开口。虽然都按时还了,妈还是觉得老开口不好意思。况且,这是办喜事,出去不太好听。
“我都不好意思开口了!”爹,“每次来客要烟要酒,都是我去赊的!”
爹没有把背后的意思讲出来,他一个大男人,老是赊帐真的不好意思开口了。
妈就笑着,“为难的事就叫我来办,你这个甩手老子,太好当了!”
“要不我俩换换?”爹也笑着,“虽然是你开的口,哪一次帐不是我来还的?不是我来收这个面子的?”
“你就别提这个面子的话!”妈,“你就只想付帐收面子,就没想到赊帐丢面子?只收得起,就丢不起?”
妈半玩笑的话,把爹刺恼了,爹,“你爱去就去,不去随你!”
眼看着妈也要恼了,五姐就,“这事是大哥的事,让大哥去开这个口!”
大哥就,“我去就我去!难不成那秋成叔还不给我这个面子不成?只是那老丈人,也太扭筋,弄出这么一个事来!”
一语未了,又跑来了舅妈的儿子大虎。气喘呼呼的大虎,一进门就,“老篾匠又提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