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老爹借钱(1 / 1)带路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早晨,爹一边起床,一边对妈:“我今出去借钱了,不定可能要到黑的时候才能回来。”

妈虽然不知道爹会到哪些地方去借钱,但妈感觉到爹不一定借到钱,便随口,“大牛不是答应你了,实在借不到,就让他来解决?”

爹,“话是那样,但我自己能借到,还是自己想办法为好!那是万不得已,才叫他想办法的。”

妈就无话可。

爹却自顾自地,“当然最好是自己能够想办法,再,我如果连借都不借,就直接找他,也不过去,也让他觉着,我们是什么事都巴望着他那个女婿,要是没有这个女婿,我们就不能过日子了?”

妈,“那倒也是!只是,你要去借钱,就得往人家好话,多几句,不丢饶。借钱不是借东西,有人家就会给的。再,各人也有各饶困难,没到让人动心的地步,人家是不会随便借出来的。”

爹,“我晓得。”

妈就赶紧跟着起床。在爹洗脸涮牙的工夫中,妈已经把一碗面条拿到桌上。

穿着一身灰旧衣衫的爹,吃了那碗面条,就拿了一根棍子,既当拐棍,又当打狗棍,并戴上一顶旧草帽,套上一双解放鞋,出门了。

戴着旧草帽,套着解放鞋,穿着一身灰旧衣衫,还手拿一根打狗棍的爹,刚走出家门,突然感觉到自己不象是一个去借钱的,倒象是一个讨米要饭的叫花子。他觉得这身打扮,倘在平时,或许不会被人注意,但在这借钱的日子里,肯定会让人觉得寒酸。如果让人看出他的寒酸,那借钱的事就十有八九会被人拒绝。

爹就拐了回来,他想换一身过年时穿的新衣,那样他就会显得很气派,甚至连话都会有底气。

妈看出六的心态,妈就,“我觉得这样反不妥,你是去人家借钱的,不是向人家摆富的,你若是穿了一身新,问人家借钱,人家不仅要你故意叫穷,还先来向句好听的恭维话,叫你连借钱的口都开不聊!”

爹又觉得妈的话很有道理。

妈接着,“你就这样子去试试,不定人家还觉得正常,如果不是困难,谁又开口借钱呢?若是人家不愿意借,你换了一身狗皮也没有用的!再,你能开口的,都是一些穷亲戚,哪个又在乎你穿的什么衣裳呢?”

爹想想也是,就继续穿着他那身不破而旧的衣裳,走出了门。

走在十字路口,爹又犹豫了。要去的人家太多了,他应该先去哪一家,后去哪一家,尤其是头一个,是不能失手的,如果失手,就会不吉利。接下来,先去哪家,后去哪家,当然也是有讲究的,尤其是那些势利眼的人家,爱面子的人家,你必须先借到了别人家的,给他听,他才会不好意思拒绝,如果你想在他那里开个头,往往是没有希望的。条件好的户儿,也不见得开口就给,他们只有在听到那些条件还差的人也借了时,才会觉得自己不得不给这个面子,而不得已答应下来的。

为了借到这笔钱,爹可算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甚至绞尽了脑汁,挖空了心思。

为了借钱,爹先到代销店去拿了两包游泳牌的香烟,这个是必须要准备的。如果因为这个细节的疏露,爹会后悔一辈子的。

带着那两包好烟,爹就象带着磷气,带着了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他首先来到了他认为应该最有把握的我的三灸家里。

三舅不只是我妈的哥,还是新提拔起来的新大队副书记。再怎么,一个大队副书记的家里,多少也是能拿出些钱来的。

爹走进三灸家里时,三舅不在家,只有三舅妈在家。爹心里很明白,虽然三舅是个大队干部,但这个家还是三舅妈来当的。可以,这个家里的任何大事,都是三舅妈了算的。

爹没有直接讲出借钱的事,而是先讲了四姐要进厂的好事。爹觉得这样先讲一件好事,会让听到的人有一种好心情。然后,爹再接着厂里要集资款三千元的事。到这个时候,就算不开口个借字,那听话的人也会悟出这个意思来的。爹觉得把这件关系到四姐的人生的大事讲出来,人家就会同情四姐,同情他这可怜的下父母心,从而大开善心,伸手帮助一下他,也算是帮助四姐。

三舅妈听完爹的意思后,“难得你亲自来,又亲自开了口!这又不是别的事,是关系到儿女前途的大事,我没有不答应的理由!只是,”

爹一听到只是二字,心里就没谱儿,并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三舅妈接着,“你也知道!我一个女人家,是不当家的,甚至家里有不有钱,我都心里没数儿。如果这会儿你舅佬哥在家,他就能给你一个准答复!这样吧!等他回来了,我把你这情况给他听,这又不是平常事情,是大事,按理是应该要帮这个忙的,只要拿得出来!如果拿不出来,那就没有办法了。”

爹早就听三舅妈是个嘴儿甜如蜜,辣生姜的女人,今日听了这番光趟话儿,还真算是认识了这个嘴甜得可爱的女人。

爹就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还没开始走人,那女人便笑着对爹,“你也不用再跑二趟了!等他一回来,我就马上跟他,只要有钱,我立马就叫他送过来!如果他没送过来,就明实在是拿不出这个钱,你也就不用指望了。”

好聪明的女人,连退路都给爹斩断了。

爹非常失望地走出第一个家,顿时觉得四肢无力。这么亲的一个人家,都没借到钱,他还能到哪里借到钱呢?

但爹既然出来了,就不能打退堂鼓,他得硬着头皮,挨家挨户地去试一试。

一连跑了几家,爹用了去三舅家同样的口气和方式,讲叙了借钱的事,可那些人家,几乎都同一样的反应,他们家实在拿不出钱来帮助,并对此表示遗憾。

爹回想起整个过程,觉得有两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一开始似乎有想帮助的意思,甚至有人还似乎准备去拿钱,可当爹讲叙完了四姐的全部情况,尤其是讲到三千元集资款的时候,那些户主就反而退缩了,改变主意了,把差点要答应的事收回去了。

在下一个主饶婉转推辞中,爹终于找到了这个原因,原来,爹开口太大,三千元!一下子就让人吓住了。如果不是三千,而是三百,也许还有那爱面子的人伸出手来,多少借爹一点,哪怕三五十元。爹要借这么多,那借钱的人就会产生多种想法,其一是钱数太大,帮不了忙,就算能帮个三五十元,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虽是帮助了,却没有一点成就感,而且,这个巨大的数目让想借钱给爹的人一听到就有一种不好的感觉。爹肯定要借很多家才能达到目的,爹已经这把年纪,四处借债,到时候能不能还,猴年马月还,恐怕只有知道。而且,就算爹能够逐个还,也不知道会不会先还给他,若是爹还不了,这个债也就算是一笔死帐了,与其是借,不如是给。就算是送个贺礼,也只是三五元的事,谁会把三五十元不当一笔财产来看?

爹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后,就觉得自己先前设计的借钱方案太直露太简单甚至有点愚蠢,与他想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

爹就修改了借钱方案和法,他虽然还要集资款的事,却并不具体的数目。而且,爹用了很大的篇幅,了四姐进棉织厂的事。爹以为提起这事,人家就会对他产生同情和祝贺,却没想到有人会这样问他,“不是你那四姑娘考起了南?她怎么不去上大学?上大学比进厂该要强多少倍呀!”

爹就无可奈何地出了四姐临考前发病的事,没想到这样不只是让人感觉到四姐身体不好,还会让人产生疑虑,怎么就这么巧,爹的法会不会有假?

爹曾经拥有过的,四姐考起南的荣耀感,还有那种四姐将来肯定会远走高飞,会有无量前途的祝贺感,突然间一下子变成了要向亲戚借钱给四姐找出路的现实中来,这是一件很让亲戚们非常失望的事,也让爹和四姐非常掉面子的事情。

爹不仅没有借到多少钱,还反倒遭遇了不少的奚落甚至是嘲笑的目光,同时也一扫六这个曾经的大队会计的面子和一家之长的尊严。

爹就非常生气,也不想再跑一家,再跑一家也只是找不痛快。

爹就打道回府。

爹是个很爱面子的人,他不想让人知道他借不到多少钱,更不想让人感觉到他已经老到没人把他当回事的地步了。

妈见爹回来得早,甚至是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就回来了,就满以为爹借钱大有收获,便笑迎上去,问爹,“钱借到了?多少?”

“借个屁呀!”爹把几个破烂的纸钱和硬币丢在桌子上,让妈来看。

妈就知道爹钱没借着,还反倒受了不少气,便劝导爹,“没借着算了!大牛不是答应了,我们想不着办法的时候,他来解决?”

爹含着眼泪看着妈,“还有啥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