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宫后的太子,立刻派人传信到了大理寺想要邀许笙去府一聚。
许笙欣然应邀。
东宫待客厅
“阿笙,你那方法真的有用吗,本宫可是跟父王再三保证过的又出现偏差本宫恐怕……”
“太子莫急,我的方法自然不假,现匈奴为何大肆侵犯我国领地?”
“似乎是匈奴内部出现了什么矛盾?”
“匈奴大单于卧病在床已有数载,但今传出消息无数月好活,擒贼先擒王,折花必断根。”
“若这件事能实施起来自然是极好的,可是万一出现了何等偏差怎么办?”
“所以派去刺杀的人很重要。”
“阿笙选择的是何人?”
“自然是无名之人,有名之人必惹出祸事了。”
“妙哉妙哉!本宫便静候佳音了。”
“自然。”
……
南府
“昭烟!外面的风声是你传的!”
昭烟正在睡回笼觉,却听到门被踹开的声音,抬起了有些迷蒙的大眼睛看向门外。
看见脸红扑颇南宋,有些衣衫不整,看到昭烟之后更是有些气恼。
“还不是你我……我!”
“什么事啊?我又你什么了,我最近可是疲倦得很,连房门都少出。”
南宋看昭烟的脸色确实有些苍白,火气一下子便消了大半,有些惊疑的开口道:
“你生病了吗?要不要请府医来看看?”
“没有莫操心,只是最近长安风平浪静的没有什么事可值得我助兴,便懒了许多。”
“如此这般便好,你你住在我家我便也没有什么话可以,可你倒好便如此大摇大摆的从我家走到了昭府!你这不是叫我为难吗?”
“原来是这件事,我是去看热闹的,本以为没人在意我没想到竟被人看到了嚼成了舌根头。”
“你想来也不是如此不知分寸之人,这昭府又发生了何事?”
昭烟似笑非笑的看着南宋,眼睛中似乎有星光煞是好看夺目。
“你猜?”
“我猜……”
南宋听昭烟解释完之后气便消了大半,便很自然地坐在了矮几上喝起茶来。
“我猜必定是和老太太上香途中不见有关。”
“没错!这个消息听的我可谓是心旷神怡,一下子别乱了些许方寸。”
看着南宋喝起茶,昭烟也从床上支起身子,继续道:
“你,哪个见义勇为的侠士做的事情,可真谓是大快人心至极呀!”
“你就那么恨她,不怕她……”
“我自然恨她,我也不会最后落得那种下场,母亲便是被她害死的,她还一副道貌岸然这样欺我,辱我。”
“只是你知道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
“为何这般?”
“长安城中已经有不少家眷在上香途中不见了。”
“竟然有这种事情。”
“并且左丞相之女薛怜儿也不见了。”
“你这意思也是上香途中被拐的喽?”
“对,但只拐走了薛怜儿一人仆从一个都没有少,其他贵妇人也是如此,家仆一个都没有少,但主人却无故消失。”
“听你这个描述,单干的可能性不多,估计这件事情是有预谋的了。”
倚得有些手酸了,干脆就拿了个靠枕垫在了脖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