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0【新算学】(1 / 1)王梓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灵儿可不知道什么叫礼法,吃过晚饭,便将王渊拉到她的闺房,把王阳明买来的丫鬟看得瞠目结舌。

“你这是在考验我?”王渊开玩笑道。

宋灵儿不言语,只站那儿瞪眼,似乎王渊说错了话。

王渊立即转开话题:“上次不是说,要教你新的算法吗?走,我们去书房。”

宋灵儿更不高兴,闷闷不乐的跟着王渊。

王阳明正在书房搞学术研究,继续完善自己的心学理论,见到二人进来也懒得搭理。

王渊提笔写下0到9十个数字,让宋灵儿慢慢熟悉。

“这个写起来倒是简单,就是记起来有些不方便。”宋灵儿的注意力很快转到数字上。

王渊笑道:“多写几遍就记住了。”

不知不觉,宋灵儿已经练习好几页草纸,基本将阿拉伯数字掌握,但明天醒来是否弄混可说不准。

突然,背后传来王大爷的声音:“你这是哪国数字?0、1、9倒跟泰西数字有点像。”

“先生也知泰西数字?”王渊有些惊讶。

王阳明立即拿起毛笔,写出古代版的阿拉伯数字。0、1、9一模一样,2是侧着写的,3是侧着写再加一条尾巴,4和5完全就是未知符号,6跟字母差不多,7跟字母一样,8则是倒着写的字母。

王渊迷糊的看着那些古代版数字,问道:“这就是泰西数字?”

王阳明笑道:“我在余姚见人写过,写成百上千的大数确实比较方便。”

王渊却怎么看都感到别扭,比如说“17”,此时的阿拉伯数字写作“1”。“26”则长得像“”,而且还要从左往右写,右侧那一竖拖得很长。

单个字母从左往右的书写方式,跟中国和欧洲的书写习惯都不相符,因此后来被欧洲人改良成现代写法。

王阳明按照王渊的数字,照着又写了一遍,顿时赞许道:“你这写法更加趁手且简单。”

王渊又写出加减乘除等符号,教导宋灵儿学习四则运算。

宋灵儿很快便高兴起来:“这比九章算术易学多了。”

废话,九章算术第一题就是求面积,当然比加减乘除更难搞。

海岛算经和五经算术更难,前者研究三角测算问题,后者神神叨叨能把初学者看晕。

王阳明在旁边观察一阵,觉得这种方式更直观,比用文字和算筹来表达方便多了。而且数字越大,计算越复杂,就越显得省事。他不禁问道:“若虚,你什么时候掌握的这种异国算学?”

王渊胡诌道:“在云南乡试时,得一长者所授。他写出的泰西数字,跟先生所写大同小异,我觉得有些不方便,于是就进行了改良。”

王阳明想了想,说道:“你可以写一本新算经,我来作序,或可推而广之。”

“这不会被士林非议吧?”王渊问道。

王阳明笑着说:“非议倒不至于,顶多被视为小道。”

“那我就写出来。”王渊瞬间没了顾虑。

明代文人很喜欢搞研究,具体内容五花八门,其中算学属于主攻方向之一。

再过二十几年,大明就会诞生一个超级天才,在数学、文学、历法、舞蹈、音律、乐器等方面成就斐然,此人即小郑王朱载堉。

王渊继续教宋灵儿算学,王阳明也在一旁看着,不时提出一些疑惑,但很快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此时早已经天黑,王渊不能闯宵禁回去,干脆直接住在王阳明家里。

随后几日,王渊白天撰写算术书稿,下班之后跑去教宋灵儿,倒也过得十分潇洒惬意。

半个月不到,王渊就把新算经的稿子写完,内容无非数字、算式、四则运算、混合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和分数换算,全都是一些小学数学内容。

而且肯定不像小学教材那般详尽啰嗦,只需每个知识点写清楚,再给一道例题就搞定。把后世小学数学的一大半知识点,压缩到薄薄的三四十页稿纸上,需要研究者自己去领会。

请王阳明作序之后,王渊拿去找印书坊。

印书坊老板看得连连摇头:“王学士,你这书没法用活字印刷,必须耗费精力做雕版。而且恐怕行情不是太好,刻印出来也卖不出几本。真要出书,全部费用须由王学士自理。”

就是自费出书呗,而且还是卖不出去那种。

其实算术书籍在明代很畅销,早在朱元璋时代,杭州勤德堂就刻印过一套新刊杨辉算法,近百年来已在全国翻印多次。包括九章算术在内,这些算术书籍,销量仅次于科举教材、文史典籍、诗词书法和小说话本。

问题是,王渊搞什么阿拉伯数字,把印书坊的老板看得头大不已。

王渊才不会自己掏钱刻印,印出来还得为销路发愁,他直接拿着书稿去献给朱厚照。

“陛下,这是臣近日所撰之算经。”王渊笑嘻嘻递上。

朱厚照说:“想不到王二郎还精通算学,朕一定好生看看。”

朱厚照把书稿翻开,入眼各式古怪符号,瞬间有一种被坑的感觉。

什么鬼?

王渊指着王阳明的序言说:“此乃泰西数字,不便于书写辨认,因此臣做了一些改良。”

朱厚照皱着眉头问:“这些东西有何用处?”

王渊回答道:“可让初学者,在修习算学时更加便易。这些只是基础,臣还会撰写更深入的算经,在田亩、赋税、漕运、粮草、历法等方面都有用途。”

朱厚照就喜欢各种新鲜玩意儿,明史有记载:“佛郎机其使火者亚三因江彬侍帝左右,帝时学其语以为戏。”

嗯,正德身边有个葡萄牙翻译,皇帝经常跟着翻译学习葡萄牙语。这是正德十三年的事情。

朱厚照不但会讲葡萄牙语,而且还精通梵文,史载其“佛经梵语无不通晓”。此外,朱厚照还研究音乐和戏剧,亲自谱写过杀阵乐。

这皇帝绝对聪明,只不过把技能树点歪了。

都不用王渊在旁边教导,朱厚照对应稿子里的汉语和数字,自己就在那儿学起来。而且他越学越精神,在熟悉数字和各种符号之后,半天时间就把几十页稿子看完。

“都是些非常简单的东西,朕少年时便学过了,还有更难的吗?”皇帝问道。

王渊颇为无语,说道:“有。”

于是,王渊又在豹房之中,教授皇帝小数点和小数,接着再传授小学、初中的几何内容。

朱厚照特别喜欢几何,对着各种图形抓耳挠腮,解出答案之后又兴奋莫名。

“此乃利国之良法也!”

在解开一道梯形问题之后,朱厚照指着题目说:“这个可以用来计算堤坝尺寸,比现行算法更加方便,工部的官员都应该学学。”

王渊拍马屁道:“陛下圣明。”

朱厚照把书稿扔给随侍太监,说道:“令司礼监立即刻印,等王二郎把几何原理写完,一起印出来交给会同馆发行各地。”

司礼监下辖汉经厂、道经厂和番经厂,专门负责刻印书籍,这类书被统称为“经厂本”。比如嘉靖年间,司礼监就刊印过三国志浅显演义,这是三国演义最早的官方刻本。

同为名著,水浒传的待遇就凄惨得多,好几次被朝廷明令禁止,每次禁书之后又死灰复燃。

司礼监专为皇帝服务,大臣们可管不了。

不过嘛,一旦算书发行全国,必然有人指摘王渊不务正业。

而且,言官还会弹劾王渊,指责王渊引导皇帝钻研算学小道,毕竟朱厚照学习葡萄牙语都被官员们鄙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