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天命归阐(1 / 1)十米大帝镇压天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老君走后,龟灵圣母询问:“师弟,现在该怎么办?

无当圣母也看向乌云仙,由乌云仙做主。

现在乌云仙已经潜移默化的变成了两人的主心骨了。

从前的时候,乌云仙跟亲传弟子交集也不大,主要是陪伴通天左右。

现在乌云仙的开始显露威名,不但多宝惊讶,龟灵圣母,无当圣母何尝不是惊讶。

万仙阵的时候,乌云仙一人力敌广成子,赤经子,洪荒谁不震惊。

现在乌云仙几番分析,超出了龟灵圣母跟无当圣母所等理解的范围,自然成为了两人的主心骨。

乌云仙想了想说道:“先去鬼谷商议吧,人间的事,还没有解决。”

两人点头,直奔鬼谷而去。

现在乌云仙跟无当的弟子孔丘已经去世了,也没有多大的波澜。

人间的教派之争还在继续。

现在人间的诸子百家中,阐教的法家占据了优势。

诸子百家,暂时来说真正的厉害的是法家。

因为法家的学说适合这个时代,争霸的时代。

法家的强国之道,先是让齐国强大,成为春秋五霸第一个,进入战国之后,又让魏国强大,成为战国第一。

后来又让秦国崛起,根本就是法家的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当然也是暴法,为了变强,不择手段。

法家的这些东西,立刻被儒家批判,批判法家的残暴。

然而残暴归残暴,但是效果是刚刚的。

法家强人商鞅更是激进,写出来千古第一禁书商君书。

壹民:统一思想。

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人穷志短。

五者若不灵,杀之。

阐教发现下届人皇之气在秦,直接让弟子商鞅辅佐秦王,在无底线下,来用残之法治民,却是让秦国强大起来。

当然,商鞅民愤极大,最终被五马分尸,然而商鞅的法却留下来了。

自此一直后,强秦开始确立了。

而乌云仙收的弟子孙膑庞涓全都死了,现在又有两个弟子出山了。

苏秦张仪出山,代表纵横家的正式出世。

战国开始,合纵连横,成为纵横家挥斥方遒的时代。

而在鬼谷的乌云仙也在世俗中有了偌大的威名,鬼谷道人,王诩老祖的名声早就传出去了。

随着纵横家的出世,阐教之人也都知道纵横家是乌云仙的学说了。

道家已经不再争夺道统,剩下的就是阐截之间的道统之争了。

而鬼谷之内,乌云仙,无当圣母,龟灵圣母三人坐在蒲团。

三人要商议未来的大教规划,乃至决策。

无当圣母皱眉问道:“师弟,现在阐教的法家已经占据了绝大的优势,我们该如何是好?”

乌云仙笑了笑说道:“无妨,师姐无需计较一时得失,现在天命归阐,我们且等待下下个人皇就好。”

无当圣母皱眉问道:“师弟,你是说阐教扶持的秦国会一统?

乌云仙点头说道:“没错,秦国一统不可避免,我们也无需阻止,一切任其变化就好,法家虽然强国,然而暴政却无法长久治国,阐教看不到这点,下一个王朝,就是我截教的天下,我们不争一时长短,而争万世之机,就算是让阐教一时辉煌,那有如何?”

无当圣母点点头:“好,就听师弟的,不过师弟的弟子苏秦张仪还在人间行走,这又是为何?

乌云仙笑了笑说道:“虽然秦会统一,也不能那么容易,世间演变之道,乃是渐变,岂能说是我截教毫无动作?”

战国时期,秦国已经奠定了强国基础,诸子百家已经无人是法家的对手。

儒家偏弱,不堪一击,不被各路诸侯看重。

而纵横家却是唯一一个能力敌阐教的学说,毕竟一强六弱,秦国若想统一,必须要打破纵横家的合纵连横之策。

当然纵横家也仅仅是力敌而已,但是却不是对手。

这番结果,顿时让阐教下高兴无比,天下大势有一次转到了阐教的一方,秦国统一在所难免。

虽然说商鞅死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阐教的学说已经融入到了秦国的国体之中。

阐教的气运也已经跟秦绑定在一起了。

只要秦取代周,那就是让阐教因为西周的灭亡而流失的气运再回来了。

虽然纵横家现在也很强,但是却有一个短板,并没有去经营一个国家。

这样的话,根本没有截教的气运。

就连元始天尊,看到这番结果,也是高兴的很,下法旨表扬了广成子等人。

各大圣人也都看出,未来人皇已经属于阐教,不可避免了。

这番争斗,再次证明了阐教的学说胜过截教,也胜过老子的人教。

因为三教出山,诸子百家,各有气场,只有阐教发展壮大了。

而鬼谷内,龟灵圣母再次问出一个问题:“师弟,大师伯让我们参与佛法东传报仇,你觉得如何?

乌云仙鄙夷一声:“大师伯不过是拿我们当枪使罢了,佛法东传,佛教必然大兴,损害的是玄门的气运,损害的是阐教,人教的气运,截教反正没有气运了,自然是无足轻重,可笑的是,明明是来抢占人教阐教气运的,他们却要出手帮助才行。”

龟灵圣母点点头:“那么我们就不管了吗?”

乌云仙摇摇头:“管,为什么不管?不过我们却也有自己的操作才行,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