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氏挑挑眉:“少废话,赶紧抓。”
现在可就容易的多,没一会鸡就被逮完了,花氏数了数,少了五只。心里忍不住就一阵心疼,那几只鸡怕是找不回来了。还有一只,是被牛大嘴给打死的,把那只扔到板车上,等找着机会,一定给牛氏好看。
两人又到院子搬了几袋子粗米皮,是专门用来喂鸡跟猪的,这年头人都吃不饱,何况是这些牲畜。再把屋里关的那两头半大的猪,用绳子套着脖子,绳子另一头拴在板车上。
花氏刚才可是听得真真的,明天这院子就要拆掉,她可不会觉得,田欣会好心的把猪给送回老宅,还是趁早拉回家去。
看着那两人拉着板车,后面还跟了两头猪,渐渐远去。
“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人家,真是做得出来,好歹还是一家人。”
王麻刚说完,李小山也接着道:“有这样的亲人,还不如没有,要是田大叔地下有知,会不会被气得爬起来。”
“你又瞎说啥,这话能说吗?”
说完又一巴掌拍在李小山头上。
“我说错话了,怪我口误。可是爹,你也不能老打我头,说不定我这么笨,就是被你给打的。”
别人也在旁劝到,“山子也大了,你别老是还像小时候一样,动不动就动手。”
“这不是被他气的,以前田老大多好一个人,就那么早早去了,他还拿人说事。”
“算了算了……,别说这些了,他们上山砍竹子的人,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这边李有田刚说完,山脚就出现了一行人。
…………………………
田欣来到镇上,先是去了布桩,刚一进门掌柜就迎了上来。
“姑娘,你要买点什么?”
“你这有没有棉被?”
老板连忙答道:“有,姑娘这边请。”
说完把人领到一排柜子前,上面放了几床棉被,数量不是很多。田欣也理解,这小地方,庄户人家大多是买了棉花和布,回家自己做的,很少有人买棉被。
虽说现在是夏天,田欣住的山脚夜里还是很凉。
随便挑了一床棉被,再买床裖子,布也挑了两匹,打算回去做两身衣服。现在怀孕两个多月,孩子的小衣等房子建好,再做也不迟。
等全部算下来,就花了六两多。主要是绵被跟祳子价钱高,这绵花可是从别地拉来的。
老板看田欣买的多,也挺高兴的,看她一个人不好拿,便说道:“姑娘住哪,我可以让小二给你送去。”
“那就不用了,不过我还要去买些东西,这些先放这里,待会我过来拿。”
“那有什么不行的!”
“那我待会再来……”
离开了布庄,田欣又去卖吃食的那条街,买了一袋大米和一袋白面,要不是现在家里没地方放,田欣估计要多买些。
去肉摊上割了几斤五花肉,还有几斤猪板油。古代没有冰箱,现在天气又热,只能少买些,又去卖菜的摊子买了篮子菜,再买上些调料,抬头看了看天,时候也不早了。
来到专门拉货的地方,跟拉车的商量好,二十个铜板。
来到布庄,跟掌柜打了声招乎,把东西放上车,一路从布庄拿着过去,等东西拿完,一辆板车已经堆的满满当当,想想也没什么遗漏的,便回了西山村。
到了村口,好多村民见到田欣身后,那辆板车上拉的东西,都羡慕得不得了。
“看来田家大丫,这真是嫁了个有钱人家。”
“那还用说,没见人家刚回来,就准备盖房子。”
“她命那么硬,还能嫁得好,我家那闺女怎就遇不上这好事。”
“可不是!”
田欣耳力惊人,虽然隔得远,那些村民的话,还是一字不露的传进她的耳朵,听了也只是笑笑,没多少反应。她要连这都计较,那她还真是计较不过来。
来到家门口,已是黄昏时分。看着那两间竹屋,这些人动作还是挺快。
正在忙活的众人,老远就看到了田欣。
李二叔擦了把汉,“欣丫头,你回来了。过来看看,还有哪里不合适的,我们给改改。”
田欣看了一圈,没什么不满意的。
“真是麻烦大家,今天已经晚了,我就不麻烦大家,明天我再做些好吃的,谢谢大家。”
听了田欣的话,村民们也连忙说不用。
“这都是小事”
“就是就是……”
“那我们就先回去了,明个再来。”
送走了村民,田欣跟赶车的大叔把东西搬到屋里,给了钱,那人也回去了。
看着这间竹屋,田欣会心一笑,难为李二叔有心了。
两间竹屋,一间用来住,一间做厨房。屋子里放了张竹床,厨房里放了张竹桌,整个村子有这手艺的,也就李二叔父子俩。
把吃的东西全放到厨房里,棉被什么的都放到屋里。这时肚子响了起来,田欣才想起,今个忙了半天,她连午饭都没吃。
累了半天也不想再折腾,用那小炉子煮了点粥,再煎了俩荷包蛋,吃完也就早早睡下,明天还有得忙。
另一边田家老宅里,田家人都做在堂屋里,一个个都没出声。耳边不时传来几声猪哼哼的声音,今个拿回的那些鸡猪,都没地方放。本来家里也养了些,现在那些鸡还装在笼子里,放在院子的空地上。
郝氏最先憋不住,“老头子,你倒是说句话呀!现在咋办?”
要说这人,白天扭到腰也不消停,知道家里要商量田欣的事,硬是让花氏扶着她,从床上起身坐到堂屋里。
“咋办,能怎么办?你打得过她,还是你占理!”
现在他可真后悔,当初把那母女俩给分出去。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还是得想想法子把钱弄到手。
田才看看自己父母跟爷奶,都没什么好主意。其实他倒有个主意,从听到田欣回村就一直在想,刚刚才想出来。
“爷,我倒是有个主意,就是不知道行不行?”
听到田才的话,一家人眼前一亮。
郝氏等不急,“你先说说,我大孙子想的办法,一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