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3章 翊坤宫议事(1 / 1)宋良人l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公主哭着说道:“娘,我可以不管他的身份地位,也可以不管我自己的身份地位,这就是女儿二十多年来的唯一求您的事,您就成全女儿吧。”

“胡说!你怎么能不管你自己的身份地位,我都和你说了多少次了,我是明国的太后,你是我的女儿,还是明国的长公主,多少邦交邻国都想着与明国和亲,你这么说岂不是给明国丢脸?”

“可是娘,我根本不想和亲,我不想离宫太远,我只想守着离娘近的地方。”

“又是一通胡话,你出嫁了虽有宫里的身份,到底也是成了夫家的人,以后不许再这么说了,听到没有?”

太后还是拒绝了长公主的请求,已经二十二岁的南荣新仪成了明国最晚出嫁的公主,谁提起这件事都要唏嘘一阵。

太后又开口道:“你若真不愿和亲便罢了,改日我为你选几个大臣家的公子,召进宫里来,让你也瞧瞧,不会比那个闷葫芦谭小公子差的。”

南荣新仪失望的离开了太后的寝宫,由丫鬟陪着出宫。

这时,马车上的长公主看到了一抹飞驰而过的身影。

长公主马上叫停了赶马的太监:“快停下。”

长公主都没等到丫鬟扶她就快速的下了马,对身旁的丫鬟问道:“刚才那个是谭小公子吗?”

“回长公主,是的。”

“他来宫里做什么?还着急的样子。”

丫鬟低头道:“这个……奴婢不知。”

长公主转了转眼珠子,自言自语道:“许久不见,还真是不减英姿呢。”

转而,长公主对丫鬟说道:“走,我们去瞧瞧。”

“是。”

几人随着谭小公子走过的印记一路跟上,发现,他最后到了太皇太后的翊坤宫前。

谭小公子正跪在殿外。

长公主下了马车,朝跪在殿外的谭小公子跑去。

“谭公子,你怎么了?怎么跪在这里。”

“长公主,我爹命我来和太皇太后汇报边关之事,只是……太皇太后还在里面与别的大臣议事,我在这里等一会儿。”

“那你快起来等吧,皇祖母等会儿就回召你的。”

“不用了长公主,我父亲人微言轻,在宫里本就说不上几句话,我跪着等就好了。”

谭灏哲说完继续跪在原地。

长公主开口道:“既如此,那我陪你一起在这里等。”

“不,不必如此长公主。”

谭灏哲刚说完,太监从里面走了出来,向谭灏哲走来:“见过长公主。”

“谭小公子,太皇太后让您进去。”

“好。”

“长公主,我先……”

“你快去吧。”

“好。”

长公主目送着谭灏哲进去,太监在一旁开口道:“长公主,您还有事吗?”

长公主笑了笑回答道:“无事,我在这里等谭小公子。”

“那……”太监听到长公主的话后有些为难。

长公主赶忙开口道:“没事没事,你去忙,我去那边等。”说着,她指了指一边的凉亭。

长公主说完边待着丫鬟走向了一边。

翊坤宫内。

众大臣正在与太皇太后商议边关的怪病,该如何解决,谭小公子是来汇报情况的。

太皇太后开口问道:“谭大人在边关处有什么要汇报的啊?”

“回太皇太后,我爹确有事托我代为转告。”

“讲。”

“边关的怪病有明显增多的迹象,而祁将军他们对此次怪病目前毫无头绪。”

太皇太后激动地说道:“派去了那么多的太医们,还有道长都去了,莫非一点进展都没有?”

“这个……”谭灏哲显得为难的样子,一时间答不上话。

太皇太后又开口道:“好了,既然你们都没办法,哀家还是让富大人查吧,没用。”

下面跪着的仿佛并不是谭灏哲,而是他的父亲,太后一个正眼都没有看过谭小公子,让周围的大臣也不自觉的冷眼旁观起来。

一旁的一位大人还添油加醋的说道:“早就听闻谭大人占着六品官阶不办事,如今看来果真如此,谭大人还真是明国的……”

这位大人还没有说完,另外一位大臣也开口道:“就是就是,谭大人在宫里也没做过一件有用的是,这岂不是丢的我们明国的脸?”

一时间,大臣们竟纷纷弹劾起了谭大人。

太皇太后见状,忙开口道:“好了好了,边关急事当前,别说这么多了,大家还是各抒己见说说大家的看法吧。”

其中一位大臣开口道:“回太皇太后,微臣有一计。”

“说。”太皇太后扶了扶额头开口。

“臣以为,如今我们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要管制这次怪病,另一方面还要防范道国的进攻,如此下去,我方必然疲惫,不如我方暂时后退五十里。敌方见我方后退,必然进攻,趁着此时,敌方正中了我方的怪病区。如此一来,怪病与战事均可破矣。”

这位大臣说完,后面的大臣纷纷跟着行礼说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听着大臣们纷纷这么说了,谭灏哲心里干着急。

太皇太后开口道:“还有人再说说吗?”

没有人继续说话。

这时,太皇太后开口道:“既如此,哀家再考虑考虑,若再无别的建议,哀家就采纳了,也好让将士们尽快撤离。”

这时,谭灏哲鼓起了巨大的勇气,开口道:“太皇太后,在下还有事要说。”

大臣们纷纷投来鄙夷的目光。

太皇太后不好直接开口不让他说,只好开口道:“你说吧。”

谭灏哲说道:“回太皇太后,臣觉得,撤退五十里之事不可行。”

刚才提出来的那名大臣连忙开口道:“谭,小公子。长辈提出的你觉得不可行,难道你就让你爹在边关死守着?哈哈哈哈。”

大臣们纷纷跟着笑了起来。

谭灏哲憋着气开口道:“非,非也,臣以为,若真的退了,我们就白白将那五十里地送给了敌国,非但不会解决当下的问题,还会助长敌方的士气,如此一来,牺牲的将士们就白白牺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